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和它的协作伙伴:有颜有范,更让生活游刃有余

iPhone 和它的协作伙伴:有颜有范,更让生活游刃有余
2020年06月04日 18:09 爱范儿

本文作者为众测用户@文仔,首发于糖纸众测。

前言

手机诞生至今,其功能和需求在发展中不断变化:从代替固话到承担社交重任,再到如今记录美好生活、全民分享。在这个过程中,苹果手机也从「iPhone」变成了「iPhone 和它的协作伙伴」:iPhone 强大的镜头是我们视觉的延伸;Apple Watch 承担了 iPhone 健康监测功能,是我们触觉的延伸;而 AirPods Pro 是 iPhone 声音系统的一部分,是我们听觉的延伸。iPhone、AirPods Pro、Apple Watch 和我们既是苹果生态的构建者,也是美好生活的缔造者。

揣上 iPhone,戴上 Apple Watch 和 AirPods Pro,我的生活会有什么不同?感谢爱范儿糖纸众测平台的信任,让我有机会通过一个普通学生的视角,来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些天和它们的生活,感受苹果生态的细腻流动。

初体验:有颜有范无缝衔接

虽然不是第一次开箱苹果产品,但同时开箱三件产品还是着实让人激动。苹果易于撕开的包装设计大家也都知道,即便是暴躁扯开,也不会在盒子上留下拆卸的痕迹。不谈功能,每一件拿出来都是有颜有范的时尚单品,忍不住伸手合个影。

换机最让人头疼的往往是手机迁移,不过由于 iCloud 的存在,整个换机过程倒是行云流水:开机、登录 Apple ID、iCloud 同步一气呵成。短短一会的功夫,短信、备忘录、照片一一呈现。由于我的一些应用是由 Apple ID 登录,连重新登录的步骤都省去了,嗯,就是这个 feel 倍爽。

Apple Watch Series 3 第一次配对的时间相还是比想象中稍微长一些,不过我之前没用过苹果手表,所以等待时还是跟着指引熟悉了一下手表的操作。基本上点按旋转,就能完成大部分的手表操作。

以前每次使用蓝牙耳机,都要经历在设置中连接的过程,有时候刚连上蓝牙耳机,却发现低电量,听歌兴致往往一扫而光。AirPods Pro 的开盖即连的动作让人几乎忘记了连接的过程,第一次使用的我就有这样的感慨:蓝牙耳机连接不就该这样吗?

有颜有范、一键换机轻轻松松,设备连接也是自然到家,这些都是我在初体验中的小感动。

通勤路上:给枯燥出行加点料

对于研究生来说,在学校活动半径并不大,上下课、食堂吃饭这些基本都在校区内解决,如果要去导师工作室,就需要坐几站地铁了。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步行、地铁都是我们日常通勤的主要方式。

平时在校园中还是习惯戴着耳机,如果是和朋友结伴而行,耳机无论降噪与否,都会影响沟通交流,似乎结伴而行和音乐不可兼得。不过,我发现在 AirPods Pro 的「通透」模式下,倒是很好地解决了我这个痛点,就算放着音乐,也比普通耳机更能听清朋友的话,也不担心注意不到周围路况。

作为建筑生,抱着 A1 图板、手工模型在教室宿舍来回跑是常有的事。每次如果要去早点铺或者便利店的时候,支付过程总是很艰难。这几天习惯了手表支付后,也是能轻而易举解放双手。非常可惜的是,我所在地区还没有 Apple Pay 交通卡,只能之后去上海的时候再来体验一波手表刷地铁的乐趣了。

因为有过在地铁丢手机的经历,所以地铁上每次需要掏要机出回复信息的时候,总是有些小担心。「有过类似经历的朋友一定深有感触。」这些天戴上手表后,地铁上的来电回信也就基本交给 Apple Watch Series 3 了。里特别想说下 Apple Watch 在微信中特有的一个小惊喜:按压表盘,可以冷不丁给朋友来一个「小信号」。

地铁出行时,遇到拥挤还是难免的。这又让我想起 AirPods 刚出的时候,段子手对 AirPods 变 Air 的调侃。我也是专门验证了一下。其实只要在第一次使用前把三个耳塞都试一下,跟着设置测试好贴合度,戴着的安全感还是要比看着更高一些。这里就不贴摇头晃脑蹦跶的照片了,和我原来那个跑步也偶尔松脱的蓝牙耳机相比,还是强了很多。

不得不说,AirPods Pro 在诸如地铁这样环境噪音比较大的地方,当真是我体验过的降噪耳机中数一数二的了。不过,在地铁里听歌用「降噪」模式时,还是不要把耳机音量调得太大,要不然,可是容易错过到点报站哦!

