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花 50 亿美元投资美国新势力,把贾跃亭炸出来了

大众花 50 亿美元投资美国新势力,把贾跃亭炸出来了
2024年06月28日 09:52 爱范儿

在马斯克眼里,这家公司的现金流撑不过 18 个月。

「他们必须大幅降低成本,同时管理层必须住在工厂里。」马斯克说,「否则他们就死定了」。

马斯克所指的公司,便是 Rivian。今年 2 月,这家美国新势力车企公布了去年 Q4 的营收情况——净亏损 15.2 亿美元,引得马斯克发文嘲讽。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Rivian 虽然获得了车主的极高评价,但却持续陷入产能困境,交付不成规模,也让他们深陷财务危机。

「也许这种轨迹会改变,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马斯克当时说。

结果,现在只过去了短短 4 个月,Rivian 就迎来了他们的「转折点」。

当地时间 6 月 25 日晚,大众汽车集团和 Rivian 共同宣布,双方将成立一家合资企业,以共同开发下一代电动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

据了解,新的合资企业将由大众汽车与 Rivian 各持股 50%,并享有同等的控制权,相关交割预计在 2024 年第四季度完成。一旦合资成功实施,大众汽车将获得 Rivian 当前的电子电气架构的使用权限,将其用于大众汽车旗下电动汽车。

在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大众汽车将向 Rivian 投资 10 亿美元,并计划追加投资 40 亿美元,预计总交易规模将达到 50 亿美元。

消息一出,Rivian 的股价一度暴涨超 55%,尽管后续有所回落,但截至 27 日收盘,涨幅仍达 36.57%。

当年,依萍费了老大劲都没能从她爸那要到钱,Rivian 一下就要来了 50 个小目标,还是美元。

大众看上的 Rivian,什么来头?

Rivian 这家公司,全称为「Rivian Automotive」,创始人斯卡林奇(Robert J. Scaringe)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是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主席。

斯卡林奇曾在公开信中表示,Rivian 最初的目标是打造一款高性能跑车,但斯卡林奇和他的团队在 2012 年发现,一上来就造跑车,难度有点太高了,不仅成本高昂,还赚不了多少钱。「于是我们改变了方向。」斯卡林奇说。

▲Rivian R1T

随后,斯卡林奇重新制定了公司的战略,把目标定在了皮卡、SUV 和跨界车这几个细分市场。但 Rivian 的第一辆车 R1T 皮卡一直拖到了 2021 年才开始交付。即便到了现在,Rivian 也只能生产两款车型——R1T 和 22 年推出的 SUV 车型 R1S。

▲ Rivain R1S

他们造车的速度有多慢呢?

2021 年,Rivian 全年共生产了 1015 辆车,2022 年共生产 24337 辆,2023 年则造了 57232 辆。尽管产量一直在提升,但这远远不够。在公布了 2023 年的交付和产量数据后,Rivain 的股价持续走低。

虽然造车慢,但 Rivian 一直以来都被称作「特斯拉杀手」,甚至连马斯克本人都对他们家的产品大加赞赏。

他们的产品设计并不差,他们的问题在于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和正向现金流。

讲直白点就是 Rivian 啥都不缺,就是缺钱,从 2009 年到现在,Rivian 成立了多久,就亏了多久的钱。尽管他们去年的年收入达到了 44.34 亿美元,创下了历史新高,同比增长 167.4%,但实际上他们仍处于亏损,一年下来亏了 54.32 亿美元。

实际上,Rivian 也曾风光过。

2021 年 11 月,Rivian 在纳斯达克正式上市。上市当日,其股价虽然经历了高开低走,但收盘价仍高达 100.73 美元/股,市值达到了 859.08 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全球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福特和亚马逊都是 Rivian 的大股东。

难以预料的是,这只是一个开始,在随后的几天里,Rivian 的市值先后超越福特、宝马、奔驰等老牌车企。一周后,一辆车都没交付的 Rivian,市值竟然冲破了 1400 亿美元大关,超越大众集团,成为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的世界第三大车企,当天更以 1520 亿美元的市值收尾。

