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融合,最佳实践擘画现代产业链”主题论坛实录|经观创新峰会

“数智融合,最佳实践擘画现代产业链”主题论坛实录|经观创新峰会
2023年12月12日 14:11 经济观察报

12月5日,由《经济观察报》、经观传媒共同举办的“创新聚能·共链未来”2023创新峰会于北京举行。“数智融合,最佳实践擘画现代产业链”主题论坛由中制智库理事长兼研究院院长、全国工商联高端装备制造与仪器仪表委员会执行秘书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科技创新促进中心副主任、第十一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新望主持,IBM咨询大中华区资深合伙人、企业业务转型服务总经理李郁静、东航物流科技信息部总经理王岩、腾讯企业微信交通行业总经理赵林、菲特(天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联合创始人胡江洪就数智融合话题展开了探讨,以下为此次主题论坛的相关实录。

主持人杜斌:这些年我们经常提到数智融合,提到要深化传统制造业,加速数字化的转型,那数智融合究竟如何去融,如何真正实现从量到质的深化。特别是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们企业创新究竟从哪些方面发力,我们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接下来的论坛,我们将与专家和企业家一同交流,此次论坛主题为“数智融合,最佳实践擘画现代产业链”。

新望: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创新聚能·共链未来,此次论坛主题是“数智融合,最佳实践擘画现代产业链”,就是数字融合构建现代产业链。台上的四位嘉宾,一位是跨国公司的,还有一位是做物流的,另外一位是互联网大厂的平台公司,也有一位专门做企业数字化改造,就是做数智融合场景的实践。从李总这开始,围绕论坛主题,结合自己的企业做一个观点分享。

李郁静:我想先回应院长提到的全球供应链的转变趋势。IBM本身也是个企业,我们本身也有非常丰富的运作全球供应链的经验和能力,事实上我们也是把这样的经验透过咨询方式甚至运营的能力提供方式,来协助企业客户。

刚刚院长一直提到全球很多企业在出海。我们协助消费性电子家电国内龙头企业全球化运行,协助他们针对整个全球供应链做改造,我们从组织和业务流程方面,帮助他们透过种种改造,达到本身库存周转更有效率的方式,来打造智能化的供应链转型。

这样的转型还包含在北美到南美的供应链物流网络的长期规划。刚刚在谈供应链整个全球转型跟改变,现在谈全球化跟十年前有所不同,以前的全球化是世界工厂运到全球各个地方,现在我们企业的出海和全球化在四五个点,它们有不同的生产基地,对此要考虑到当地的物流、当地的税率、财务管理、以及人力,这也是我们协助很多企业出海一波很大的转型需求。

当然也不是只有协助出海客户。比如说我们协助跨国化工龙头,在国内打造供应链智能平台,这样的智能平台不光是内部数据,还有外部数据,包括港口和天气,结合AI的方式分析数据,我们可以协助企业客户更加提早地预警天气等外部因素。这样AI可以通过之前的训练和积累到的经验,及早地提出警示和配套做法,这是我们协助跨国化工龙头在智能供应链平台的转型工作,甚至这样一个内容也会透过AI方式,让系统跟任何级别的使用人员做对谈跟对话。

新望:IBM是典型的全球供应链链主企业。我想给您留一个问题,一个是现在中国在搞国产替代,很多软件、程序如何能够国产化,IBM作为一个全球在这方面的龙头企业,也是深耕工作市场,怎么应对这样一个局面,在人才方面有什么样的心得策略,一会儿您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谢谢李总。

物流企业是我们狭义的供应链企业,现在全球供应链形成就是和航空航海有关系,在供应链的建设和全球供应链的形成重构当中,物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有请王总分享一下您的观点。

王岩:东航物流基本上是中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第一批试点单位,也是第一批首家实现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再股份制改革,再A股上市的一家公司,我们聚焦于航空物流。目前东航物流依托东航集团,东航集团有700多架客机腹舱,我们还有自己的全货机公司,现在有15架777的全货机,包括国内17家货站,大概300多辆卡车,这就是目前东航物流整体的情况。

