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书“二把手”闪电离职,小扎在交接仪式示范了啥叫“商业互吹”

脸书“二把手”闪电离职,小扎在交接仪式示范了啥叫“商业互吹”
2022年06月20日 10:00 科技行者

海外来电

作为在META内部极具影响力、最杰出的领导者之一,雪莉·桑德伯格的离去掀起轩然大波,逼得扎克伯克不得不出面解释。

最近,Meta(原Facebook)聚集70000多名员工开了一场线上会,只为讨论一个特别的议题:“二把手”高管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近期的突然离职。

桑德伯格本人在会上解释道,“昨天一整天,人们在不断地追问我,「为什么是这时候走?」因为我觉得是时候翻开人生新篇章了。而我对高管团队、特别是扎克伯格很有信心,我的历史使命已经结束了。”

会议重点讨论了桑德伯格对Meta公司的卓越贡献——特别是如何帮助公司扭亏为盈。另外,桑德伯格还回忆了扎克伯格的创业经历,表示在自己退出之后,扎克伯格将进一步整合Meta各产品线及业务团队。

桑德伯格的离开,恰逢Meta身陷有史以来最大的迷茫期。这位科技巨头已经决定将未来方向由“社交媒体”转向“元宇宙”。与此同时,公司的股价即将下跌至历史最低点,长期困扰公司的监管审查也一刻没有停歇。

正因如此,号称“扎克伯格团队监护人”的桑德伯格决定离去,瞬间在Meta公司乃至整个科技圈掀起轩然大波。

跟之前每周固定召开的Meta高管问答会议不同,这次的线上会议采取“炉边闲话”的形式,不接受员工的直接提问。30分钟的会议中,桑德伯格和扎克伯格主要表达了相互之间的感激之情。扎克伯格感谢桑德伯格当初教会23岁的自己“如何经营这家公司”,而桑德伯格则称赞扎克伯格“极富远见”、也欣慰于二人联手建立的团队。

但他们并没有提到Meta公司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例如在内容审核方面的持续挑战(之前由桑德伯格负责监督)、Facebook在竞争对手TikTok的快速崛起下正迅速失去年轻用户份额、以及业界对于元宇宙未来前景的普遍质疑。

会上“相互吹捧”的主基调,也完全掩盖了之前人们关于扎克伯格跟桑德伯格的不和传闻。有报道称,两个人近年来的关系正愈发疏远(不过Meta公司对此予以否认)

虽然会上并没有直接探讨Meta公司面临的紧迫问题,但我们还是从流出的会议记要中,提取出了该公司在如此紧要的关头,如何定位桑德伯格这位杰出领导者的离去。

为了压缩篇幅、保证表达流畅,以下内容经过编辑调整。

主持人:大家好。感谢各位加入今天的会议。相信大家已经在FYI通知中看到了扎克伯格和桑德伯格发布的帖子。今天的会议有点不同,我们不会回答任何问题。这里我们会舞台交给他们两位,认真聆听你们的声音。请吧。

马克·扎克伯格:今天这场会,是想跟大家聊聊近期的新闻。就像我在帖子里说的,桑德伯格的离去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在任职14年后,她决定辞去Meta COO一职。如果没有她,根本就不会有Meta成功的现在、我们也就不可能像这样齐聚一堂。所以我想聊聊桑德伯格刚刚加入时的情况,让更多人了解她对公司做出的贡献。

当时是2008年,我才23岁,对企业经营几乎一无所知。我们当时已经有了很棒的产品,这就是Facebook——但它只是个网站,还没有登陆移动端。这款伟大的产品让大家激动万分,感觉一路发展、赚钱盈利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虽然已经有了初步想法,但我们还是不太确定该怎么通过Facebook投放广告。毕竟那时候我们本质上还是个初创团队,不知道该怎么成长过渡为真正的严谨组织。

