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循环包装行业,藏着中年人创业成功的新路径

在循环包装行业,藏着中年人创业成功的新路径
2024年06月13日 18:53 创业邦

在全球可持续浪潮和3060双碳目标背景下,绿色、低碳、可循环经济正在成为新的产业赛道。

埃森哲预测,到2030年,全球循环经济市场将达到4.5万亿美元。

循环包装绿色环保,又有安全性、经济性、智能化等特点,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加上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政策,支持行业发展,目前,循环包装在物流、汽车、家电等行业得以推广,正在成为绿色新质生产力。

巨大的市场机会,也意味着新一轮的创业机遇。循环包装行业,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创业赛道。

在“2024零碳循环产业创新论坛”,箱箱共用推出“零碳循环创业计划”,探索出了循环包装行业“融合创业”的新路径。

为什么是循环包装?“融合创业”有哪些优势?对创业者意味着什么?

万亿级的大市场

中国是当前全球最大的包装市场,根据中国物流包装行业发展报告,2024年物流包装材料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9096.2亿元,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而循环包装渗透率尚不足5%,在很多大型公司,循环包装已经进入公司发展的战略规划。

根据公开信息,跨国食品饮料公司达能集团,在2023年,已经实现可重复使用、可回收或可用于堆肥的包装占比84%,达能集团计划在2030年,把这一比例提高到100%。蒙牛集团承诺,将在2025年实现技术上100%环保包装材料的研发。2023年2月初,陶氏公司与快公司、麦肯锡、联合利华等跨国公司负责人,共同商议中长期的消费品包装转型路径,一同打造供应链的循环包装解决方案。

在汽车、家电行业,循环包装也逐渐成为大公司的首选。尤其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企,对循环包装的使用越来越深入。

“现在行业有一种说法,一次性包装越来越难走下去了。首先,算长期帐它太贵了;另外,国家的相关法规,也在倡导企业使用循环包装;第三,循环包装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从全球看,这是一个大趋势。”箱箱共用创始人兼CEO廖清新表示。

作为循环包装解决方案提供商,箱箱共用努力推进全社会物流包装的循环与共用,利用数字化技术,让包装的循环和使用像用水用电一样方便。

廖清新认为,中国企业已经进入了差异化竞争的阶段,对循环包装产业也是一种拉动。

“现在国内企业已经进入差异化竞争的阶段,价值创造代替价格竞争,短线思维被可持续发展理念替代。企业卷的是管理和运营,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廖清新说,“大企业的共同特点,就是更加关注技术投入,更加关注价值的差异化,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

他认为,国内企业已经从价格战阶段进入了价值创造的阶段。循环包装将成为先进企业的主流选择。“这种巨大的变革会非常快出现,有新型观念的企业会比过去实现更快的成长。”

意大利包装联盟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意大利包装回收利用率预计将接近75%。廖清新表示,在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循环包装渗透率已经超过70%。

循环包装不仅仅是一个绿色环保的概念,它可以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降本增效。

廖清新举了一个例子。箱箱共用的一个客户,每年大概有20亿产值,一年大概有2000万的包装费。箱箱共用陪伴这家企业三年的时间,第一年实现了循环包装5%的取代量,第二年到了30%,2024年的计划,是百分百全部替换。

“全部替换后包装成本将变成1200万,直接降本800万,占公司产值规模的0.4%。”廖清新说,“按照每年近百万箱次循环,预计通过使用循环包装,每年可减少数百万只一次性物流包装物,约等于2万多辆纯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的减排量,企业在当地变成了绿色低碳企业。”

“融合创业”新路径

但是,循环包装行业技术门槛高,产业链条长,要在这个行业创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循环包装是智能制造行业,是一个囊括制造业、物联网、互联网的跨界行业,另外,循环包装行业是一个重资产行业,需要投放海量循环包装资产,占用企业大量资金,对于创业者来说,创业门槛很高。

另外,创业成功本身就是一个低概率事件。据第一财经报的数据统计,2017-2019年三年间,中国的初创企业存活率不到1%。

创业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独立创业、加盟创业、合伙创业、孵化器创业等各种形式。廖清新表示,箱箱共用独创了“融合创业”的形式,提供了另外一种创业路径。