于我而言,和朋友交流时不用刻意摘下耳机、地铁里无需频繁掏出手机…… 当这些通勤路上需要「克服」的烦恼变成了轻松自在的体验,就是一种大大的幸福了。

高效一天:清空琐事专注工作

工作日,伴随手腕上无声闹钟的轻轻震动,新的一天饱满开启。戴上 AirPods Pro,刷牙吃个早饭,醒脑的同时思考下今日工作。

最近,大学生们依旧被「封印」在家中学习,很多 zoom、腾讯会议的讲座讨论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以往一些重要的日程在手机记录后,总是忍不住时时看一眼,就怕因为手机不在身边错过了提示。现在把提醒「戴」在手腕上后,安全感高了不少,每次让 Siri 记录完都能直接安心去做别的工作了。

无论是专业设计还是兼职写作,安排上番茄钟和降噪氛围后,似乎就不能给低效找借口了。如今习惯呼唤 Siri 的我,很喜欢开启手表上的「计时器」给自己分配一个 25 或 30 分钟的番茄钟;至于专注醒脑的音乐,这里也推荐一下喜马拉雅「顶空」app 里的一些 3D 脑波音乐。戴上 AirPods Pro,一键降噪,我的脑中只有工作!

导师来电如果漏接,那真的是诚惶诚恐。我的桌面不打理时还是比较混乱的,从一堆资料中翻出手机,倒不如直接抬起手腕接上电话先,这一点真的很方便。即使需要手机接听,转到手机也是一键的事儿。

随时记录设计灵感、写作灵感是我的习惯。如果是文字内容,我就会直接记录在手机的备忘录。如果出门没带手机或者懒得码字的时候,就直接录在手表,这里提一句,手表的收音效果还是不错的。连同手机上的备忘录,想看的时候,iCloud 同步后也是一目了然。

我有个坏习惯,一旦沉浸工作学习往往会忘记起身,如果姿势再变扭一点,一起身可就是全身酸爽,这应该也是很多工作党的坏习惯。有了手表这样一个兢兢业业的小助理提醒我呼吸、站立,好像又少了一些小负担。这些点滴积累的小习惯,长此以往,我相信可以给我的健康带来不小的收益。

如今,我们的工作交流越来越离不开手机。手机拿起容易,放下却很难,不知不觉总会被一些新闻八卦、热点剧透「诱惑」过去。当 Apple 在我们需要时一键变身效率工具后,随着打开手机次数的减少,工作学习效率确实蹭蹭提高了。这离不开手表和耳机两个协作伙伴的实力担当和苹果无缝的接力生态。

快乐宅家:居家生活的好助手

没了闹钟的烦恼,自然醒后自己动手,来个酥香脆嫩的手抓饼。不像父母辈,我们对做菜时间还是比较「斤斤计较」的。手机进厨房始终有些安全隐患,所以每次计时我都是放外面的桌上。厨房钟摇身变成「计时器」,设置好 30 s 时长,到点后给饼子翻个面儿,重复几次计时,待到两面金黄,就起锅开吃啦!