斯卡林奇:一般一般,世界第三。

和累计融资 410 亿元却啥也没干成的威马不同,拿到钱的 Rivian,还是干了不少事的。

在首款车型 R1T 上,Rivian 就实现了四轮独立驱动,每个车轮都拥有一台 147kW 的电机,能够利用两侧轮胎的差速,做到「坦克转弯」。

R1T 的储物设计也很有新意,在车身中间有个超过 1.86 立方米的存储空间,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扩展配件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此外,它所搭载的亚马逊语音助手 Alexa 和 Echo 蓝牙交互智能音箱,在当时也是个颇为领先的配置。

此外,Rivian 在平台化方面也颇有造诣,在 2021 年就推出了滑板底盘,R1T 和 R1S 都是基于该平台打造的车型。

Rivian 的滑板底盘率先实现了上下车身解耦,能够适配不同的车型,大大缩短研发周期和开发成本,实现外供。亚马逊当年成为 Rivian 的最大股东,就是为了把这个底盘用在他们的商用车上。

功能上,得益于极高的集成化,基于该平台打造的车型很容易就能够实现更大的座舱空间;独立研发的四电系统也有着强劲的越野性能,它甚至还具备了行业领先的线控系统。

在 Rivian 第二代自研架构上,他们已经把 ECU 的数量减少了 60%,线束缩短了 25%,配合其自研自产的 Enduro 电机,能够实现 1025 马力和 1624 牛米的扭矩,让产品轻松进入 2 秒级阵营。

而在智能化方面,Rivian 还拥有自研的 L2 级自动驾驶 Driver+和基于 Rivian Cloud 的 OTA 方案……

所以说,Rivian 能被大众看上,也在情理之中。

大众再牵手

显然,和一年前入股小鹏汽车一样,大众这回也是奔着技术去的。

2023 年 7 月 26 日美股开盘后,小鹏汽车股价直线拉升,涨幅一度超过 42%,达到 21.83 美元,这是小鹏汽车近一年来的最高股价。

股价飙升的背后,是小鹏与大众的「大手拉小手」。

当天早些时候,大众与小鹏达成技术框架协议,在合作的初期阶段,双方将面向中国的中型车市场,共同开发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的电动车型,两款新车将基于小鹏 G9 所用平台打造,预计将在 2026 年上市。

为了保持紧密的长期战略合作,大众汽车集团将向小鹏汽车增资约 7 亿美元(约 50 亿元人民币),以每 ADS(American Depositary Shares,美国存托股份)15 美元的价格收购小鹏汽车约 4.99% 的股份。

官宣过后,小鹏汽车董事长、CEO 何小鹏在朋友圈晒出了他和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 CEO 贝瑞德的合影,并配文道:

我期待大和小的携手,将最好的技术、最好的产品、最好的品牌带到全球。

今年年初,小鹏汽车又与大众汽车集团签订了战略技术合作联合开发协议及订立联合采购计划。贝瑞德表示,大众与小鹏汽车的合作已经进入了「快车道」。

贝瑞德还发布了双方合作开发的首款 SUV 的海报,从轮廓来看,这辆中大型 SUV 确有一股「G9 味儿」。他还称,大众和小鹏在车型研发和零部件采购上展开合作,能够将产品开发周期缩短 30%,并继续创造成本优势。

从双方的合作成果来看,大众和小鹏之间的合作更像是前者利用小鹏的自有平台来打造更具成本优势的中低端产品,并为旗下车型的智能化赋能,提升其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

而大众投资 Rivian,则是围绕后者的架构和软件,去探索硬派越野这一领域,并以此在美国市场站稳脚跟。按计划,大众的全新越野品牌 Scout,就将搭载 Rivian 的软件。

而且大众聪明得很,给 Rivian 的这 50 亿美元并非一次性注入,而是分成了两个部分。

首先是以可转债的形式先行投资 10 亿美元,直接参股到 Rivian 中,待交易完成后,这笔债券会在 12 月 1 日转换为公司股票。后期规划的 40 亿美元,大众分别会在 2025 年和 2026 年分批购买 Rivian 的普通股。

大众这操作,就连贾跃亭也出来夸夸。

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投资产品设计,定价模式和付款节奏对大众汽车非常有利。

说罢还不忘夸自己两句:

传统汽车巨头对新型的 AI EV 公司的再一次巨额投资,让我更加坚定了 FF 的战略和价值,我认为 FF 更为「塔尖」的 aiHyper 6*4 Architecture 2.0 智能电动整车平台,以及独特的 AI 平台和先进的软件技术。

这里就不作过多解读了,胡言乱语的车轱辘话罢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