原来大家一直不是特别重视航空物流行业,也就最近几年,特别是后疫情时代2000年以后,大家对整体的航空物流行业逐渐的重视,无论从国务院发展的一些促进物流发展跟供应链发展的文件里,还是现在各个投资产业里面,对航空物流都跟原来有完全不一样的态度。

大家可能只有在断掉供应链或者有问题的时候,才会去重视。就像自来水,没水的时候发现断水以后非常难受。所以这几年整个产业,包括整体的物流行业,也是在这个变局中给我们一个更长足发展的契机。

从2018年开始,东航物流就回到了数智化的主题,数智化改革也是公司整体业务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对执行部门而言数智化工作主要包括三件事:一是整理专门的数智化改革团队,我们叫科技信息部,不叫信息部。二是重构我们核心的业务系统,把整体业务流程进行优化,进行不断地迭代,这样整体公司系统重建跟流程再造是融合在一起。三是我们要把先进的生产技术跟生产工具应用在整体的航空物流场景里,飞机的科技化含量非常高,但是在操作层面它又呈现劳动密集型特点,如何把操作层面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加入含量,让它地效率更高更快,这是我们这几年数智化转型的核心目标。

我们2018年开始做数智化转型,疫情期间包括封城期间,以及整体的货物结构变化过程中,给我们制造了很多前提条件跟契机。再像原来中国大宗商品航空运输,这个市场在慢慢下降了,而现在很多都是小而精的,这就需要在整体物流企业跟上下游企业、供应链企业、厂家企业实现无缝对接,来保证供应链正常运行。特别是要在国际供应链这种复杂的政治环境和运输环境之间解决这个问题。

新望:谢谢王总,我们知道全球供应链的形成主要依赖于现代物流业,没有现代物流业就没有全球供应链和全球产业链。航空物流是高端制造的一个基础,航海主要是传统制造的供应链。有一个问题您可以思考一下,物流环节可以数字化,但是你的上下游怎么和你连接,因为你服务于你的上下游,这一条物流供应链前后怎么通过数字化来打通,我一会儿想问这个问题,下面有请腾讯的赵总。

赵林: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关于数字化转型和整个企业上下供应链和产业链的沟通协调的话题,腾讯一直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大部分人对于腾讯的理解,是C端产品出身,但是B端这些企业级服务和制造业、产业链服务,我们究竟涉足了多少,这些也是我们近年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此我们结合今天的主题,主要提两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是连接,第二个关键词是助力。

连接它有别于原来理解的链接的方式,以我所在的交通领域而言,从国内外的形势来看,交通强国和基础设施建设在未来肯定是一个重点方向,基于这个方向我们如何去做好企业内部的连接,企业上下游的连接,以及整个生态链底层产业链的连接,这是我们一直思考的点。

腾讯有这样一个团队,叫腾讯企业微信,企业微信团队一直专注于帮助企业去做数字化转型。针对数字化转型我们也在思考一个点,就是如何将大量的中小型制造业和头部制造业无缝连接起来。当我们捕捉到这个需求点之后就进而判断,一定要先做第一个连接,连接好企业内部的组织。我们人是会越来越多的,腾讯擅长把大量的组织连接到一起后做沟通互通,所以我们可以把组织跨部门沟通、跨部门协调的工作做到极致。

第二个连接,随着我们应用越来越多,我们的业务系统会越来越多,像刚才东航物流王总讲的,东航的航空制造在整个制造业的信息化程度都非常高,但实施起来还是属于人员密集型企业。这样来看既然人越来越多,组织越来越多,应用越来越多,我们就会面临第二个问题,也就是如何把大量的应用同时连接到一块。这个不同于传统的门户,我们的目标是基于连接组织再去做第二轮,把所有的应用做成统一的一站式平台,把所有的应用跟组织去做打通,那么就到了第三个点,就是刚才提到第二个关键词助力,助力给我们整个上下游的产业和整个供应链。