这时候雪莉来了,她帮我们建立了广告业务、雇佣了很多优秀人才、建立起公司的管理文化,并教会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老员工该如何经营一家企业。在我看来,我们现在之所以能拥有成功的业务、高效运作的组织、成百上千的出色领导者、通过各个角度推动企业向前,都离不开桑德伯格当初的贡献。当初的Facebook远不是现在的样子,可以说是雪莉定下了基本的发展框架。所以,正是她的前瞻性让我们有了全球无数用户的支持,怎么称赞她对Meta的拥立之功都不为过。

另外,长达14年的稳定合作关系也很难得。雪莉当初觉得大概也就在这里工作5年左右,但最终却待了14年。我倒是一直乐观,觉得肯定不止5年。但必须承认,企业一直在发展、人们的需求也在变化,所以高管团队的构成往往不容易稳定下来。之所以能有稳定的合作关系,是因为雪莉是个非常了不起的领导者、合作伙伴和朋友,我们感谢她所做的一切,感谢她对合作伙伴关系的关注,也感谢她培养人际关系并帮助更多同事们顺利成长。

我也很感激能有机会建立Meta,并与雪莉密切合作。她为我们培养了很多优秀、才华横溢的人才。但她不会真的离开,她将继续留在Meta董事会。所以不管怎样,我要再次感谢雪莉的贡献。

雪莉·桑德伯格:谢谢。确实,当初我甚至觉得自己可能都待不到5年。一切都是个美好的意外,有一天我在聚会上遇到了马克,我们一直站在门边聊天。之后我们又出去吃过一次饭,他真的让人印象深刻。我不是那种很有辨识度的人,但我在谷歌管理过一个规模不小的团队,有个谷歌同事碰巧看到了我们在一起,所以之后我们就不怎么在外面碰面了。再有什么要聊的,一般都是来我家里,因为当时马克住的是个单间公寓,床垫就直接放在地板上。在那吃饭……不是特别舒服。

慢慢大家成了好朋友,我开始带着我的丈夫、马克带着她的女朋友,我们一起聚会。我丈夫戴夫在路上提醒我,“想要接受这份工作,你至少得保证能待满5年,否则没有任何意义。”他的话总在我脑海里响起,就像马克刚刚说的,那可是14年前,我真能坚持为这个人工作5年、不离不弃吗?呃,我觉得可以。

所以我在帖子里也提到,在Meta的经历是我一生最大的荣耀和亮点,而这一切都由马克而起。

在承诺加入之前,我向他提过三个要求我们必须开诚布公地平等交流,我们每周必须会面,而且每次会面他必须要给我反馈。他对第三条不太满意,说“除非你也给我反馈,否则我没法每周给你反馈。”他说得没错,那就这么定了。当初,我们定的是每周五会面并相互反馈。但我很快发现,马克根本就不管什么约定的反馈时间,经常周二就带着意见来了。我心说,“不是定的周五吗?”

就这样,我们建立起真正的伙伴关系,我也希望能把这种文化引入Facebook。我们应该是一家由「人」组成的企业,是一家有「人情味」的企业。是一个个「人」,决定了这家企业的生死存亡,决定了它能拿出怎样的产品、获得怎样的营收。坦诚一点、直接一点,才能保证公司的发展路线不出大差错。马克就是这样,他抱怨说“反馈也不一定非得周五吧。”这样很好,有什么说什么。

而且在建立这种反馈文化的过程中,马克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在他的引导下,我们始终保持着勃勃的发展野心。我还记得2008年经济危机的突然爆发,当时我真的相当悲观和沮丧,觉得以后肯定没人再找我们投广告了。也确实,我们2009年的收入跟马克预测的一样,“不太好”。我当时已经没信心了,说“市场崩盘了,整个世界都崩溃了。”很多年轻的同事可能没经历过那个阶段,但老员工肯定对这事儿还有印象,那种感觉就是经济衰退永远也不会结束。不过马克说,“就算这样,我们还是得卖广告、经营公司啊。”是的,事情还是得继续做。