休息日自然是要洗洗刷刷。可能是洗衣机的提示音听久了,我常常忽略,等回过神时,衣服已经躺洗衣机里好久了。不过,有了手腕上计时器的提示,倒也不用再担心忘记取衣了。

收拾完主要家务,手表提示我预定的菜到了。还缺些材料,就去超市跑一趟。结账时自然而然伸出手腕。由于我 Apple Pay 尚未设置小额免密,操作上还是支付宝扫码来的便捷一些。现在每次到全家结账时,小哥哥就已经准备好扫码枪对着我的手腕了。

我平时做菜的菜谱主要来源于「下厨房」或者「豆果美食」,看了一下,手表上也有相应支持的 app。我现在做一人份减脂餐时,都是左手看菜谱,右手拿菜铲,稳稳当当。在厨房一边看步骤一边手忙脚乱,未尝不是一种生活的乐趣。

宅家生活的过程中,还是会想到苹果的 HomeKit。这个几乎把手机变成家居控制中心的智能系统,也是苹果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如果有机会,还是非常希望能和家人一起体验 HomeKit 带来的智能便捷。

放手运动:陪我自律的每一天

疫情期间,也是和脂肪说拜拜的好机会。我平时主要以室内的垫上减脂塑形运动为主,户外主要是散步和快走。这半个月的体验中,我的运动内容虽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不过 Apple 在运动方面还是给我带来了一些惊喜,不知不觉中我的训练计划也变得越来越科学,闭环挑战让我更加自律了一些。

Apple Watch 对 eSIM 的支持,使得在户外运动时可以摆脱手机这个负担。这尤其对于酷爱跑步的同学来说,是一件很棒的事情。目前,虽然遗憾于手机号的限制,暂时无法开通 eSIM 服务,不过我来说,提前把喜欢的歌单下载到手表上,在户步行时不用再带手机,也未尝不是种「放手」的轻松。

以前使用运动手环的时候,训练通常需要主动开启,这种情况下,忘记开始、结束都是常有的事。现在把监测运动状态的任务交给 Apple Watch,运动兴致来了即刻开始,如果有事也能及时提醒我暂停。

经常跑步的小伙伴除了关注心率,也会关注分段速度,这在「运动记录」里也能找到。想要 app 从简的话,基本上可以告别一些第三方的跑步应用了。手表上的「体能训练」里,运动类型还是非常多的。不过不得不吐槽的是,很多体能训练仅以心率数据为评估标准,当我们做一些复杂动作时,卡路里的记录还是不够精准的。

我在室内进行垫上运动时,一般会换成健身表盘,建议大家可以加上电量和定时器模块。如果是做一些自定义训练,比如深蹲,组间休息计时的任务大可以交给计时器,这样就可以在休息时专注于深呼吸调整了。电量模块也方便我在训练过程中及时关注到手表的电量。我一般做出汗较多的运动时会换一个表带,反正换起来也是分分钟的事儿。

Keep 和 NTC 这两个我常用的运动 app 在手表上都会有动作展示。其中,手表中的 NTC 动作过程里加入了更加丰富的触感提示,使用感会更好一些。不过 Keep 训练时也能显示训练的基本动作,这方便我们记不清动作时也无需回头看手机,翻翻手腕就可以看到了。做一些波比跳等心率要求较高的运动时,我还是习惯把 AirPods Pro 开成降噪模式。有什么好处?不被自己喘气影响,似乎也能坚持更久些。

前段时间和一位朋友进行了一轮「7 日竞赛」,冲着精美的竞赛奖牌,大家也都是铆足劲拼满分。最后险胜的我,翻着精美的 3D 奖牌,心里还是相当美的。在挑战自己、挑战朋友的过程中,确实会让人从装备党进化为毅力党,并慢慢爱上 Apple Watch Series 3 和 AirPods Pro 给来的运动乐趣。

健康生活:全天候的健康管家

iPhone 的「健康」里汇集的健康数据类型可谓是多种多样。比如,我的运动数据来自于 Apple Watch 的传感器,睡眠分析来自于 Pillow/Sleep++,而体重体脂来则自于 PICOOC 体重秤的数据导入。

我所设置的呼吸、站立、活动等习惯,Apple Watch Series 3 都会通过轻震手腕的方式提示我。其实拿到手表后,第一个让我惊艳的还是「呼吸」提示:深呼吸的时候,甚至无需盯着表盘,仅仅凭着真实生动的触觉反馈就能把握深好呼吸的节奏。有次深呼吸正好被老妈叫走了,回头再一看,页面就显示我的深呼吸被打断了,嘿,还真是难逃传感器法眼。