截止到去年年底,企业微信已为1200万真实的企业与组织提供数字化服务。企业组织每日通过企业微信服务微信上的客户总数约5亿,这意味着我们已经把组织连接好了,连接好应用之后,作为统一的上下游入口,同时把助力给到上下游产业链,只有企业和外部用户最后一公里打通了,人通了之后,业务系统助力才能真正给到他们,这就是我们一直在讲的先做好连接,然后再去做助力,这就是我今天的分享内容。

新望:连接和助力,四个字两个关键词,一会儿请您再给我们举一个连接和赋能企业数字化改造的具体案例场景。下面有请天津菲特的胡总。

胡江洪:感谢创新峰会,感谢新望院长给我分享的机会。因为我们企业本身就在做数智融合,我们主要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视觉技术,来帮助汽车产业或者整个工业去实现数字化转型,这里涉及到很多技术的融合和思路的碰撞。我总结下来有三点是值得思考的:

第一点,数智融合是大势所趋,因为它代表技术革新和前进方向,我们可以不做,但是别人在做,如果别人做好了我们没做,我们可能被淘汰。在这一点上无论是企业界、国家还是学术层面,大家都比较认可。

第二点,对于制造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而言,大家对于什么是数智融合不是特别清晰,它到底代表什么也不是很清晰,所以大家真正做起来动力并没有那么足,这是他内在的动力。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去帮客户讲做数字化会带来怎么样的效率提升。举个简单例子,现在做3C果链的企业比较多,如果你想做苹果的业务,软件系统必须要用SAP,你的设计软件要用UG,这个就是链主企业自身数字化水平或者数智融合带来的一些标准的提升,你想进入这个产业链,你想做我的业务,必须要满足这些。

苹果也好,大众也好,全球性企业它在找供应链的第一个标准就是一些工具、方法、沟通渠道,这是它入门的最低门槛,这也是我们在推数智融合,推数字化转型的特别好的途径,我们一定要重视链主企业,我们要打造标杆,打造标准,这样才能够出现一些新的产业集群,出现一些能够真正实现数字融合铸长板的产业上的进步,这是我的第二个观点。

第三个观点,也是前两天在保定参加强国论坛的一个感受,我们是做汽车行业的,很多企业行车对外宣传都在讲我们今年投入了80个亿、90亿、100亿、200亿,在做大数据、大模型、车机、无人驾驶,但是我坦白讲数智融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现在你的竞争对手已经不是传统的竞争对手,以前我们做汽车把车的性能,把它的加速性或者是燃油的经济性做好那就可以,里面舒适一些,外观设计的潮流就可以把车卖的很好,但现在不是了,现在是讲的车机、无人驾驶,讲的是高科技感受,我们看到华为也进来了,小米也进来了。

一个车企投入100亿、200亿去做大模型投入,腾讯是大厂,其实100亿、200亿对大模型来讲投入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汽车行业它算是海量投入。现在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今年你投入100亿做出一个大模型,可能3个月之后别人就会超越你。

我觉得数智融合给业界带来的思考是大家要强调分工,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就像我们行业一样,做汽车的,把汽车工艺上面,或者供应链做一些优化。但真正的车机、大模型这些事情,是不是交给华为、腾讯、阿里这样的公司去做,这样反而能够更有效率,而且能够带来整个产业链和整个行业的进步,这是我分享的第三点。

新望:不仅要把自己的环节做到极致,还要和链主企业紧密结合。因为链主企业尤其是像美国历史悠久的大企业,有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引链、布链、控链的能力,自己设置规则,自己的平台,自己是一个生态系统,你必须要和它有结合,这轮全球现代产业链中国企业也要适应这点。在已有产业有链主情况下要靠拢,和它搂抱不要脱钩。尤其是在供应链局部断裂情况下,要想办法和它的创新链连上。一会儿请胡总说一个传统的生产线的数字化改造检测方面的例子。