在发展的每个阶段,马克都激励着Facebook人更大胆、更激进。马克有个观点让我印象深刻,他认为企业的失败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计划,但没能实现;另一种是制定的计划太过平庸,就算做到了也没什么好处。他总强调,希望Facebook永远也不要遇到第二种情况。所以看看现在,我们的元宇宙计划是如此雄心勃勃,这也是马克长久以来的一贯工作态度。我真的很钦佩这支团队。

昨天一整天,人们在不断地追问我,“为什么是这个时候走?为什么?”因为我觉得是时候翻开人生的新篇章了。实际上,我对高管团队、特别是扎克伯格很有信心,从Marne到Justin,再到Molly、Maxine、Lori、Jen和Nick,他们几个月就开始直接向马克汇报了。

 [编者注:Marne Levine为Meta公司首席商务官,Justin Osofsky为Instagram COO兼全球运营副总裁,Molly Cutler为Meta公司战略响应计划副总裁,Maxine Williams为Meta公司全球首席多元化官,Lori Goler为Meta公司人事主管,Jennifer Newstead为Meta公司首席法务官,Nick Clegg则是Meta公司全球事务总裁]

我们的人才储备非常丰富,不只是他们,还有更多基层员工、各级中层管理者等等。还有Javi(Javier Olivan为Meta集中式产品副总裁,后续将接替桑德伯格担任COO职务),他即将踏入全新的领域,但吐故纳新对Meta公司来说非常重要。我对大家充满信心,也很感激大家发布了这么暖心的帖子、消息和短信。看到大家说“我的存在以某种方式触动了你们的生活”,我真的很高兴,你们也触动了我的生活。

主持人:我有点控制不住眼泪。我主持过很多场内部会议,但今天的氛围最温馨。很多同事也在赞叹马克和雪莉这么多年来的伙伴关系、这段伟大的友谊。有你们在真是太好了,特别是在如今这个功利至上的时代。接下来,咱们再聊点更具体的变化。马克,你能介绍一下雪莉的离开会给公司的管理结构带来哪些变化吗?

马克·扎克伯格:当然。首先我想说,雪莉的角色是没办法直接替代的。雪莉是位独特而且才华横溢的领导者,她的加入又恰逢公司处于特定的历史阶段,那时候不光是产品,就连整个业务体系都需要从零开始构建。

但展望未来,我们有必要把「业务职能」跟「产品职能」整合起来,不再把它们视为相互独立的两个分支。Javi Olivan将出任公司下一任COO,届时所有业务职能、广告产品部门、商务、商业通讯与支付,乃至公司首席商务官Marne Levine和全部Meta业务组都将由他领导。Javi一直是个极度严谨、专注于提升经营效率的领导者,我们也一直不断向他的“辖区”内纳入更多组合。现在除了商务这部分,他还需要接手经营事务,管理我们的基础设施团队、企业诚信、营销、分析、业务发展和增长等。

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们得意识到——Javi的COO职能跟雪莉的COO有所不同。Javi的COO将回归传统,更多专注于内部和运营事务。在多数情况下,Javi不会在外部过多抛头露面。未来,Meta公司的主要公共商务大使将由首席商务官Marne担任。她非常擅长这方面工作,也曾帮助Meta将业务部门、销售部门及其他合作伙伴紧密团结在一起。

在今年下半年,我们会投入大量精力,确保将雪莉的这部分日常工作移交给Marne。未来,Marne将负责与我们各合作伙伴的CEO保持接洽,管理Meta的合作伙伴关系,并直接向Javi汇报。

现在这群出色的领导者,都是由雪莉一手培养起来的,他们未来也将担任更重要的角色。包括Jennifer Newstead,她去年出任Meta公司首席法务官;Nick Clegg,今年早些时候出任公司全球事务总裁。之前他们是向我和雪莉同时汇报的,所以在雪莉离开之后,他们就只需要向我汇报了。

人事管理方面,我们有Lori Goler。我们同样合作了很长时间,所以她现在将直接向我汇报。我们的首席多元化官Maxine Williams将继续驻扎在人力团队,但她之前就一直参加员工会议,所以之后也将保持不变。她一直在团队中为公司提供宝贵的见解,非常感谢。

