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年,文娱和科技领域贡献了两个惊人的流量密码——哪吒和DeepSeek。
《哪吒2》携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从往年稍显惨淡的电影市场中脱颖而出,从大年初三开始凭借口碑一路逆跌上扬。如今,哪吒不仅已成为国内影史票房第一,更突破性地成为动画电影全球影史票房第一,以超150亿票房的成绩,暂时名列全球影史票房第五。
DeepSeek更是在年初带动了一场全民学AI的浪潮。尽管对话式AI应用从ChatGPT开始已出现多款不断刷新体验的产品,但此前并未主动营销的DeepSeek,却意外在春节期间获得了破圈层的知名度。一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滴滴司机的车载屏幕上,显示的不是导航,而是“(AI)如何从入门到精通”。
百度指数显示,时隔一个半月,哪吒与DeepSeek仍热度不减。其长尾效应背后,是一套极为相似的破圈叙事——从展现了国产电影工业发展水平的动画哪吒,到最前沿的科技应用DeepSeek,两者均戳中了一种混杂了焦虑与期待的时代情绪。
一浪接一浪的公共讨论,则最大化地发掘和放大了两者的文化内涵。各社交媒体上,对哪吒精致内容呈现的惊叹、对DeepSeek技术创新现状的追捧、活跃的二创与破圈、民族情绪的共振,种种角度有效带动了多圈层的受众参与,最后达成了一场远超传统宣传所能实现的现象级狂欢。
近年,通过撬动大众情绪达成宣传的模式,频频在《流浪地球》《黑神话》等文娱产品的破圈经历中上演,DeepSeek现象更扩大了人们对公共宣传的想象。不难发现,如今宣发已不止于单向宣传,而是主动成为大众叙事的一部分,成为公共表达的载体。
在这个过程中,哪吒和DeepSeek因哪些特质得以破圈吸睛?公众选择哪吒和DeepSeek背后,是怎样的社会情绪?两者的破圈故事,或将给全行业带来启示。
01
撑起的百亿票房?
149亿,这一跳动上涨的数字,不断刷新着中国电影票房上限。其中98%的内地市场贡献率,更显示着国内电影市场的潜能。在春节档正式开售之前,或许没有多少人能想到,曾经第一梯队在50亿上下的票房成绩,会被《哪吒2》断层拉高,陡然翻倍至百亿。
回顾中国电影票房总榜,这是一场堪称意外的攀升。
2017年前,内地电影市场票冠历经6年,从10亿升至30亿。2017年,现象级电影《战狼2》将年度票房冠军成绩拉升至50亿,连登两个台阶,此后,《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长津湖》《你好李焕英》等电影陆续触及此成绩,将中国电影第一梯队的票房稳定在40亿-60亿区间。
8年来,国内年度电影票冠在这一幅度内起落不定,50亿逐渐成为第一梯队电影的隐形门槛,也成为当年电影市场的温度探针。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在2023的采访中期待《哪吒2》,“看看有没有可能带动中国的电影进入70亿时代”。
和现实相比,当年这一大胆的预测竟已显得保守。断层出现的百亿票房成绩,让“王长田还是保守了”被热议为微博热点,网友们在微博、小红书等平台“接王长田事业运”,成为哪吒众多二创狂欢中独特的一份。
但哪吒的爆火不完全是偶然,其成功背后,仍离不开“好内容+好宣发”的运作公式。作为凝聚了大量文娱消费力的春节档,如何在公共平台抓住时点,利用互联网特性完成传播裂变,已成为近年电影宣发愈发重要的一环。《哪吒2》在宣发操盘上,则是一个精准把握各内容平台的范例。
作为一部时隔5年的续集,在今年这一“史上最强春节档”正式上映前,《哪吒2》的票房预估并不算高。多位影评人将《哪吒2》排在第二梯队,预测其将与同为动画的《熊出没》一同争夺家庭观影票房。
但年初一上映后,《哪吒2》迅速开始口碑飞升。与同期电影开播首日即为峰值相比,哪吒票房从首日的4.8亿一路上涨,初七达至单日票房峰值8.7亿。其差距拉开,离不开剧外的深度解读与口碑裂变。对应至各社交平台,B站、微博、抖音与小红书等平台,均成为了重要战场。
