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稻香村之间的月饼竞赛 苏稻和北稻谁更胜一筹?

两个稻香村之间的月饼竞赛 苏稻和北稻谁更胜一筹?
2018年09月18日 10:24 中国经营报

又是一年中秋。在北京东四环家乐福超市入口,苏州稻香村和北京稻香村的盒装月饼堆头比肩而对。

双方促销员都极力细数自家品牌250多年的历史和月饼特色。尤其是苏州稻香村,作为才进入北京市场不到10年的糕点品牌,它往往在价格和促销活动上更能获取新的消费者。

而到了北京稻香村的门店中,又是另一幅景象。多数老北京人仍然保留着在店内排队、让店员现装糕点和月饼的习惯,这种柜台式购物方式似乎在这里更具有年节氛围。

这也是每年月饼销售旺季的常态,苏州和北京的稻香村在北京市场已经差不多缠斗了10年。关于“谁才是正宗稻香村、商标属于谁”等归属问题的法律诉讼官司也持续了十几年。

中秋节是这两个品牌“斗争”最为激烈的时候,以月饼产品为主的年节食品,在苏州稻香村的销售额中就占到了40%。两个品牌在渠道和营销的比拼,也是老字号品牌目前争夺市场的一个注解。

家乐福卖场,左为苏稻堆头,右为北稻堆头。摄影:赵晓娟

关于谁是真正的“稻香村”,双方各执一词。

公开资料显示,苏州“稻香村”品牌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1773年)的“苏州稻香村茶食店”。清末民国时期,苏州稻香村开始在全国各地开设分号,到1895年时,金陵人郭玉生在北京前门观音寺打出“稻香村南货店”的字号,这被北京稻香村认定为其前身。至新中国成立前,全国各地已经有了不同的稻香村商号。

到了上世纪80年代(1983年),保定稻香村注册了糕点类别的“稻香村”商标,设计为当时流行的“圆形印章型”。1990年代,北京稻香村曾在“糕点”等商品上申请注册“稻香村”未获批,转而注册了“三禾”商标,并在“粽子”等相近品类商品上注册了“稻香村”书法字体商标。

北京三禾稻香村、稻香村圆形印章标识、扇形稻香村标识。

2004年,保定稻香村将商标转让给苏州稻香村食品公司。这之前的2003年,保定稻香村曾与北京稻香村签订协议,许可后者在糕点品类上使用“稻香村”商标,该许可一直持续至2006年。2008年,苏州稻香村许可北京稻香村继续使用该商标。

到了2010年,北京稻香村在其“稻香村”书法字体的前方冠以“北京”字样,重新注册了“北京+稻香村”商标,该商标的注册范围涵盖了“糕点”品类并获得通过。

这进一步激化了双方在商标争夺方面的矛盾,随着电商的崛起,双方的战场也蔓延到了电商渠道,去年中秋,北稻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出申请,要求苏稻在多家电商平台上“立即停止”销售带“稻香村”扇形标识、“稻香村”标识的糕点等产品。

今年在网上确实看不到扇形标识稻香村的苏稻产品,但苏稻仍在上诉过程中。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