另外,管理战略响应小组的Molly Cutler也将纳入Javi的管理队伍,向Naomi汇报,主要负责决策和执行工作的效率提升。我们会在接下来几周内发布关于组织调整的更多信息,目前还有一些收尾工作没有完成。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团队必然、也必须更好地团结在一起,以亲密无间的合作,让产品运营变得更有效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直接地从客户以及社区成员那边获得准确反馈,再据此优化产品组合。未来可期,这对整个Meta也将是个好消息。

总之,大家应该能感受到雪莉那强大的影响力了。我期待着与她培养的这些接班人们继续合作,也相信他们能够维持Meta的良好运转。但雪莉太出色了,我们还是要精心调整,才能实现平稳过渡。

主持人:太棒了。感谢马克的分享。我想花几分钟时间,跟大家聊聊你们二位多年来的伙伴关系。马克,我前几天提过,公司在雪莉加入前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都知道她有着非凡的影响力,但能不能带我们回顾一下这段历程?你们合作的这些年中,一切是怎么开始的,公司又是如何发展到现在的?

马克·扎克伯格:好啊,那是从雪莉开始,还是我先说?

雪莉·桑德伯格:肯定要从我加入前说起,所以马克你先来吧。

马克·扎克伯格:好的,可能现在大家很难想象,当初的公司跟现在其实完全不一样。如今我们已经成了一家非常成功的企业,但获得了成功的人,往往容易忘记当初困难重重的岁月。总之,在雪莉刚加入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了Facebook这款超棒的产品。但当时大家熟悉的Web2.0时代,巨头们还大多没有出现,所以没人敢保证单凭广告业务能不能支撑得起这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公司,更不用说一路发展壮大、甚至孕育出新的完整产业了。

所以我们需要从“松散的创业文化”,顺利过渡到“严谨的组织架构”。我们不能再满足于技术兴趣小组的状态了,我们得开真正的公司,以严谨的方式同时推进一系列不同的工作。

但当时的老员工对这些事情完全没有经验。我们只知道怎么开发产品,怎么编程,怎么跟其他人分享技术心得。但怎么建立具备盈利能力的规模化广告业务?或者把企业规模扩展到几百、几千甚至几万人?我们真的一点头绪也没有。

这时候雪莉加入,不仅把结构确定了下来,而且只用几年就制定了以广告业务为核心商业模式的运营道路。而且一路走来,她还为公司培养了这么多核心人才,吸纳了新鲜血液,并引导他们成长为合格的企业领导者。

所以她刚来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半开玩笑地说,她就是我们这家公司的“监护人”。

现在她监护下的“孩子们”终于长大了,已经有能力自行处理那些非常复杂、规模庞大的工作。有这么多人追随着你、延续着你为公司建立的组织结构,我觉得雪莉有理由为自己的成就感到无比自豪。

但对于任何一位领导者,最后一道考验就是,能否在退出之后,让组织仍然保持良好运行。我们必须接受一个现实,任何人都有离开的一天——也许是为了探索新的项目,也许是有了新的生活规划。而我们的责任,就是要让现在的同事们,未来能够把这份事业接管过去,这样我们才能抽出身来尝试新的方向。我认为雪莉做得非常好。当初的起步阶段真的困难重重,即使作为事件的亲历者,我也不想回到14年前那种混乱的局面中去。我们分享历史的意义,就是理解当初的艰辛与青涩,进而更好地理解雪莉对公司产生了多么重大的影响。

雪莉·桑德伯格:谢谢你。回想当初加入公司的经历,马克其实是把太多赞誉都强加给我了。首先得承认,公司的发展要依托于产品,而产品是马克带领的团队开发出来的。这款产品本身非常过硬,我2007年那会就开始注册使用Facebook了,非常惊讶于人们会愿意在这里用真实身份彼此交流。毕竟在使用谷歌搜索的时候,我们都是完全匿名的,只需要查找特定时段内的特定信息,跟其他人毫无交集。但Facebook不同,他们拥有更大的野心。

