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翻译翻译,到底什么是元宇宙?
谁能给翻译翻译,到底什么是 NFT、区块链、元宇宙、量子计算、脑机接口、数字孪生、虚拟现实、混合现实、扩展现实?
新的科技概念,正如风暴掀起。未来到底什么样,越来越看不懂了。
最开始,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元宇宙」,直到这些新的科技概念,交汇成每个人的生活,科技的真相才尘埃落定。
我们想为你做一个「明日生活连载」。
它将成为一册明日生活百科全书,由爱范儿的编辑们共同追踪未来的解决方案。
我们会每周定期更新以下系列的文章,也会不断增添新的系列,连载将根据时间进行排序,前沿科技的演变动向一目了然。
我们带你看清那些迷惑的科技造像,如何一步步成为眼前的现实。
NFT(Non-Fungible Token) :非同质化代币,每个代币可以代表一个独特的数字资料,作为虚拟商品所有权的电子认证或证书。(概念来自:维基百科)
《Gap 推出 NFT 系列》
事件时间:1 月 12 日
事件主角:Gap threads
事件地点:Tezos 区块链
在耐克和阿迪达斯之后,服装巨头 Gap 也推出了 NFT 系列「Gap threads」。
该系列 NFT 建立在 Tezos 区块链之上。
Tezos 是以太坊的低成本竞争对手之一,被品牌称为「更节能的选择」。
NFT 在外观上是数字连帽衫,由卡通人物 Frank Ape 创作者 Brandon Sines 设计。
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它们具有不同的价位和稀缺度,分为普通、稀有和史诗三个等级,以 Tezos 区块链的原生 XTZ 代币发售。
稀有款. 图片来自:Gap
普通 NFT 价格为 2 枚 XTZ(约 8.3 美元),稀有 NFT 价格为 6 枚 XTZ(约 24.9 美元),史诗 NFT 价格为 100 XTZ(约 415.0 美元)。
购买方式就是先到先得,现在均已售罄,只能在二级市场交易。
史诗款. 图片来自:Gap
史诗 NFT 的购买者还将获得独家实物——Gap x Frank Ape 连帽衫。
与此同时,Gap 推出了游戏化体验,使得普通和稀有 NFT 买家有机会获得史诗 NFT。
不过,首先得购买 4 个普通和 2 个稀有 NFT,才有资格参与。
在三种等级之外,还有一种 NFT「One of a Kind NFT」将于 1 月 24 日开始拍卖。
Gap 算是把 NFT 的等级制度给玩透了。
NFT「稀有」,但一些 NFT 比其他 NFT 更稀有。
《游戏玩家真的需要 NFT 吗》
事件时间:1 月 15 日
事件主角:游戏行业 NFT
事件地点:区块链
之前爱范儿写过,在育碧宣布入局 NFT 之后,玩家大骂无良。
随着游戏行业的 NFT 公告越来越多,玩家与育碧、Square Enix 和 Zynga 等游戏工作室之间的冲突越来越白热化。
育碧 NFT.
纽约时报报道,玩家们认为这是游戏公司圈钱的新手段,不能为游戏体验带来质的提升。
具体来说,玩家的大多数不满,源于游戏里的「微交易」将会更加盛行。
付费升级角色、购买武器皮肤,游戏行业一直在创造和出售数字资产,忠实玩家也愿意为稀有物品支付高额费用。
图片来自:CNET
而 NFT 与过去的微交易不同,它们既是可用在游戏里的装备,也是独特的数字藏品,玩家能在区块链上永久保留它,也能在第三方平台交易买卖。
虽然听起来不错,但「NFT 价值是否被夸大」的争论一直处于风口浪尖。
唯一清楚的是,为赚钱而玩和为乐趣而玩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
就算抱着赚钱的目的,真能获取真金白银的玩家,又有多少呢?
外媒 CNET 指出,像 Axie Infinity 这样的「游戏即赚钱」模式,可持续性有待商榷。与老玩家相比,新玩家赚钱的难度要大得多,如果新玩家停止加入,游戏里的加密代币将一文不值。
最理想的情况是,有正常数量的玩家,合理地保持对游戏的兴趣和参与。
游戏公司自身的盈利往往更为稳定。Axie Infinity 每日有 100 万多名活跃玩家,他们为其母公司带来了每周近 2900 万美元的收入。
育碧也计划从未来 NFT 的销售额中分一杯羹:
我们正在从专注于游戏,转变为专注于每个玩家都可以成为利益相关者的生态系统。
图片来自:Square Enix
与此同时,部分游戏开发者像玩家一样讨厌 NFT。
Valve 禁止在 steam 销售任何与加密技术相关的游戏;Epic 称会尽量避开 NFT,因为这可能涉及棘手骗局;微软 Xbox 负责人认为,以 NFT 赚钱为中心的游戏似乎具有「剥削性」。
NFT 是否会成为游戏世界的持久趋势?与往常一样,玩家决定,市场会给出答案。
《Twitter 用六边形证明 NFT 所有权》
事件时间:1 月 21 日
事件主角:NFT 头像
事件地点:Twitter
Twitter 允许 iOS 用户将 NFT 作为个人头像了,当然它并不是教我们从相册上传图片。
首先,需要拥有一个货真价实的 NFT,也就是加密钱包中持有 NFT。
其次,必须订阅每月 2.99 美元的 Twitter Blue 服务,才能将加密钱包临时连接到 Twitter 账户,由 Twitter 向钱包地址发送验证请求。
Twitter Blue 目前只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提供。
图片来自:Twitter
满足了这几个条件,NFT 收藏家就会获得相当高的辨识度——他们的头像边框是六边形,而非传统的圆形。
虽然只有 iOS 用户可以设置 NFT 头像,但这些六边形将在所有平台出现,高调地告诉所有人:
这个 NFT 被我承包了!
