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机器人被用于在电动汽车工厂中搬动零件,在灾区开展搜救行动,还能通过表演特定的舞蹈动作来取悦观众。”
《华盛顿邮报》网站近期发布的一篇文章开篇便列举了机器人在中国的广泛使用场景。这篇聚焦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文章认为,作为掌握未来技术努力的一部分,中国正推动其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该产业也正迅速缩小同美国的差距。

文章称,中国显然正向“未来产业”倾注大量精力和资源,它们被视为中国向“科技自立自强的大国”转变的关键。文章注意到,相关议题是今年全国两会的重点,比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了“智能机器人”。分析人士认为,这种来自政府的支持使中国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成为全球机器人产业的中心之一,也让中国公司能同波士顿动力以及特斯拉的擎天柱等美国机器人公司直接竞争。
文章援引一个美国科技政策智库主席罗伯特·阿特金森的话称,推动各行业接受机器人创新也是中国在面对来自越南等真正“低工资”国家竞争时,保持制造业竞争力的方式之一。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中国有接近50万家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这一数字是2020年的三倍还多。分析人士认为,即便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能取得成功,这一数字也体现出,中国在以无与伦比的规模冲向机器人科学。
文章援引普林斯顿大学中国产业政策专家凯尔·陈的话称,中国机器人产业的进步也折射出其高科技产业的相互关联性,以及多领域技术突破的累积效应。比如,建立起人工智能、先进机械以及电池的供应链,意味着给一个强大的机器人工业奠定了基础以及制造能力。这位专家表示,在中国,所有这些新兴产业互有关联,汇聚成为许多不同行业的全面进步。
文章注意到,一位中国机器人初创企业负责人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其公司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进步,因为这加快了其机器人的训练进程。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