马克很谦逊,一直说Facebook早晚会出现,不是他们,也会有其他人来做。但事实没有假设,这款产品就是出自他们的手笔。你还提到了“监护人”,在我加入之前,是由Naomi负责这方面工作的。另外还有Molly Cutler和她带领的团队,他们也在规划产品和业务发展战略。他们都做得很好,所以大家其实是共同成长的,不存在我一个人引领大家的情况。

而且那个时候,没人能预见到后来所发生的一切。当初我们还在市区的写字楼里,后来大家去帕洛阿尔托选园区,也就是现在的Meta总部。我还清楚记得当时的情景,我心说“这园区也太大了吧,我们需要这么大的空间吗?”现在我就在这边,从园区的一头走到另一头可能需要十几、二十分钟。当时我觉得公司永远也占不满这么大片地方。马克,你想说两句吧。

马克·扎克伯格:你继续,你继续。

雪莉·桑德伯格:我记得刚到园区的时候,马克还担心那边的配套不够完善。我说没事,大家可以去麦当劳吃饭。你还记得吗?

马克·扎克伯格:嗯,大概记得。

雪莉·桑德伯格:嗯,大概是这个意思。我们是一起坐公交车去看的,然后我跟马克说:第一,你可能不喜欢这个地方;第二,我们三天之后就要签租约了。其实我明白他为什么不喜欢,这个地方当初太单调了、看着很沉闷,但团队入驻之后一切都变了,而且我们从来也没惨到要天天去麦当劳吃饭。

马克·扎克伯格:其实去哪吃饭都行。

雪莉·桑德伯格:是的,但我们有了自己的食堂,要让大家吃得更好。总之,能让公司走到今天的就是高昂的斗志。我一直觉得,自己之所以坚定地跟马克合作,就是因为他总能带动我,让我想做得更好、变得更强。我总在跟马克解释,他的很多计划需要无数个步骤才能实现,但他从来不肯把预期放低。

当时最让我兴奋、也是我现在有幸能够留在董事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14年前考虑加入Facebook的时候,我从马克身上看到了非常罕见的特质——一种难得一见的远见卓识。更重要的是,他的这种特质不是孤立的,而是来自公司里每一位成员的支持。

马克·扎克伯格:我在帖子里也说过这一点,但现在我想再强调一次。每一天,都会有员工拿出让我大吃一惊的成果。我不禁感叹,“这太聪明了、太精致了、太有创意了。”正是这样持续不断的支持,让我们的公司能够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直到今天。

主持人:其实每次浏览园区,我都很受触动。我想给你们读一条评论:“对老同事贡献的肯定,是同理心和勇气的表现,也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必要前提。谢谢马克,谢谢你为公司定下坦诚、直接的沟通基调。也谢谢雪莉,感谢你在公司的文化中永远铭记下的优雅、影响力和商业思维。在公司的实习经历,让我得以顺利毕业,我将永远感谢这里的一切。”相信很多员工对此也有同感。这场会议大概还有2分钟,要不要最后再分享点什么?

马克·扎克伯格:首尾呼应,我还是要强调雪莉为公司付出的一切。正是她当初奠定的基础,才让我们后续建立起百花齐放的产品组合。很遗憾要就此告别,但我也很高兴你愿意继续担任公司董事会成员。感谢你所做的一切。为了让公司继续保持有利的市场地位,我们需要在组织结构和人员调度上克服重重困难。好在你为公司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建立起强有力的团队。我非常感激,真的非常感激。

雪莉·桑德伯格:我也要感谢你,马克。感谢你的善良和慷慨,也感谢你以无比的热情经营这家企业。你不只改变了无数美国民众的生活,更改变了全世界民众的生活。我也要感谢加入我们、在这里工作的大家,感谢为我们开发产品的大家,我也会继续坚定地使用公司推出的产品。谢谢你们,也谢谢你,马克。

-

[编者按] 海外来电是科技行者旗下编译团队,聚焦海外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撰文 | 海外来电

图片 | 海外来电

来源 | Vox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