目前 Twitter 仅支持在以太坊区块链上铸造的静态图像 NFT(JPEG、PNG)。
要将 NFT 换掉倒是很简单,直接修改个人资料图片即可。
如果在佩戴头像过程中,NFT 被转让或出售,六边形边框将恢复为圆形,暗示所有权已经更迭,但图像与之前保持一致。
而加密钱包空空的用户们,可以路过瞧瞧六边形 NFT 头像的详细信息,包括 NFT 描述、集合、属性、合约地址等等。
虽然很早就有人在社交媒体使用 NFT 头像,但这是 Twitter 首次用官方手段验证所有权。一位 Twitter 发言人表示:
Twitter 是人们谈论他们关心的事情的地方,通常也是人们第一次体验加密和 NFT 的地方。人们将 NFT 作为身份和自我表达的形式,以及加入社区和 Twitter 对话的方式。
NFT 的收藏和展示属性被 Twitter「推波助澜」了,它的投资属性会否「水涨船高」呢?
元宇宙(Metaverse):一个未来持久化和去中心化的在线三维虚拟环境。(概念来自:维基百科)
《虚拟中传校园亮相百度希壤》
事件时间:1 月 14 日
事件主角:中国传媒大学
事件地点:希壤
1 月 14 日,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打造的「虚拟中传校园」,正式亮相百度希壤元宇宙平台,面向公众开放体验。
虚拟中传校园是中国首个开放于元宇宙平台的「虚拟大学」,借助街景地图、三维重建、三维引擎等数字技术,复刻了一个「数字孪生校园」。
标志建筑、公共设施、特色文化,都在其中。
这项工作由吕欣教授带领的虚拟文娱实验室完成,他们先后共完成近百个校园模型的搭建,全部的设计和制作过程花费了 3 个月。
体验者可以通过 VR、移动端或 PC 端自由接入希壤平台,以虚拟化身开启校园漫游之旅。
去年 12 月底,虚拟中传校园曾在希壤更新 [Aniwow!2021] 动画节「元宇宙分会场」,全球动画与数字艺术的从业者在此相聚。
动画节元宇宙分会场. 图片来自:中国传媒大学
接下来,虚拟文娱实验室将继续深度参与百度希壤项目,进一步探索元宇宙媒介环境下的在线教育、虚拟社交、数字虚拟人等前沿课题。
值得一提的是,1 月 17 日,中国传媒大学与新浪新闻、央视网共同发布了《2022 元宇宙研究报告:多元视角》,从 10 个看点出发,对元宇宙概念和产业的发展进行了解读。
其中,支撑元宇宙的六大基础技术分别为:物联网技术、网络及运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交互技术和电子游戏技术。
《堡垒之夜的首个 Kaws 展览》
事件时间:1 月 18 日至 25 日
事件主角:Kaws
事件地点:堡垒之夜
你听说过街头艺术家 Brian Donnelly 吗?他更为人所知的艺名是 Kaws。
「双 X 眼骷髅头」是 Kaws 作品的标志,常常与流行元素组合,创造出既熟悉又陌生的作品。
图片来自:Acute Art
最近,他与艺术馆、游戏平台共同打造了一场名为「New Fiction」的展览。
这场展览在伦敦蛇形画廊举行,同时在两个在线平台上展出——在线游戏「堡垒之夜」以及 AR 应用「Acute Art」。
堡垒之夜的 Kaws 展览,本质上是对线下展览的虚拟再现,与其他虚拟体验相比显得非常简单。
图片来自:The Verge
玩家所能做的,是在大楼或者户外花园四处走走,按照自己的节奏欣赏高耸的 Kaws 雕像,也可以挑选游戏和体验进行尝试,了解「New Fiction」展览的全部内容。
堡垒之夜拥有超过 4 亿玩家,是全球最受欢迎的电子游戏之一,而蛇形画廊平均客流量不过 3.5 万人。
外媒 The Verge 将 Kaws 作品形容为「流行艺术的特洛伊木马」,它潜入了文化领域的方方面面,电子游戏也是需要征服的疆域。
这是 Kaws 第二次与堡垒之夜合作,他们曾在 2021 年推出万圣节稀有服装 KAWS Skeleton。
Kaws 也曾于 2020 年首次与 Acute Art 合作,制作了一系列 AR 公共艺术作品。
在接受《卫报》采访时,Kaws 指出,虽然这类合作不能取代真正的画廊体验,但可以为新一代搭建桥梁,以「新的、大规模的方式」吸引更多目光。
堡垒之夜也早已超越多人射击游戏的范畴,它越来越像「庞大的流行文化混搭」,展览、大型音乐会、舞蹈俱乐部......各种游戏内艺术在这里上演。
《记录特别事件的区块链平台 POAP》
事件时间:1 月 20 日
事件主角:POAP
事件地点:xDai 区块链
如果区块链是我们数字历史的不可变记录,我们想在它们上面铭刻什么?
