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四) 新物流的整合方向和机会】

【公开课(四) 新物流的整合方向和机会】
2017年12月28日 16:41 段战江

新物流的整合方向和卡位机会

以同城物流——云鸟配送为例

>>一组 PPT<<

>>一个观点<<

马云为什么要重模式做物流?

社会化协同本是互联网时代的运营常识,也是阿里生态最引以为傲的商业模式,可传统物流企业的集体不长进,特别是“不会协同合作,不愿高速进化,不屑管理升级”的共性基因,使得阿里的“物流”短板一直无法补齐,甚至问题也愈来愈大。

无论品牌体验口碑,还是物流服务质量,阿里和友商的最大差距,也是最大的痛点都聚焦在此。

做个形象的比喻,可以赋能的大数据就如航空燃油,马云需要的是航空飞机或航天飞船这样的超级运力相匹配,但传统物流企业提供的还是马拉的胶皮轱辘大车,再好的燃油也是白费。

对许多传统物流企业而言,以为统一给快递员配上巴枪,上几条自动分拣线,再加一个可视化的数据中心,就已经很现代、很高级了。这其实和清末的北洋舰队一样,配了洋枪洋炮看似表面强大,但指挥体系和高级人才的落伍和陈腐,完全无法满足应对现代化战争(竞争)的需求。

马云虽一再呼吁传统物流企业应把钱花在技术和人才方面,但他们未必听,甚至认为马云在给挖坑。

在他们看来,技术和人才的投入都是无底洞,投入的产出效益也很难数据化评估,远不如通过扩张规模增加收入的效果明显。再说,你马云不是在做技术么?我们干嘛还要做?

特别遗憾的是,传统物流企业大多有“自我矮化”的心理倾向,认为玩不了高科技,只能挣“傻、笨、粗”的辛苦钱。甚至认为自动放弃挣“大数据、云计算”的高级钱,主动被“数据”绑架,放弃 “技术进化”,就可以成功依附到阿里的大生态下,享受安稳太平年。

面对京东为代表的新物流模式咄咄逼人地攻城掠地,大多传统物流公司竟然天真地认为和他们无关,总想当然地以为物流领域的低级配送市场足够大,而根本没想到这个行业高速迭代和技术进化,会很快颠覆掉市场旧格局。

云数据和智能机器人驱动下新物流革命,将会成本更低、配送更快,服务更好,以往靠牺牲服务质量为代价“打低价格战”的四通一达模式,或以保证服务质量而牺牲“性价比”的顺丰模式,可能都不灵光了。

如果说新物流是京东刘强东的最大竞争利器,那么同时也是阿里马云面对的最大模式挑战。

如果用“榔头敲都敲不醒”的传统物流企业无法协同抗衡,那么马云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撸起袖子自己干。

也就是说,马云投重资做重模式的超级物流平台和网络,是无奈的战术选择,也是必然的战略布局。

作为一个只坚持生态底线,但对规矩无所顾忌的商业革命家,马云对行业的强力洗牌,对落后产业的铁血切割,可能从来没有什么所谓的资本“原罪”负疚或商业伦理担忧。

他笃信的是“商业进化论”,先进的就应该占主流,落后的就一定要淘汰。这和“冷血”、“贪婪”、“霸蛮”等所谓的道德批判毫无关联,马云也根本就不CARE。

马云的野心是垄断线下零售的70%以上市场份额,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信奉“战略是打出来的”他,自然会坚持——

凡是与其宏大目标不匹配的战略,必须修正,不合格的伙伴,一定换掉,不合适宜的承诺,也肯定改口。

对于焦虑又无法走出自负迷思的传统物流企业家而言,菜鸟的大动作或是一个坏消息,但对中国商业和广大消费者而言,这又可能是一个好消息。

明天分享:

抢滩新零售:社区O2O进化之道(一)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