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森哲:AI时代,如何重塑核心竞争力?

埃森哲:AI时代,如何重塑核心竞争力?
2024年06月22日 00:20 经济观察报

沈建缘/文 科技界的“热词”在过去几年发生了很多变化,从云计算,到元宇宙,再到生成式AI,但哪一个都没有AI带来的聚合效应更为强烈。如今,以生成式AI为代表的新的技术范式正在改变人类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给各行各业带来颠覆式变革,也催生出新的机遇。

在技术创新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日前,埃森哲发布的《技术展望2024》提出,“生成式AI的时代,企业的重要工作包括价值为先,构架数字核心,重塑人才和工作方式,负责任的AI和持续重塑。那些积极运用‘人性化’技术重塑业务和工作模式的组织,将重新定义何为行业领军者。”

AI拐点

在埃森哲看来,人类的生产力和创造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AI技术将激发人类潜能进入新时代。未来几年,企业将拥有数量和种类都多到惊人的技术选择,技术正在变得更加人性化。

埃森哲《技术展望2024》揭示的四大趋势显示,首先,是从知识到智识的革新。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普及正重新组织数据的应用,朝着推理判断,甚至模仿人类创造力的方向进展,成为人类的伙伴。第二,人工智能将成为个人生活和工作中的代理,并与其他代理相互联动,形成一个庞大的AI互联的生态系统。

第三,将物理的二维世界扩展到利用空间计算、元宇宙、数字孪生和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R/VR)等技术创建的全新三维环境中,这些从未有过的场景和体验将融合数字空间和现实世界,将以新的方式将人们聚集在一起,推动创新,改善工作、生活和学习。第四,依托人工智能的可穿戴设备、脑电波传感神经技术,以及眼动和运动跟踪等嵌入式技术,能够更好地了解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愿望,进而根据这些深入的洞察来改善工作和生活。

以客户为中心了解商业洞察,是埃森哲作为专业服务提供商进行技术展望的基础和出发点。在埃森哲看来,更为规模化、更以人为本地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对有效提升生产力,实现个人、企业和经济产生多重价值。

AI时代,企业如何以强大的数字核心能力,持续推动增长和优化运营?

埃森哲成长型市场首席运营官尚云平(Anoop Sagoo)表示,“当今地缘政治,气候变化,市场环境,经济增长等等外部环境的变化,都需要企业更具韧性和灵活性,企业的管理者需要更小心地驾驭企业这艘大船,驶过充满变化的领域。”

他指出,“过去一年,企业更多是实验性、探索性地讨论生成式AI能为我们带来什么。现在企业正在开始使用AI扩大他们的生产力和竞争优势。埃森哲认为,应该规模化使用生成式AI扩大企业的优势。与碎片化的策略和方式相比,企业应该以一种整体的、系统性战略模式应对多维度挑战,才能保持竞争力。”

埃森哲此前进行的全球企业高管调研结果显示,全球有96%的企业高管认为,在未来三年内充分运用和适应人工智能代理生态系统将是企业的一次重大机遇。尽管对技术前景普遍表示乐观,但从全球范围看,企业在具体行动和战略上普遍表现得较为谨慎和缓慢。

在亚太地区,有96%的企业领导者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带来重大影响,有89%的受访企业计划今年增加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上的支出,尽管有91%的受访员工表示,他们迫切希望具备新技能,能更好地与生成式人工智能一同工作,但只有35%的企业优先考虑对员工发展的投资。

从行业看,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资本市场、软件及平台、银行、保险、零售等领域的工作时间。例如,在资本市场,近四分之三的工作时间(71%)将实现自动化或产出得到增强。

在中国,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国企业高管将继续增加在该领域的投资。但是,在投入和技术应用、业务成果、组织变革等价值之间还存在不小的落差。

根据调研,85%的中国企业高管计划在2024年增加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投资。而73%的中国高管表示将优先加强其数字核心能力方面的投资,例如云、人工智能、平台和安全。但只有13%的受访中国高管表示对其组织拥有正确的数据战略和数字核心能力“非常有信心”,能够有效发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优势。

据测算,在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影响33%的工作时间,使其实现自动化或增加产出效率。为了提高生产力和推动增长,70%的受访中国企业表示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但是,因为只有不到三分之一(30%)的企业高管表示正在积极培训员工并拓展其技能,以更好地利用这些技术。