初创公司 POAP 的答案是将区块链与生活中的难忘时刻联系起来,它在近日筹集了 1000 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
POAP 意为「出勤证明协议」,这是一种分发加密徽章的机制,用于纪念特定事件的出席情况。
徽章其实就是 NFT,根据 POAP 智能合约铸造,每个都有唯一的、不可修改的序列号。
图片来自:POAP
使用 POAP 平台的主要有两类人。
一类是活动策划者。活动策划者可以在 POAP 平台上创建活动,使用各种内置功能(比如发起投票、抽奖和私人聊天室),以及设计和分发徽章。
发起私人聊天室.
活动可以是实体的,也可以是虚拟的,只要它被认为值得纪念。
另一类是收藏家。收藏家参与活动,通过网络链接或二维码获得个性化的加密徽章。
图片来自:POAP
值得注意的是,徽章可以不仅仅是出席证明,这取决于活动策划者维系社区的意愿。
例如,某场线下演唱会参与者获得的徽章,可被设置为解锁独家内容或商品的入场券。
默认情况下,徽章在 xDai 区块链上铸造。xDai 是一种基于以太坊的侧链,为快速、低成本的交易而构建。
图片来自:POAP
因而,徽章对每个人都是免费的,既可供收藏者铸造,也可供发行者分发。
收集 POAP 徽章有意义吗?或许会有。
它既是参加活动的数字证明,也可以像其他 NFT 一样在二级市场交易。
这家初创公司的目的是让 POAP 成为「社区公地」:
POAP 是一个开放平台,各方都是平等的公民。徽章是发起者送给收藏家的礼物,它承认社区成员以时间、精力、注意力等形式为社会有机体的集体健康做出了非物质(但也是无价的)贡献。
人类增强(Human enhancement):那些希望通过自然或人工的手段,暂时或永久地克服现在人体局限的尝试。(概念来自:维基百科)
《帮助视障人士避障的智能安全带》
事件时间:1 月 14 日
事件主角:智能安全带
事件地点:瑞士
自动驾驶汽车,如何启发一款为盲人导航的产品?
瑞士初创公司 Biped,发布了一款佩戴在肩膀的智能安全带 Biped.ai,专为视障人士的日常生活保驾护航。
Biped.ai 采用简约设计,内置 3D 摄像头和软件「Copilot」。
图片来自:Dezeen
软件「Copilot」利用了自动驾驶技术,可以提前几秒钟预测障碍物的轨迹。
在夜间和昏暗的地方它同样起效,因为它依赖于在任何条件下工作的高质量红外摄像机。
3D 摄像头则负责在 170 度视野中检测、跟踪和监控周围物体的运动。
图片来自:Dezeen
Biped.ai 目前能够识别超过 10 种类型的物体,但只提醒真正的危险事物。
前方 12 米处的自行车非常危险,而那些更近却没有碰撞风险的东西会被忽略。
然后,Biped.ai 通过「空间声音」警告佩戴者,这些声音听起来十分真实。
图片来自:Dezeen
Biped.ai 配备了一个可拆卸电池,可持续使用超过 6 个小时,它还可以连接到智能手机上的 GPS,并通过音频提示向佩戴者提供导航指令。
该设备将于 2022 年 9 月在欧洲上市,有不同款式大小,适合身高超过 1.5 米的任何人。
图片来自:Dezeen
在一家眼科医院工作时,Biped 联合创始人 Fabien 注意到许多视障人士寻求替代传统手杖和导盲犬的辅助工具,这也正是 Biped.ai 优势所在:
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直观的设备行走会带来信心,这是机动训练期间一个很好的补充。
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让屏幕上的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场景结合交互。
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
MR(Mixed Reality),混合现实,虚拟现实(VR)加 增强现实(AR)的合成品。
XR(Extended reality),扩展现实,包含了AR、VR、MR 及未来的虚拟实境技术。(概念来自:维基百科)
量子计算(Quantum computation):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调控量子信息单元进行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概念来自:维基百科)
我们总是讶异于科技的疯狂演进,困惑于科技的复杂多面,直到它与我们生活的每时每刻、一举一动都如影随形,我们才感叹——啊,原来是这样。
在世界频频进化的时刻,提问与解答,好奇心和探索心,是我们与之同步的源动力。
不用急,如果未来是一册永不完结的书,那么,好书适合慢慢看。
往期回顾
阅读某一领域的往期连载,在公众号对话框发送「NFT」「元宇宙」「人类增强」「虚拟工具」「量子计算」等对应的词语即可哦。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