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作为套餐赠品的“可达鸭”被炒到上百元,情怀究竟是被尊重了,还是被收割了,消费者也得再掂量掂量。
全文1472字,阅读约需3分钟
文/公羽(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师) 编辑/徐秋颖 刘昀昀 校对/刘越
这次,一只玩具鸭子成为网络顶流,既出乎意料也在情理之中。
在今年5月21日起肯德基发售的儿童节套餐里会随机附赠一款“精灵宝可梦”形象的音乐盒玩具,其中“可达鸭”款凭借呆萌、魔性的外观,获得了一大批成年消费者的青睐。据新京报报道,肯德基门店相关套餐23日已全部售罄下架,大量消费者涌入二手平台求购“可达鸭”,成交价格也是一路水涨船高,网上甚至出现了外地高价代吃代邮的定制服务。
与今年早前的网红玲娜贝儿、冰墩墩不同,“可达鸭”所依托的经典动漫IP“精灵宝可梦”推出于20世纪90年代,且至今仍在更新。作为跨越“80”“90”“00”后三代人的集体记忆,在情怀力量与互联网的激烈碰撞下,这一次“可达鸭”翻红也不难理解了。
成年人在规则世界里有太多压抑需要释放,童趣童真变成了一种寄望。但无论在文化还是现实层面,“成人”与“小孩”的鸿沟都是难以逾越的,那些年少时倾注过热情的兴趣、喜好,长大后自然变成了情怀,忘不掉也回不去。
很多消费者调侃肯德基这一款玩具“对小孩太幼稚,对大人刚刚好”,其实也委婉表达了颠覆成人形象严肃、沉重的刻板认知的意愿。成年人对青春年华的怀念未必指向明确的对象,它们是偶然时刻激活这些情绪的载体或符号——可以是可达鸭,也可能是别的元素。
近日,芒果TV热播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3》唤醒了一大批“王心凌男孩”的青春记忆,很多中年网民在回忆年少时的偶像之余,也是在用文字怀念当时的生活、激情与自我。
这一次“可达鸭”的爆火,各大社交网络平台也可以说功不可没。这些平台用户年轻时缺乏表达喜好的渠道,常常也不敢将喜好贴在身上公之于众;今天突然被小小的手机召集在一起,意外发现身边原来有那么多相似的个体、相同的经历,激动之情可想而知。此外,平台上各类精心设计的标签、话题迅速聚拢了用户的注意力,也把这种共鸣的力量在短时间内迅速放大。
当然,一切流量的背后皆是商机,资本的助推、网络营销手段的花式创新在“可达鸭”翻红之路上亦有迹可循。借某个符号进行营销是惯常的商业推广手段,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购买情怀”的价格远远高于这件物品的本来价值,甚至出现了代吃代邮这样超出理性范畴的市场乱象,消费者就需要保持一定警惕了。
2022年初,肯德基在套餐中搭售泡泡玛特联名玩具“Dimoo”,依靠获取完全随机、极低概率出现隐藏款的盲盒玩法,诱导了不少消费者的冲动消费,甚至出现攀比、浪费等乱象。在被中消协点名批评以后,这一次肯德基的“吃相”有所收敛,但背后的营销逻辑与技巧仍是一致的。
商业社会中,买卖当然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情,个体的情趣追求也难以用统一标准来衡量,但是,如果当资本压倒了情怀,或者情怀背后处处闪烁着收割消费者钱包的影子,这种所谓的情怀营销,其面目就相当可疑。
曾经追过“精灵宝可梦”的小孩们如今都长大了,在社交和情绪力量的刺激下,大家愿意为情怀买单,也买得起,这很正常。不过,一只作为套餐赠品的“可达鸭”被炒到上百元,数倍溢价之下依然“一鸭难求”,情怀究竟是被尊重了,还是被收割了,消费者也得再掂量掂量。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