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in AI,智慧城市从构成到生成的时代来了

All in AI,智慧城市从构成到生成的时代来了
2024年05月26日 12:37 闫跃龙

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二卷中,城市这样定义:“一个相对永久性的高度组合起来的人口集中的地方,比城镇和村庄规模大,也更重要”。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坐标,寄托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和向往。然而,我们每一个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以及城市的管理者们,却无法回避大型城市之困:交通拥堵、治安复杂、管理困难、治理粗放……

这么多年来,利用技术重构城市是人们破局城市之困的重要路径,从网络化,到数字化,再到智能化,下一跳又是什么?

新型智慧城市,首先构建数字孪生底图

智慧城市是从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下一个阶段,All in AI是加速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进程的必然模式。”华为云aPaaS服务产品部部长胡建军这样说。

新型智慧城市,到底“新”在哪里?在福州举行的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华为云展台,用户通过AR眼镜可以在展会现场欣赏闽剧艺术,可以在虚拟世界云游莫高窟。在此前对三坊七巷和严复故居的探访中,笔者也感受到了虚实融合的美好,例如在三坊七巷,物理空间映射到了数字世界,通过手机可以进行AR实景空间导航,倾听数字人讲解……

获得“2024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数字城市赛道数字城市金牌方案”的基于CIM数字孪生的大冶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也展现出智慧城市的未来。充分利用先进的城市信息模型CIM数字孪生技术,湖北大冶市构建起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简称数公基),以数据驱动流程再造,优化体制机制,推动城市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围绕数字经济、数字生活、数字治理三大智慧应用领域规划N个应用方向,为大冶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和新动能。大冶市也由此成为湖北全省首个县级建设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的城市。

胡建军认为,新型智慧城市的典型特征,是从构成到生成。原来的城市,更多的是自上而下,但是这种发展模式无法适应城市这个包括海量人、事、物的巨大复杂而变化的系统。新型智慧城市,不仅要自上而下做好整体规划和设计,更要自下而上,将城市组件化、模块化,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将城市变成智能、开放的新体系。

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地基是关键。新型智慧城市的构建,地基至关重要。数字孪生底图,就是新型智慧城市的地基。这个地基,包括连接、算力、能力的核心技术,支撑起智慧感知和万物互联,最终城市中的人、事、物上云,当然也包括各种数据的融通,这样的数字孪生底图就像是黑土地,孕育着上层AI应用的百花齐放。

具体来说,秉承“经验即服务”的华为云开天aPaaS就在构建新型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底图、赋能AI应用创新中承担关键角色。具体来说,华为云开天aPaaS的基础aPaaS中的河图KooMap,从孪生建模、数据融合,到应用使能、虚实互动,打破不同行业之间的时空信息壁垒,赋能智慧城市应用创新,目前已经在城市治理、土地规划、应急预警、移动巡检、智慧文博旅等关键场景实现落地。

在湖北大冶市,就是这样。一方面,城市智能体与数公基架构完美融合,统筹集约建设公共底座能力,实现真正的“降本增效”;另一方面,CIM平台融合创新,拉通“一标三实、编码赋码”数据和服务能力,实现统一底座,管理更高效。全市的数据资源实现了整合、打通,构建起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支撑起众多智慧应用持续落地。大冶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朝霞在演讲中表示,目前大冶市已经有45个单位通过平台发布738个资源服务,数据汇聚总量超过19亿条,对20个业务系统提供数据支撑。这一切的背后,华为云开天aPaaS旗下的云服务——河图KooMap功不可没。

在数字孪生底图上,智慧城市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All in AI,如何让城市“生成”?

数字孪生建设是加速新型智慧城市实现的必然路径,我国数字孪生建设处于第三阶段的“感知闭环”到第四阶段的“全息仿真驱动”的过渡发展阶段,最终实现“人工智能驱动”的第五阶段即最终目标。

可以这么理解,感知闭环和全息仿真驱动就是构建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底图的阶段,对智慧感知、全息仿真能力进行建设,而到了最终阶段,将真正实现人工智能自下而上的驱动,真正实现生成式的智慧城市。

这样的阶段有多美好?中软国际副总裁、AIGC研究院院长万如意博士说,AIGC会让应用的生成更加轻量化,应用开发的边际成本会越来越低,开发速度越来越快。“以前有一个想法要开发成应用,需要立项、写资料、上会决策、找供应商做,做出来后发现不是想要的,但是在AI驱动的时代,从新想法到新应用出来很快,而且是所想即所得。”

致远互联助理副总裁、政务事业群副总经理杨佰元表示,AI Agent会深刻改变政务应用的开发和使用体验。他举例,以前做数据分析,需要做需求分析,再让开发人员调取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但是有了AI Agent,只需要简单对话,就能进行数据的高效分析,而且结合大屏,还能进行可视化呈现。

在AI驱动应用生成的变革中,华为云aPaaS同样承担着“使能器”的关键角色,其应用平台(AppStage)中的AI原生应用引擎汇聚了产业内的优秀大模型,以及AI原生应用的参考架构和最佳实践经验,带来一站式AI应用开发、运行、管理,“使能”智慧城市的千行万业加速智能应用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AI原生应用引擎很好地体现出华为云aPaaS“经验即服务”的特点,因为其本身就来自华为自身的AI应用实践积累与沉淀。据了解,华为在AI应用上的实践,走过了最初的商业智能、场景AI、普惠AI(AI 1.0),到2022年的生成式AI(AI 2.0)。在这个新阶段,华为将过去三十年积累的大量研发代码、专业知识、标准规范等训练成大模型,服务上层业务场景,带来颠覆性的变化。

换句话说,基于华为云的AI原生应用引擎,千行万业可以不用重复造轮子,而是可以用云服务的方式快速迈入AI原生应用的时代,实现AI应用的大爆发。

这就是智慧城市可以“生成”的奥秘和真谛。

后记:城市的“云上智变”

生成式AI发展炙手可热,每一个行业都可以用AI重做一遍,这给各行各业带来想象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恐慌,因为是否能高效利用生成式AI,将是决定未来是否有竞争力,甚至是否出局的关键。

城市也是如此,当城市遇到AI,也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否拥抱AI已经无需回答,关键是怎么拥抱。

这种时候,云服务的价值就凸显出来。就像华为云一直在说的“一切皆服务”,云服务可以将复杂的技术、业界沉淀的经验变成服务,让更多的企业、机构不用重复造轮子,更快速、简单地拥抱AI、推开智慧城市之门。

归结起来,上云是关键,城市中所有的人、事、物、数据上云,构建起数字孪生的底图;智变是核心,站在业界优秀经验和实践之上,快速迈入原生AI应用时代,将智慧城市打造成千行万业智能应用的爆发场。

法国著名的城市地理学家什梅尔说:“城市既是一个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个生活中心和劳动中心,更具体点说,也可能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或者一个灵魂。” 这种对城市的定义看似玄奥,但是在生成式AI时代,冰冷的城市真的会拥有智慧的灵魂,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变成现实。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