对此,埃森哲大中华区技术服务事业部总裁俞毅表示,“过去,人工智能是数字化转型中的要素之一,当生成式人工智能出现之后,AI与商业的融合正在加速,转型更为急迫,企业从全局把握转型的要求也在提高。当然,拐点时刻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企业应用要跨越规模化。国家层面的推动、市场的演进也使得中国有机会催生更多的场景,持续推动新技术的发展。在面对技术带来的变革,企业同时应做好变革管理的准备。”

重塑之道

技术演进带来的变化,正从消费侧向供给侧延展。移动和云计算技术催生了很多平台经济,而人工智能与其他技术的叠加,将在全球范围内,催生下一代的平台应用。

根据埃森哲的研究,企业若能负责任地大规模应用生成式AI(在各个行业和价值链逐步推广),到2038年或将在全球范围内释放逾10.3万亿美元的额外经济价值。谁能成功把握数实融合带来的变革契机,谁就有可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占据竞争优势。

埃森哲提出,全新的领导和学习之道可以重塑工作方式;革新工作团队;培养未来的工作者,三者之间是互联而非割裂的关系。企业要让创新技术在企业发展,管理者先要成为技术的粉丝。在此基础上,重塑流程,提升效率与创新能力,传统销售在叠加了人工智能之后会出现颠覆式的变化。

未来三年内,与其他企业相比,重塑者或有两倍几率将生产效率提高20%。尽管94%的员工表示他们为应用生成式AI学习新技能做好准备,但只有5%的企业在积极对员工进行大规模的技能重塑培训。

据2023年埃森哲《全球首席人力资源官报告》显示,如果数据、技术和人才能够相互作用,则企业生产力可提高11%,如果数据和技术解决方案不是以人为主导的话,那么增长最多只能达到4%。

技术是埃森哲作为专业服务提供商的DNA,而人才则是其核心竞争力。2020年,埃森哲提出“技商”概念,对全体员工了解最新技术的应用方式提出要求,至今已推出了13门前沿科技领域的培训课程。今年则新增了生成式AI相关课程,埃森哲的每一个员工都要学习这门课,更好地发挥数据、技术、人才协同的力量。

据埃森哲大中华区人力资源部总裁黄卫红介绍,定制化培训项目“科慧”(TechWise)已于4月份在中国启动,通过技术和行业专家的讲授,向国内员工普及生成式人工智能原理和知识,共同探讨中国企业应用场景和案例,更好地开展客户对话、开拓业务机会。“我们认为技术其实已经无处不在,每一个人都要懂技术,而且我们倡导要用简单的语言去讲技术,来帮助我们的员工去理解技术、应用技术,最终是能够帮助我们的客户去实现创新。”黄卫红说。

此前,埃森哲宣布,作为人工智能领域30亿美元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市场设立生成式人工智能工作室,进一步拓展业务能力,帮助客户与埃森哲数据和人工智能专家、生态系统伙伴、风险投资机构和其他战略投资者建立联系与合作,共同开发、快速迭代并扩大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同时,埃森哲还宣布推出专项服务,帮助客户建立自己的大语言模型,满足特定业务需求。

以埃森哲自身在客户交付领域的变革为例。从2002年入驻大连软件园,埃森哲在大连的交付中心从最初的技术交付,发展到集智能资产、一体化交付等于一身的能力中心。二十多年间,埃森哲大连交付中心正在向效率中心和创新中心转型。

在大连交付中心的实现价值过程的闭环中,随着数据量的累积,引入AI算法,不断升级和优化技术的应用,返回业务以提升价值。通过全面诊断,咨询方案和落地优化三步,埃森哲的咨询顾问,大数据分析,技术和运营专家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方案落地和持续优化。

例如,在交付中心,埃森哲团队帮助某跨国化妆品企业进行销售转型,通过激励机制改革,数字化平台的引入等,在成本节降的同时促进月度销售额增加10%。同时,企业对销售模式进行变革,在营销平台上应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帮助销售人员更为精准地刻画用户、更有效地进行营销设计和销售预测,旨在推动销售的进一步增长。

埃森哲的商业实践也显示,单纯的技术并不足以改变一个企业的竞争力。但通过创新技术带来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在技术引领下从创新走向变革,才是实现核心竞争力重塑的关键要素。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