廖清新说,箱箱共用推出的“融合创业”模式,融合了企业的平台资源和创业者个人的人脉资源,双方各取所需,互为补充,最终实现双赢。

“我觉得创业不应该只有一种路径,把自己和投资人的钱都赌上,最后上市或者被并购。这种模式的创业,要么一鸣惊人,要么输的一塌糊涂。利用企业平台借势发展的融合创业模式,更安全,风险更低,成功率更大。”廖清新说。

面向有志于循环包装行业的同道,箱箱共用采用“陪跑式赋能”形式,创业者不需要投入资金,只要负责落地目标用户,箱箱共用公司提供平台,针对用户提供服务。最后,公司和创业者进行2:1的分成,也就是说,创业者可以拿到33%的利润分成。

历经十年发展历史的箱箱共用,有遍布全国的循环服务网络,通过在线循环服务平台,可以给用户提供非常便利的包装和运营管理服务。

“我们的循环包装就像打车平台一样,客户一下单,调度系统就可以把循环包装送到指定的地方。”廖清新说,创业者与箱箱共用平台合作,可以零成本使用箱箱共用的平台技术和网络,做和独立创业一样有成就感的事情。

“当然,我们对创业者是有一些要求的。首先要有一些创业相关的经历,有沉淀,另外,对创业要有激情,看好和认同循环包装行业,这样才能坚持长期主义,最后,我们期望创业者理解制造业,有开发业务的能力。”廖清新说。

另一种创业成功

创办于2013年的箱箱共用,作为循环包装企业,积淀了深厚的产业技术优势。

箱箱共用全球专利申请总数达928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134件,国际PCT专利达145项。

比如在管理方式上,箱箱共用实现了“箱天”为单位的运营。

“以箱天为单位的运营,颗粒度最细,是行业最高的管理水准,这是我们的一大优势,极大提高了箱子的利用率,保证了利润。每个箱子每一天应该匹配什么样的客户,我们是有管理方法的,这背后是运营和技术的数字化能力。”廖清新说。

另外,“零碳循环创业计划”针对平台创业者的陪跑孵化和利润分成,也非常有吸引力。

针对创业者,箱箱共用更注重实战式陪跑孵化,利用公司各种资源,提高创业者的成单率。平台和创业者联手赢得订单,共同签单。

“创业者不需要对循环包装和网络建设投资,没有资金风险,订单完成,就可以拿到33%的利润分成。”廖清新说,“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创业者本身的操盘感也很强,有很高的成就感。”

除此之外,箱箱共用的战略股东中关村科技租赁,还会为平台创业者提供强大的资本护航。根据中关村科技租赁2023年年报信息:未来三年,中关村科技租赁还将通过以上模式提供6亿元资金支持,进一步拓宽箱箱共用的行业应用场景,加大全产业链数字化和平台化建设,完善覆盖全国的循环运营网络,为制造业ESG和可持续发展助力,通过中关村科技租赁的生态资源,切实服务智能循环包装规模化加速。

“我们是产业平台+资本平台,共同为创业者赋能,可以大大提高创业者的成功率。”廖清新说。

廖清新表示,根据多年的行业实践经验,他发现以循环包装为代表的绿色循环产业更适合中年人创业。

“过去资本活跃,是钱找人的时代,试错成本比较低,但是现在是人找钱的时代,试错成本比较高。中年人有韧性,抗挫折能力更强,而且,很多人在产业也积累了经验和资源,所以,在资本稀缺的时代,尤其是在循环包装行业,他们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廖清新说。

在箱箱共用的平台上,创业者普遍接近四十岁,有的在行业耕耘多年,有的是转岗创业,甚至还有循环包装的行业外人士,通过几年的时间,多位佼佼者,已经年入百万,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进入最自信的人生阶段。

“中国年收入过100万的人群有多少?估计不足万分之几,我觉得这已经是一种创业成功了。”廖清新说。

在年轻人攻坚高精尖科技创业的当下,面向产业端的创业,中年人更具优势,在以循环经济为代表的产业端,正在成为中年人创业的一个新机遇。

“‘零碳循环创业计划’旨在赋能绿色循环经济领域的有志之士,欢迎30至50岁中青壮年的中坚力量加入我们,一起拥抱绿色时代机遇。”廖清新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