李郁静:IBM是跨国公司,如何看待目前国有软件趋势浪潮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现在整个生态环境、平台、生态圈其实就是打群架的时代,所谓打群架是我们希望结合众人能力、各个合作伙伴。IBM不管是全球甚至是在中国运作,我们都是有很多合作伙伴,我始终认为我们是有一个生态圈、朋友圈。

就像混合云,我们和各个合作伙伴做紧密的合作,包括微软、谷歌、阿里,当然在AI也是这样的,以后也是混合模型时代。从制造生态圈生态能力,怎么提供给企业客户最好、最适合的方案,我们还是同样的观念,就是愿意打造伙伴关系、生态圈关系,而不是受限于它是不是国有软件或者是其他的软件,这是我针对院长您刚刚的提问做的回答。

新望:您用了打群架的概念很好。现在很难分清你我了,因为全球化程度高度嵌入,你要把我撕扯开很难,我觉得你讲的对未来全球化,包括像IBM全球跨国公司在中国继续开展业务还是充满信心。

王岩:新总提的问题非常好,他对供应链非常了解。因为物流这条链特别长,中间涉及部门特别多。你怎么在链条里面通过数据化转型实现你的目标,其实我觉得现在分两个点:

第一,只有数字化转型了才能使我们加入到这个生态,加入到生态里。因为原来传统只和代理一代打交道,现在转型以后在生态里可以和最终的链主打交道,可以把产品跟服务进行扩展。所以这是自身能力提升的必须过程,当然融入大生态,建好自己的小生态,再融入到大生态,我觉得也是整体企业在转型过程中最终的目标。

就整个中国产业包括供应链发展,其实我也觉得现在变革给了我们一些机遇,这个机遇原来都是全球的货主,链主无论是苹果、戴尔、惠普,其实它都有全球采购方式,它肯定是用全球的货代或者是全球的物流企业替他们完成全球的供应链整合。

这几年也发现中国国货国运,我们自己有的链主企业的货在提升,比如华为、海康、大疆,对于这些企业我们会给他们提供全球供应链解决方案,也就是链主的变化让我们有机会能够成为他们直接面对的客户。包括这几年像拼多多、抖音海外跨境发展,这些公司解决了中国货运到全球的整体方案。市场也逼着传统航空货运企业通过数字化加入到生态里,替生态服务,满足中国整体产业升级和全球竞争能力的提升,所以我们觉得东航物流是有能力把这个事情做好的。

新望:谢谢王总,有请赵总。

赵林:您提出这个问题以后我也一直在想,数字化转型包括目前升级方式也好,如何去做,究竟有哪些实际效果落地出来。包括您分享当中介绍到至少最近十年左右世界工厂仍然会停留在这个地方,不会大量流失,我也提出两个我的观点看法。

第一个观点,区域转型落地的点在哪里。第二个观点,有些开拓性思路的问题抛出来,大家一块想想怎么做更有利。就像李总和王总共同提到一点,李总是说我们要做打群架的方式,王总提到要做区域生态供应。我理解我们想做的事儿一样,虽然大家各自行业不同,但是最终落地的点都是在大量人员密集型企业和制造性企业这块怎么先修炼好自己的内功,这是我理解的数字化转型要先把自己的内功修炼好,其次是修炼好外功。

简单来说,什么是外功,博采众长的方式,把各家优点都拿过来,然后再把内部已经修炼好的内功向外功赋能,同时不断地适应市场新的变化。外部环境在变化,现在自己企业和产业也在变化,我们如何在高手过招之间保持不败的战绩,至少应该先修炼好自己的内功。准备好打群架也好,生态伙伴也好,至少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去应市场不变的万变。

