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29 日晚 10 时 44 分,一辆小米 SU7 标准版在安徽德上高速池祁段,猛烈撞击隔离带水泥桩,随后车辆起火,夺走了车内三名年轻女性的生命,也让小米汽车陷入创立以来最严峻的信任危机。
4 月 1 日 12 时,小米公司发言人公布了事发时的车辆行驶数据。
事发前 17 分钟,车辆以 116km/h 的巡航速度开启了 NOA 领航辅助驾驶系统。期间系统曾发出「轻度分心报警」与「手握方向盘」的提示。
22 时 44 分 24 秒,车辆驶入一处因施工封闭原车道、临时改道至逆向车道的复杂路段,NOA 随即检测到前方路障并开始对车辆进行减速。1 秒后,驾驶员接管车辆,向左转向 22 度并踩下制动踏板(踏板开度 31%)。
22 时 44 分 26 秒至 28 秒,车辆以 97km/h 的速度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
碰撞发生后,车载紧急呼叫系统(Ecall)自动触发,11 秒接通后台座席并同步联络警方与 120 急救中心。
针对这起交通事故,铜陵交警在 4 月 1 日回应称,已在事故路段完成三轮现场勘查,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烧毁的车体残骸进行司法鉴定,重点分析电池包燃烧痕迹、车门结构变形程度及机械拉手联动装置状态。
小米汽车已在 30 日成立专项组前往事发地,向警方提交了超 200 项行车参数,包括碰撞瞬间方向盘扭矩、制动踏板开度等关键数据,但尚未回应公众最关切的疑问:
为何电池未能阻止起火?号称「物理结构保障安全」的机械拉手为何未能成为生命通道?
在小米官方去年 8 月发布的《小米 SU7 答网友问(第六十七集)》中,小米汽车表示,小米 SU7 四门内部均配有应急机械拉手,紧急情况下需要开门,可拉动应急打开对应侧车门。
机械拉手理论上独立于电力系统,但在极端碰撞中,车门结构变形、内饰件位移或乘员意识丧失,均可能影响装置使用。
而在电池方面,董车会了解到,小米 SU7 标准版供应商有两家: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弗迪电池,均为 73.6kWh 的磷酸铁锂电池。目前官方并未公布事故车辆所搭载的电池品牌。
在事故调查结果最终公布前,我们呼吁公众保持理性与克制,无论是针对事故原因的揣测,还是对受害者行为的过度解读,都应当让位于对生命的基本敬畏。
附:小米公司回应全文
2025 年 3 月 29 日 22 时 44 分,一辆小米 SU7 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过程中遭遇严重交通事故。我们对此深感痛惜。
据初步了解,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 NOA 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 116km/h 时速持续行驶。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
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 97km/h。
碰撞发生后,我们立即与车主取得联系,了解非车主本人驾驶。同时,紧急救援呼叫车上乘员,并报警、呼叫 120 急救服务。
此后,警方随即抵达现场,全面介入调查事故。同时,我们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小组,于 30 日赶赴铜陵,在警方的指导下,积极配合调查、取证等各项工作,并于 31 日晚依法向警方提交完成我们所掌握的车辆行驶数据及系统运行信息。我们将继续全力配合警方工作,并严格遵循调查结果,确保事件处理公开透明。
同时,我们的专项组也将在警方的许可与指导下,与事故受难者家属取得联系,全力协助善后事宜,并提供支持与帮助。
我们将目前所知并提交给警方的信息,摘要公布如下:
3 月 29 日 22:27:17 NOA 激活,车速 116km/h
3 月 29 日 22:28:17 轻度分心报警
3 月 29 日 22:36:48 NOA 发出脱手预警提示「请手握方向盘」
3 月 29 日 22:44:24 NOA 发出风险提示「请注意前方有障碍」,发出减速请求,并开始减速
3 月 29 日 22:44:25 NOA 被接管,进入人驾状态,方向盘往左转角 22.0625 度,制动踏板开度 31%
3 月 29 日 22:44:26 方向盘往右转角 1.0625 度,制动踏板开度 38%
3 月 29 日 22:44:26-28 之间 车辆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
3 月 29 日 22:44:28 车端 Ecall 触发
3 月 29 日 22:44:39 车端 Ecall 接通,确认事故发生,并报警、呼叫 120 急救服务
3 月 29 日 22:45:06 与车主取得联系,确认非车主驾驶
3 月 29 日 22:47:15 调配 120 成功
3 月 29 日 约 23 时许 120 抵达现场
文 | 李华




![[允悲] [允悲]](https://n.sinaimg.cn/commnet/2018new_kuxiao_org.png)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