在以深度解读和兴趣黏合为长的B站,年初一中午,B站影视区UP主木鱼水心即上线了一期对《哪吒2》主创团队的专访,其制作人、特效团队负责人在对话中揭秘5年间《哪吒2》的设计细节。与之相类,小片片说大片等UP主均在这一阶段接连发出时长在5分钟左右的初步观影反馈,在动画兴趣圈内形成口碑。
在这些解读中,团队“花3年时间打磨10秒场景”,阐教与海底妖族“一个对决场景有上亿元素”等幕后信息,完成了初步露出。
而这类信息点,迅速被搬运至微博、抖音等即时信息平台,进一步聚合了关注。
在拥有泛新闻属性、热点属性和跨域性的微博,春节档开播后,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网等主流媒体率先下场主持话题,围绕中国动画工业、人物形象塑造、电影经济等角度,进行了多场主创团队采访与时评。“哪吒”相关话题逐渐在微博形成声势,美貌惊人的敖光人形、哪吒反转、仙界对决等即时话题,吸引更多人走入影院。
更为破圈的时点在年初三。豆瓣开分稳定后,哪吒开出8.5以上的高分,成为春节档评分第一。伴随更多不同圈层的观众走入电影院,《哪吒2》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呼应,让其中角色逐渐成为公众的代言。
在续作中,电影主线不仅为主角个人成长,而上升至更大的规则碰撞。夹在阐教与截教之间的申公豹、在对立中化为金丹的土拨鼠等小妖,由此打开了更多元的解读空间。
在向来承载一定议题设置能力的微博,哪吒系列的解读自然而然与社会话题相结合。“小镇做题家”申公豹、“底层打工人”的海底众妖,和同样身处多变世界的普通观众达成了情感共振。哪吒“我活不活无所谓,我只要你死”这类“燃丧”态度,电影中在一条终点已失灵的道路上苦苦修炼的小妖,被不同领域的博主发展出多种解读。如此,《哪吒2》准确触及当下的情绪点,不再仅为儿童向、家庭向的动画,而成为全年龄段的“社交货币”。
02
社交网络的“天命人”DeepSeek
与本有线下流量的电影相比,DeepSeek年初在社交平台的破圈,更显现出注意力经济时代网络传播的裂变能力。
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在1月20日受邀参与国务院座谈会的新闻,如今被视为DeepSeek破圈传播的起点。此前,DeepSeek母公司幻方量化已在AI模型领域探索了7年多,但在科技圈外,这家公司和其2023年发布的DeepSeek鲜为人知。仅在业内及投资领域,流传着一些关于DeepSeek开源模型算力的神话。
1月20日晚间,部分富有新闻嗅觉的科技类博主发现,这场座谈会当天,DeepSeek-R1模型与相关论文发布。这一与高成本闭源模型相比,展示出同样惊人的推理能力的开源模型,开始获得网友的关注。伴随着不少博主在微博上进行技术科普,DeepSeek“开源之王”、“1元推理成本”等称号和细节,逐渐被部分公众所认识。
微博跨领域博主共存的生态,加速了DeepSeek的破圈。在DeepSeek的技术细节被小范围热议一周后,1月26日,《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发微博称,“DeepSeek,可能是个国运级别的科技成果”。
前有黑神话这一国内首个3A级游戏出海的热度,冯骥对DeepSeek的通俗介绍为其带来了空前关注。一个免费、成本便宜、但能力比肩OpenAI o1系列的本土模型,这一介绍迅速拉近大众与DeepSeek的距离。
在冯骥“使劲用,疯狂用”的动员下,啧啧惊叹的网友们在社交平台上主动进行了与DeepSeek的聊天截屏分享。从文学仿写、AI算命到效率工具,用户参与挖掘出DeepSeek的无限潜能。
向上滑动阅览
小红书用户“带饼干给你”分享,朋友用DeepSeek算出自己前世曾是唐代女将,今世需偿还1947条人命;电影博主“煎饼大师”晒出DeepSeek仿马尔克斯风格的科幻杂文,“电子骨殖的雨季”;而更多网友发文分享或寻找着更准确的prompt,尝试用AI替代狗屁工作……
或离奇或实用的分享,进一步带来更大的流量。1月27日,DeepSeek在社交平台破圈的第二日,其已登顶苹果中国区应用商店免费榜第一名。
