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 1 系将采用比现有车型更平滑的引擎盖以及更细长纤薄的「双肾」格栅,而且大概率会保持目前的掀背造型。
在奔驰和奥迪纷纷削减入门级车型和产线的情况下,宝马依然认为提供较低价格的宝马车型非常重要。
至于原因,他们认为,在保持市场份额之外, 1 系有助于让宝马和年轻用户保持接触,并发展其中的潜在客户,以及在入门级车型中的竞争有助于让宝马在提出更聪明、更高效的解决方案方面获取经验。

即使逆风也不骑墙
The emotional premium car brand ensuring driving pleasure for future generations.(有情感的高端汽车品牌,确保为未来几代人带来驾驶乐趣。)
2025 年 3 月份,宝马集团在投资者关系演讲中这么表述了对旗下「宝马」品牌的愿景,关键词是「情感」和「驾驶乐趣」。

自从全球汽车产业开始向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以来,以驾驶操控性著称的宝马就在不断的被追问要如何续写「驾驶乐趣」的传统,尤其是在智能化趋势更明显的中国市场。

CEO 齐普策在去年年底曾经做过一些解读,其核心观点大概是,
对于「智驾」竞争:
一款数字化的产品,应该具备很好的辅助驾驶功能性。我们非常关注中国汽车品牌提供的 L2++ 自动驾驶。但是必须要说,技术发展过程中,我们绝不会以消费者的安全作为代价。 目前宝马集团在全球有超过 2000 万拥有互联能力的车辆,其中约 800 万辆具备远程软件升级能力——这是真正的「大数据」,它非常有利于我们掌握智能驾驶产生的问题,而不是仓促上马,把用户当成小白鼠。
对于「驾驶乐趣」:
对宝马而言,驾驶乐趣并不依赖于动力系统本身,因为我们始终能提供充沛的动力。真正的驾驶乐趣,源于车辆与驾驶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情感连接,这也正是前瞻性设计的价值所在。 具体而言,就是不堆砌功能,更贴近驾驶员的需求。比如座舱,能让驾驶者无需低头或转头,只需目视前方,系统会在恰当时机提供所需信息。
多少有点霸气甚至显摆的感觉,但是齐普策这么说自然是有他的底气——
虽然宝马整个 24 财年的营收有所下跌,但是其净利润依然处于 10 年以来的高位,而且整体业绩超过了奔驰,领跑整个 BBA,是在电动车型的销量上,更是甩开了两家整整一个身位。

2024 财年,BBA 三家全球交付量排名如下,
宝马集团:245.1万辆,同比-4%,其中宝马品牌:220万辆,同比-2.3%;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238.9万辆,同比-4%,其中奔驰品牌:198.3万辆,同比-3%;
奥迪集团:169.3万辆,同比-11.8%,其中奥迪品牌:167.1万辆,同比-11.8%。
三家纯电车全球交付量排名则是,
宝马集团:42.66万辆,同比+13.5%;
奔驰集团:18.5万辆,同比-23%;
奥迪集团:16.4万辆,同比-8%。
长期以来,电气化出行一直被视为通往未来的唯一道路,部分原因是它与主流心态一致。现在,许多制造商正在改弦易辙,调整自己的战略。
但宝马公司则不需如此。我们起步时就有坚定的立场,即使逆风也不骑墙。

说实话,在 BBA 三家里面,宝马确实是最「支棱」的那家,路线坚定,目前貌似也没有关厂、减产、裁员的计划,但是中国市场的销量下滑和份额下降是实打实的,在依旧保持全球化车型开发的思路下,「新世代」的电车能不能完成宝马「动力传动系统转型的最后赢家」的期冀,还有待观望。

最后,宝马投资者关系演讲中的一段话确实写的很漂亮,颇有点「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意境,在这里与大家共享。
FREUDE is in our brand theme for almost 60 years.
(喜悦,是我们近60年来的品牌主题。)
Simple. And at the same time so much more than joy.
(简单。同时也远远不止于乐趣。)
More than happiness or delight, exhilaration and bliss. Moren than just a smile.
(不仅仅是幸福或开心、兴高采烈、欣喜若狂。不仅仅是一个微笑。)
All of them and none of them.
(以上都是,也都不是。)
It is freedom and self-actualization.
(它是自由和自我实现。)
Covering the little moments and the big ones. It comes like a spark and goes as fast; and while we can not hold it forever, we can always strive for it.
(囊括细微时刻和重大时刻。它来得像火花,去得也很快;虽然我们不能永远拥有,但我们可以一直为之奋斗。)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