破卷的中国「新工厂」

破卷的中国「新工厂」
2025年03月04日 11:42 妮可的商业氪星球

文| 叶 丹,出品| 零售氪星球

中国制造,或产业带工厂,不是一个很时新的话题。“中国制造”早就成为“全球工厂”,一些细分类目甚至是源头工厂的些微变化,都会影响全球市场的起伏......市场上,包括技术创新、品牌建设、智能制造、产业链优化等要素推动中国工厂们正加速从“低端制造”向“高端智造”转型。

「零售氪星球」还注意到,具体在快消品类制造业,一些产业集群和产业带上,可称为中国“新工厂”的玩家也不断涌现。它们深耕产业链,整合供应链,不断在激烈竞争中破除价格内卷的苗头,也被一些行业参与者注意到。

“它已经从最底端,走向微笑曲线两头的研发和品牌……这就是今天中国产业带制造工厂们在发生的变化,并不是所有工厂或所有商家都是苦哈哈地做中国制造。”今年2月的一个行业会议上,1688商家发展中心总经理王强分享了他对产业带工厂的新发现。

王强负责1688商家侧所有业务,常年跟全国各产业带源头工厂们打交道。越深入产业带,他发现,肩负中国制造的“工厂”们近年正发生深刻分化。

有别大多数人对快消品制造业"微利、低端"的刻板印象。各产业带上,更多的“新工厂”涌现,一些玩家向微笑曲线更高处移动,甚至深入布局全产业链,充满生机地蜕变。

01

生机盎然的中国“新工厂”

这几年,产业带的工厂们,在激烈竞争中重新分工和协同,各归各位,进化为各种具有独特能力的“新工厂”。

“新工厂”之一:研发型工厂

青岛即墨是全国有名的纺织服装产业带,2024年,在当地走访时,王强发现一件“奇事”:在同行都卷价格时,一家叫青岛圣罗兰服饰的内衣厂没有随大流,而是逆势涨价10%,还卖得更好。

这家内衣厂在线下经营已有20年,进入1688平台经营第一年,当同行普遍报价30-40元时,青岛圣罗兰的客单价达到100元以上。第二年,它们在1688上GMV就突破2000万元。

涨价还卖得好,源于青岛圣罗兰把发力重点放在产品研发、设计与供应链把控。比如,对产品材质创新,面向品质高需求的新中产人群,推出貂绒蚕丝羽绒混纺保暖衣。这样,它们就能在类似差异化新品上设高价格带,做品牌溢价。

同时,青岛圣罗兰的工厂,只做消费洞察、研发和新品打样,一旦某个产品在电商平台印证消费趋势,就马上把大货交外包制造工厂做。通过洞察消费端需求,针对性做技术研发,青岛圣罗兰跳出价格战,其140-150/套的内衣,比电商平台上同行40-50元的低端保暖衣卖得更好。

消费趋势变化,催生新需求,而数字供应链的快速发展,让厂货直连消费者的路径不断缩短,也让新兴品牌不断涌现。王强发现,越来越多的源头厂商在借势电商,不断打造厂牌,不断向微笑曲线上端延伸。

“新工厂”之二:轻定制工厂

中国“新工厂”们,攀爬的不只是微笑曲线价值链,还有产业链和供应链。它们不固守传统,往产业链上游和供应链下游延伸,对产业链掌控,进而,迈进更高利润的“轻定制”制造。

在河北一个产业带,王强发现,有的工厂制造洗衣液,同时,也生产洗衣液包装盒。这其中,掌控供应链各环节,“降本”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更多环节掌控,基于不同消费需求实现产品个性化、定制化,提高制造利润率。比如,这家工厂,原来有四条生产线做OEM,现在拎出两条做“大货”,另两条改造后,做轻定制生产。

传统做大货的工厂净利润率只有几个点,毛利到15%都已算市场佼佼者了。但从1688平台统计数据看,2024年1688平台定制订单规模同比增长超200%,而轻定制化工厂的综合利润率能超过30%,甚至超过100%。

市场上,随着博主、主播、达人、社区“团长”等新兴买家崛起,定制尤其是跨境轻定制的需求旺盛。有专家预估,未来30%的商品将源自定制需求。

2024年,一些基于消费趋势做新品研发设计,具备开款、快返、定制能力的商家,生意非常好,基本上都增长了20-30%,很多已翻倍。

一些产业带上的“新工厂”,就专注小批量、轻定制业务。例如,只做校服的“武汉加十分”工厂,主打校服临时补单、改款、改LOGO等个性化需求,已通过1688积累了5万个宝妈分销商,甚至有宝妈个人拿下一个县的校服定制订单。

“新工厂”之三:链主型工厂

从即墨内衣工厂到河北的洗衣液工厂,这些工厂能逆势“向上”,依托自身灵活应变的创新力,此外,还有一类新工厂,是“链主型”工厂,在产业链中具备整合产业链资源的能力,协调各环节的运作,能影响上下游企业。

