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外卖热度下的库迪:被曝脏乱差 员工累成狗

迷失在外卖热度下的库迪:被曝脏乱差 员工累成狗
2025年06月23日 11:03 摩羯商业评论

库迪凭借外卖大战,收获了一波热度。

但看似不错的销量数据背后,一种极具隐蔽性的结构正在悄然成型:库迪品牌借力平台流量制造爆点,收割认知;加盟商在热度中,承担全部经营与履约风险;最底层的员工,在一杯杯手打咖啡中透支体力、健康乃至尊严。

典型的阎王打仗,小鬼受苦。但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顾得了单量,就未必顾得了卫生。近日,就有媒体爆料,库迪深圳门店卫生脏乱差,操作台水龙头布满了黑黄色污垢,而旁边则堆放着各种物料杂物。

但更尴尬的是,单爆了,加盟商却普遍反应并没有多挣到什么钱。这也意味着,热度是一种“表层供给”,库迪加盟商与底层员工仍在承担真正的经营风险。

在这场食物链中,加盟商成为承压最重却话语最弱的一环。进场时,他们往往被动接受总部设计好的“理想模型”:低价、爆单、复制、盈利。

但现实却是,外卖流量之下,回本遥遥无期,利润被“热度”吃掉,新店甚至会被“密集开设”所反噬,导致同区域内直接内卷,经营雪上加霜。

小红书上,有加盟商表示:

“回本遥遥无期,这个月靠外卖好不容易有点起色,公司又搞加密,只要有位置就通过,2KM四家店,有苦难言。”

还有赔钱的加盟商表示:

“不知道还能撑多久,设备损耗不低,维修一次大几千,上门费200起,师傅手工200,零件另算......”“很多老板是没有把自己的时间成本机会成本、物料损耗、设备损耗、前期投资资金利率算进去,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创业者赔钱的原因,我开库迪还是学到不少东西,只是代价有些大......”

而在目前的外卖热度下,有加盟商门店的员工现身说法:

“真就不赚钱,赚吆喝,大家都感觉赚麻了,只有加盟商才懂。”

即便有平台总部双补贴,现实情况也是“补贴到9.5,也不赚钱,经理之前和我说外卖一杯就赚几毛”,因为“咖啡成本5元左右,配送费我们也要出,还有人工、电费、包装”。

有开了大学店的加盟商,因为亏损已经退店“亏了30个”,还有开了一年半时间的加盟商“40万开店,只回本了6-7万”。

(图源:小红书)

加盟商承受着经营焦虑,但真正承担每日运转压力的,是最底层的门店员工,他们是这场结构性掠夺中最沉默的受害者。他们与加盟商之间是“弱契约劳动”,往往缺乏社保、合同、工时规定。只是在一场又一场爆单任务里,被动消耗、快速替换。库迪的热度越高,他们的休息时间越短,安全边界也就越薄。

有员工吐槽:

“这几个月做水做的精神有点不正常了,太累了,跟以前完全没法比,之前还能休息休息,现在休息都是痴心妄想,一天十三个小时(之前是十二个小时)靠着吃饭上厕所时间都没有,工资还贼低,笑死,老板压根不拿我们当人看,干不死就往死里干,还说,夏天了往后延长一个小时,有什么用,连五单都没有,真的笑死。”

“真的要死了这场商战,到底什么时候结束这场闹剧、真的做不过来了 ,店里就两个人、偶尔有三个,根本做不过来,桌子上都摆满了盖子还来不及盖就被外卖员催餐。这都是小问题,就怕遇到卡单出不来单子还得看后台做,更要命的是遇到超时的外卖员直接边吵架边做,给我干发烧了都要,真的心疼一下员工吧,哪怕在商战期间给我点补贴我都不至于寒心。”

(图源:小红书)

这样的吐槽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比比皆是。员工在平台补贴推动下高速运转,却永远不是库迪官方宣传中的“品牌资产”,而只是“消耗件”。

库迪的热度越高,他们的休息时间就越短;单量越大,他们的劳动边界就越模糊。这不是某一两家门店的偶发状况,而是整个系统里最隐蔽却最常见的结构失衡。

库迪咖啡的流量成绩,是一场“品牌—加盟商—员工”链条上的集中兑现。而这条链条的本质,是品牌将利益上浮,将风险下沉:库迪品牌把故事讲出去,把成本留给加盟商,把代价压在员工身上。

这是一套标准的利益分配模式:库迪收获热度,加盟商承担开支,员工负责硬扛。在这个三层结构中,品牌是赢家,加盟商是赌徒,员工是燃料。而整个系统,正在以热度为名,一寸寸消耗。

其中原因,就像一位业内人士所说的:

“市场里面最终拼的,还是你在用户心智中间的位置,你的品牌力,你的系统化能力,和你的营销能力,单个事件并不能改变长线 。”

这些,恰恰是库迪常年的弊病。

库迪在扩张期迅速签约大量加盟商,却没同步建立起高效稳固的供应链与经营管理体系。整个品牌像是“临时拼装的系统”,到现在还会出现门店缺货、管理缺失等问题。

小红书的相关话题下,加盟商吐槽一个比一个离奇。

“2025年第一大笑话出现了。库迪咖啡店没有天狼星咖啡豆,说订不到深烘咖啡豆。”

“开了两家库迪,定个吸管都难。”

“生椰也订不到货,白柚还限量,单杯袋永远都在东拼西凑。”

“第二大笑话,我这柚子没了,橙子没了,咖啡豆也没了。”

更离谱的是,消费者表示,自己点的库迪收到了“用塑料袋送来的”,还有更狠的是“我朋友是CoCo的袋子”。

(图源:小红书)

已经门店经营出现了缺货问题,库迪却还在脚步不停地拓展新店,疯狂加密。

很多加盟商的怒气已经藏不住了:

“现在库迪咖啡是真坑人,特别是招商,乱推位置,特么离我500米又开一家。”

“相隔200米,走路不过1分钟,这种点位也能拓,业务员有底线吗???”

但问题是,库迪加密门店时,不仅不管老店的死活,新店也同样在承受混乱的管理。

有加盟商表示,从筹备到建店已经花了一个多月了,出现了很多问题,协调不了就开始甩锅,“这两个月能开就算万幸了”。而且,该加盟商“logo是自己去库房提的”。

(图源:小红书)

目前的库迪,确实凭借平台补贴获得了不小的热度。但在供应链缺位、管理混乱的体系下,这份热度像是架空在半空的“流量泡沫”,反而让库迪成了一座从源头就缺乏支撑的“空中楼阁”。

表面看,市场热闹非凡,仿佛前景光明;但在真实生态里,加盟商直言压力难扛,员工连基本的发声都不会被听见,而品牌自身,看似风光,实则如履薄冰。

这不仅是一场短期运营的失衡,更是一种结构性掠夺与系统性虚弱并存的双重危机。

当一个品牌只顾讲“新故事”,却迟迟构建不起“新结构”,最终的结果就是:热度越盛,根基越空;故事讲得越多,崩得也越快。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