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大棒”对上“铜头铁臂”,中国企业缘何“逆风起飞”

“制裁大棒”对上“铜头铁臂”,中国企业缘何“逆风起飞”
2025年03月26日 23:08 国际在线

  国际问题观察员 章思远

  近年来,美国对中国企业的制裁打压层层加码、步步升级。从封锁围堵华为、中兴等科技企业,到全面限制关键产品和高新技术出口,再到巧立名目将众多中企列入各类制裁清单,美国对中国企业的打压借口五花八门、制裁手段层出不穷,目的是通过经济技术霸凌,扼杀中国产业发展,维护自身全球霸权。

  然而,美国一众反华政客未曾料想,中国企业却能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意志与韧性,在美国的“制裁风暴”中“逆风起飞”,大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势。

  美国制裁倒逼中国企业独立自主、创新发展。美国常视中国芯片产业发展为悬顶之剑,于是出口管制接踵而至、制裁打压片刻不停。然而,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进步并未因此而止。在14纳米以上的成熟工艺上,中国已实现技术自主,展现出自力更生的强大竞争力。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额达到1595亿美元,同比增长17.4%。美国制裁不仅未能击垮中国芯片产业,反而倒逼了中国企业的内在动力与创新活力。以中芯国际为代表的中国半导体企业,市场份额快速扩大。在2018年受美国制裁前,中芯国际营收为33.6亿美元,2024年已达80.29亿美元,超越联电和格芯,从世界排名第四上升为世界营收第二大晶圆厂。

  这种“压力驱动发展”的现象并非孤例。2025年初,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发布的AI大模型DeepSeek-R1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小的算力规模,实现了与美国OpenAI最顶尖模型相匹敌的性能。DeepSeek仅用550万美元和两个月时间完成训练,成本仅为美国同行的零头,这一成就直接打破了美国通过芯片出口管制限制中国AI发展的幻想。

  核心技术就是最大底气。从华为手机到大疆无人机,中国企业不断向世界证明他们在困境中的韧性。大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在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拍摄画质、智能避障等关键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始终保持行业领先。虽然美方不断抹黑攻击,大疆的产品依然在美国自己的市场受到青睐,美国军方也不得不承认,大疆无人机是唯一能与美国军方无人机相比的产品。

  历史经验表明,技术封锁往往加速被制裁方的自主创新进程。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批评美国政府的对华制裁之举十分“短视”,只能让中国更早一日自力更生,只会促进中国更快地发展自己的能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手段,也只能达到与预期目标完全相反的效果。

  中国企业迎难而上、愈战愈勇的强韧性,正是中国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2024年中国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比上年增长5%,超过130万亿元。刚刚结束的中国全国两会,确定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5%的强劲目标,充分展现了中国面对外部风险挑战的信心和底气。中国经济韧性强、基础好、潜力大,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改变,任何对中国的打压遏制都注定是徒劳的。美国越是挥舞“制裁大棒”,中国越是展现出“破茧成蝶”的进化能力。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