在中国产业带上,这样的“链主”数不胜数。有人统计,福建晋江的男鞋产业带,3000多家工厂,由大约100个链主主导,占据了男鞋产业带大约80%的订单量。

在王强看来,“每个产业带这样的细化分工和协作上会越来越明确,大家各赚各的钱,每个工厂在产业带上无论是生产型企业,贸易型企业,还是链主型企业,它们各做各的事情,一旦分工和协同明确的时候,整个产业带的效率非常高。”

02

中国“新工厂”的升级路径

市场高度内卷,但另一边,中国“新工厂”也已找到自己的升级路径。

路径之一:擅用AI等新技术。

董凡铭是1688超级工厂会员商家,上海新麦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的“厂二代”掌舵者,曾在美国硅谷担任程序员。回国接班后,他将工厂定位"全球顶奢品牌源头工厂",长期为LV、Gucci、迪奥等奢侈品牌代工月饼及高端伴手礼。

软件工程师出身,从回国时,董凡铭就尝试把AI和传统制造结合。目前,他已在新麦推出AI质检,还在推进AI研发,已实现不断根据市场需求更快速改进配方。

对于当下制造业的AI应用进展,他还是觉得慢。“整体来说还是不满意,速度还是比较慢,跟大环境的速度相比,作为传统工厂还是想要加速。”

路径之二:出海。

吴祥炬来自义乌,做着最卷的日百行业里的垃圾袋品类,他经常开玩笑说自己是“卷网之王”。前几年,他的公司被卷到了极致,业绩没增长,净利润几乎为零。有一年,总营收7000万,利润却只有26万,算上新增的200多万库存,实际还亏了钱。

2023年,他带动工厂开启自我革命,产品创新,流程创新、供应链创新,甚至模式创新和AI数字创新,这些新能力,让吴祥炬的工厂在一个看似无比传统和没门槛的行业里有了更大野心。

2024年,吴祥炬的工厂开始出海,第一站是美国亚马逊,对前100名消费者调研后发现,美国的垃圾袋没有印花,于是,他们借鉴霸王茶姬做了一款印花产品,一个月内就杀进了美亚品类排名前100。

今年,他还将继续进入更多国家,包括俄罗斯、中亚、中东等。“预计今年跨境电商销售额能达到2020年公司全年业绩,跨境出海,我觉得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2023年,吴祥炬的垃圾袋工厂业绩增长20%利润增长5倍,2024年,业绩增长3倍,利润增长8倍。2025年,吴祥炬的目标是,让工厂的业绩增长3倍。

路径之三:借助数字新平台。

C2M”、“柔性生产”是被广泛提及的中国制造升级方向,实际上中国新工厂的升级,存在一个核心主线,即更走近市场,以消费需求重组生产要素。离市场更近,手中掌握着大量数据和先进技术的数字平台,注定是中国“新工厂”变革路上的核心伙伴。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新工厂”,擅长借势电商平台,放大自己的力量。

接手父亲的女装工厂后,有大厂和跨境电商工作背景的“厂二代”黄渝湘,将目光投到电商平台。起初,她通过直播带货,卖出库房积压的几百万库存,让家族的羊绒大衣工厂有了重新翻盘的机会。随后,通过跨境电商,她不仅将羊绒大衣卖到了法国、澳洲,还卖到了哈萨克斯坦等新兴市场。

哈萨克斯坦第一笔生意,源自当地连锁店主在ins上看到网红照片后找过来合作。“1688跨境平台帮我们精准对接B端客户,这与亚马逊、TikTok的零售模式完全不同,更适合想深耕企业客户的商家”,她表示。如今,海外订单占比已超过30%。

数字新平台的基础能力之一就是供需的更高效匹配。王强表示,“接下来2025年1688就是要让优质买家和优质供给形成的生意共振,这是我们最核心的方向。”今年,1688计划继续将货盘带到海外,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地将落地选品中心。

同时,中国工厂们向1688等数字新平台的借势,还包括AI等新技术上。

2024年,1688推出AI数字员工,“以前是一个主管,带N个员工,未来可能一个老板加一个AI就是一个团队”,1688产地生态发展部总经理、全国选品中心负责人卓含预测道。今年,1688接入DeepSeek并推出基于DeepSeek的生意大模型,计划3月初全面推出。

03

“新工厂”崛起

有关中国制造,人们的印象往往停留在过去,认为中国工厂仍然以低端制造为主,缺乏创新和高附加值,这种刻板印象正在被打破。

除了新能源、芯片、机器人等高技术产业领域。从玩具、服装到日用品生产,看似技术含量不高的“中低端”制造业,同样在加速变革。

从1688平台的商家经营数据来看,产业带源头厂商,尤其是厂二代接班、加速数字化转型、拥抱AI技术应用和尝试跨境市场的工厂,当它们成为具备小单快返和轻定制能力及“专精特新”的“新工厂”时,破局内卷,洞开新生意机会,也让外界看到产业带强势复苏的可能性。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