对于心率,无论从运动还是健康角度来讲,都不容忽视。苹果健康里的心率警报也是一项比较重要的提示。虽然我本人没经历过高心率警报,不过这个功能挽救生命的事件在网上也看到好几次了。听说之还会加入血氧监测,这无疑也会是一个重要的功能。另外,AirPods Pro 对音频音量的监测,也能让我在沉浸高音量而不自知的情况下,给到我及时的反馈。

我目前使用 Pillow 和 Sleep ++ 来分析睡眠,总体来看,记录大致的睡眠时间还是没有问题的。坚持运动、早起早睡后,睡眠质量还是能得到不小的提升。当然,这里还是要期待一下 Apple 的原生睡眠应用。

大姨妈的日子里,正巧用「经期跟踪」来记录一下。贴心的提示和简单的记录方式是女性福音了,女生们用起来!

日常繁杂的工作中,有多少注意力留给健康习惯?身体感官无法企及却又重要的体征数据如何一窥端倪?苹果手表给了我很好的答案。随着诸如「噪音」、「摔倒监测」功能的加入,Apple 在健康生活方面也在不断完善。

记录瞬间:摄影眼看精彩生活

苹果的拍摄给人的印象一直都还不错,我在 iPhone 11 Pro 拿到手之前,对于它的几个新功能也是非常期待。在这些天的体验中,我在记录生活瞬时也发现了不少惊喜。

我们平时无论是拍风景照还是美食照,特别是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很难产生不错的效果。前两天小区散步的时候,正好用三部手机对比了一下。即便通过普通人的视角,我们还是能强烈感受到 iPhone 11 Pro 夜景模式的强大魅力。和 iPhone 8 Plus 比起来,亮度提升了不少。和其他手机的夜景模式比起来,尽管亮度相似,但色彩还是有所不同,或者说少了一种「夜视仪」的感觉,这点可以说是区别于其他手机夜景模式的点睛之笔了。

正方形这样中规中矩的构图方式是比较不容易出错的,也是我平时比较喜欢用的构图比例。不过,在取景时,由于视图限制,总是会有些取舍。因而也常常在挑照片时会因为错过一些边缘的景致而后悔不已。不过,11 Pro 这颗超广角镜头的存在可以说在这点上给足了后悔药,针对构图外的信息,在拍摄完成后也能一键扩展查看,这倒是能让我在取景时少一些纠结。至于日常拍摄中,拉出大长腿、拍出更多空间层次,这些苹果的超广角镜头都不在话下。

拍视频时拉推一下手机的变焦系统,能真实感受到变焦的丝滑,镜头几乎不会跳跃。变焦圆环转动起来时还会有哒哒哒的微小震动,有种转相机按钮的错觉。

跑起来继续拍,视频依旧呈现一种稳定器加持的感觉,手抖星人不带怕的。喜欢拍 vlog 朋友这里推荐一下 filmic,它能在拍摄时同时启动手机的前后摄像头,vlog 利器啊!

同学聚会拍合照,摆好 pose,手表按下定时拍摄按钮,咔咔定格美好瞬间,也不需要求助路人了。有些第三方应用诸如「catch」,还能在拍视频时用手表直接遥控白平衡、对焦等参数。

我们用双眼记录这世界的美好,镜头是我们双眼的延伸。透过 iPhone 的摄影眼,我发现即便我是个摄影小白,也能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记录下日常生活最完美的样子。

总结

作为一名普通学生,在本次体验中,改变最大的还是学习效率和运动积极性。玩手机的时间少了很多,每日的学习目标完成率也越来越高。前阵子由于忙碌丢了的运动习惯也在这些天找了回来,短短半个月,完成了不少小目标。我相信通过这些小目标小任务的累计,定能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科技产品的本质是为了解决问题。所以一直以来,我们追求更好更专业的产品设备。然而,随着生活中产品的增多,产品间缺乏的协作和联系又给我们制造了很多问题。单看某种功能,我敢说苹果产品并不是最完美的。而当我们面对苹果生态系统的时候,才发现它们在融入生活的同时也在悄无声息助我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我期待苹果的智能设备作为新我们的感官,给生活带来不一样的色彩。未来,在苹果的生态里,还能预见 iPhone 怎样的协作伙伴?延伸的感官又会带来怎样游刃有余的生活?我们拭目以待吧。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