若仅是一个好用的大模型应用,DeepSeek获得的流量或许会在一两周后逐渐熄灭。但这一开源模型底层的技术创新,让DeepSeek碰上了自己天时。
早在2024年年末,科技博主“阑夕”已详细分析过,DeepSeek和相关科技产业成果背后,是中国企业在各类技术封锁的条件下被迫进行的创新。这一事件指向美国2022年实施的《芯片与科学法案》,其中规定限制对华的高端芯片出口,以期封锁中国AI企业算力。
向上滑动阅览
但换而选择在开源模型上进行架构创新的DeepSeek,却以比ChatGPT少一个数量单位的训练成本,训练出比肩第一阵营的大模型。在微博上,DeepSeek一度成为国产高端化的又一具象,其突破封锁的能力,如同AI领域的“天命人”。
DeepSeek的出现,极大影响了芯片-算力-创新之间的关系。其热度反映在大洋彼岸的金融市场,1月27日,美股周一开盘,英伟达首当其冲,股价跌近17%,反映科技股行情的纳指同日跌超3%。
部分当地分析师表示,DeepSeek“可能正在颠覆过去两年推动市场市场发展的AI叙事”。
和文娱等软文化领域相比,科创领域对国际市场的影响更直接,也更激进。接连而至的美股震荡、DeepSeek线上服务器遭遇来自海外IP的网络攻击等事件,让这一科技事件正式破圈,其金融、政治的话题属性,让DeepSeek成为一个全民可参与讨论的社会热点。
在微博等平台,DeepSeek技术创新背后的AI时代科技发展之争,带动了更广泛的民族情绪。在多方博主与媒体下场解析报道下,DeepSeek这家年轻企业的技术路径选择,成为了中国在AI时代走出自己道路的具象表现。此时,它已不仅是一个好应用,更成为一个讲述大国自信的文化符号。
03
从海底妖族到科创军团
《哪吒2》与DeepSeek,虽所属领域不同,但同为有高附加值的科技文化产品。两者相似的破圈路径背后,指向了一种共同的复杂情绪——经济周期变动、科技井喷时代,普通人的期待、压抑与焦灼。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不少介绍DeepSeek的内容中,饺子的哪吒形象常作为配图出现。哪吒一小小孩童敢与整个天庭相斗的形象,与DeepSeek这一百人左右的小团队所蕴含的势能极为相契。
而在《哪吒2》影片结尾,参与制作的138家公司如列兵方队般被依次展现。这一被4000多名动画人托举而生的影片,与DeepSeek爆火后,华为、腾讯、百度、小米等多家大厂陆续宣布接入DeepSeek的叙事,几乎可看作同一故事的不同版本。
在影片中,是海底众妖齐力顶开天元鼎,在影片外,则是动画人、科研工作者的默默支撑,实现动画与科创圈的追赶和超越。
这一故事与春晚后爆火的人形机器人研发商宇树科技,以及其组成的科技新锐公司组“杭州六小龙”一同,在社交平台上不断产生着互文与回响。
随着话题的持续发酵,在多方解读、多种议题的融合下,如今,开年的种种热点已成为了一个聚合各种角度的讨论场。参与其中的普通人,总可以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情绪:或是科技浪潮下感到冲击与自豪的赶潮者,或是身处下行周期的不屈与不安,或是在集体中一同感受着技术进步的和谐安适……无论哪种情绪,均能成为当前民族共同体想象中的一环。
也正因如此,《哪吒2》和DeepSeek的影响并没有因春节结束而停止。相反,《哪吒2》的票房在关注中不断被推高,DeepSeek亦成为首个未投流买量,但日活用户最快突破3000万大关的应用。
伴随着饺子每破一亿票房便放出来的一张战报图、每多一家公司宣布接入DeepSeek的新闻热点,参与其中的公众,亦同等地感受到一次属于集体的荣耀与自豪。
和以往每一场意外唤起民族文化自信的事件相似,《哪吒2》和DeepSeek不会是文娱科创领域的最后一个破圈热点。如今,伴随算法和宣发策略的改进,尊重创造、尊重作品的公司更难被流量所忽视。在工业积累已达到一定量级的当下,下一个“哪吒”和DeepSeek,或许就在路上。
- End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作者 | 伍如是
编辑 | 王 晴
统筹 | 杨 菁
排版 | 思 乐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