第二个,关于案例这块,王总提到东航物流有很多链主,以前很少出现个人物流代理,但是现在随着疫情过后会有很大的变化,客运数量降低。很多客改货是趋势方向,包括未来制造输出也是一样的。之前通过企业微信在广东省地区、华南地区生态圈做了比较好的试点。

其实在广东省机场集团是下辖很多机场,它的上游指导单位是中南空管局,下游机场就会涉及到实际业务,不光是货运,还有客运,客运是传统业务,好保障一点,货运这块如何把上下游供应链,比如说像白云物流大概自己有2000-3000家中小货代主,有些是大型企业,也有一些是个人,对于这些用怎样的工具做好连接,然后把内部数字化转型成果升级助力他们的业务,这是我们原来一直关注的点。

现在通过企业微信平台,把整个广东省机场集团上下游彻底打通,现在上下游生态组织,也就是李总提到的“打群架组织”现在已经扩张到三四千人,三四千人里面他们各自身份不一样,但是都是在自己的组织里面,唯独不一样的地方是大家把这部分有工作交集的人放在共同的区域生态圈里面。上游监管单位还有下游中小货代、客运,中间是机场行政管理层和生产制造层,这个角度来讲可以通过比较好的数字化转型小的工具、平台去帮助企业从上到下实现整体数字化转型,以及未来升级。

新望:企业微信还有这么好的连接和赋能的功能。有请胡总。

胡江洪:刚才三位讲的偏宏观一些,我讲两个案例,关于用数智融合或者数字化技术解决生产制造领域卡脖子的变化成果。首先基于3D视觉引导,工业机器人一直讲的四大家族基本都在日本和德国手里。现在大家会看到数字化车间里很多国产机器人都在用,这是因为现在给机器人装上了眼睛,就像人一样,不知道距离这瓶水多远,是1米还是0.8米,但是能够准确把它抓到,是因为有眼睛,能够修正。

用机器视觉技术完全可以指引机器人做一个修正,做一个准确的动作,而这样就完全绕过了那套复杂的机械系统,我们需要很低的成本,只需要视觉给这套机器人控制系统一个参数,不断的修正它的坐标就可以实现。所以我们看到很多机器人装配、机器人抓取,其实机器人本体只有不到10万块就可以实现。

当然有些在工业分类里面有人还在做轴承,那是另外一个门类,但是从机器人角度来说,我们多了一个可能,就是可以不强调机器人的精度,我们可以用别的技术实现它。

第二个卡脖子在工业场景的情况就是工业设计软件,有些工艺比较复杂,像铸造,我们在设计一套铸造模具的时候要使用很多CAD和CAE软件,而这些东西都是基于国外几十年、上百年的积累,确实有了这些分析软件、辅助设计软件,能够让我们设计出来的东西事先有80%、90%的准确率提升。

国内原来讲了很多政策性引导、做突破,尤其是CAE,因为它基于机理,很多从业者上学时候学的课本、理论都是国外传过来的。所以在CAE上面做一套系统,能够超越国外,真的是很难。现在又多了一个途径,就是人工智能,我们可以把整个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所有数据,无论是它的工艺参数还是环境数据,加上质量结果数据,我们可以把它做成一个大的数据库。

人工智能可以不管机理,只是基于这些海量数据它就可以分析出来每一项参数的变化对于结果的影响到底是怎样的。这也是我们搞工业的讲垂类大模型,这是特别重要的应用。我们基于海量的数据我们可以绕过机理,同样实现智能感知、智能决策,我们同样可以实现对五年、十年老经验技术人员的依赖。

基于这两点我确实验证了我刚才那个想法:数智融合是大势所趋,因为新技术浪潮和新技术的涌现让很多行业传统的想法和做法都面临颠覆式挑战,大家只有拥抱它,只有迎接它。

新望:四位嘉宾围绕数智融合构建现代产业链,给我们的一体化贡献了一个非常美好的图景。谢谢四位嘉宾的介绍,这个环节到此结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