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坚果产业发展加速 打通供应链助力行业升级

国内坚果产业发展加速 打通供应链助力行业升级
2023年09月18日 19:33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党鹏 成都报道

伴随着消费升级,坚果已然成为休闲食品的一个重要类目。9月17日,2023年“9.17中国坚果健康周”在成都如期启幕。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供应链企业、消费者代表等共计数百人参会。

在开幕式上,由中国营养学会营养健康研究院指导、中营会营养健康研究院撰写的《中国居民营养健康与坚果摄入白皮书》正式发布。

在全民消费浪潮中,坚果炒货已然从“散货”上升成为休闲食品的一个重要类目。目前,我国生产坚果的上市企业主要有洽洽食品、三只松鼠、好想你、良品铺子等。观研天下的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坚果炒货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2889.4亿元,同比增长12%。

八大趋势蕴藏增长机会

“‘吃苦耐劳,创新进取’的坚果人时代精神,是我们坚果人从种植端、加工端到销售端不断攻坚克难的奋斗之源。进入新阶段,唯有顺应趋势作出变革,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结合协会调研分析,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坚果果干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提出未来行业八大趋势。

原料国产化和国际化双向奔赴,中国坚果在世界版图地位凸显。一方面是国际坚果的“引进来”,随着国产坚果进入挂果采收期,2022年全年国产化比重提升,尤其是夏威夷果,目前国产原料已经占到总采购量的50%;另一方面,中国坚果也在“走出去”,核桃、松子2021年出口额分别达3.08亿美元、4.66亿美元,让世界感受中国坚果的美味。

从壳果到仁果,风味化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受欢迎。伴随消费升级,果仁的消费占比越来越高,除了风靡已久的每日坚果,行业涌现了很多流行的风味化果仁产品,较为常见的有榴莲腰果、蜂蜜黄油扁桃仁、蛋黄味夏威夷果,还有芥末味、藤椒味、胡椒味、荔枝味、气泡味等。

品类跨界结合,“坚果+”焕发新生。打破坚果独立形态,和其他品类混合食用,比如坚果沙琪玛、坚果拌酸奶、坚果麦片、坚果藕粉、坚果乳饮等,市场表现都很不错。

从客厅走向餐桌,食用场景从休食到膳食。坚果健康属性深入人心,逐渐从茶余饭后的休闲零食进入下午茶、健康餐等消费场景,“坚果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不远的将来成为可能。

新中产阶层人群扩大,消费群体逐渐年轻化。研究显示,2022年新中产阶层表现出强劲的消费潜力,消费总额占比有望从20%上升到56%,“90后”成为新一代消费主体,消费决策更加成熟自主,对个性化高品质产品的需求更高。

直播和集合店崛起,消费渠道更加多样化。抖音坚果大盘则从2021年的27.76亿元,增长到去年的72.47亿元,同比增长超160%。零食集合店也是个“快车道”,近年来线下门店迅速扩张,市场容量很大。

“高端性价比”成为消费市场主流需求。消费者将以更理性的态度比较价格,更冷静的心态面对需求,进而对高性价比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

坚果消费向低线城市拓展,下沉市场空间大。随着消费升级态势的延伸,低线城市消费者消费潜力将获得进一步释放,国内坚果市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打通供应链助力行业发展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干果消费国,观研数据显示,树坚果即坚果果仁,包括核桃、山核桃、碧根果、开心果、松子、巴旦木、夏威夷果等。从树坚果消费方面来看,2022年我国树坚果市场规模达到了566.32亿元。

此外,据中国海关数据,光今年上半年进口额就高达421万吨,所形成市场规模达248.18亿元。

“我们目前的坚果诸如夏威夷果、开心果、碧根果等高端坚果产品,原料大部分还是依赖于进口,部分头部企业做到国内外原料各占一半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在会场,一位坚果行业的企业代表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坦言。

以夏威夷果为例,此前主要从澳大利亚进口,早期价格高企。随着云南种植夏威夷果开始,这些年迅猛发展,已经实现量产超过万吨,反向占据欧洲51%的市场。此外,广西崇左市种植夏威夷果也近50万亩,全面盛产后将会对夏威夷果价格再次冲击。

“随着国产化种植进入丰产期,夏威夷果原料成本从2021年高峰时的40元/公斤降到现在的25元/公斤,价格更便宜;过去从原料采摘、进口到成品交付消费者至少要2个月,现在最快9天即可实现,产品更新鲜。这些要素的变化大大推动了夏威夷果在中国消费的普及。”三只松鼠方面介绍。

基于种植业的发展,正是坚果的原料国产化和国际化双向奔赴。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2023年上半年干鲜果及坚果出口数量高达131万吨,相比2022年增长9.7%。其中,夏威夷果出口量更是高达1200吨,跃居全球第二大出口市场。

“除了做好原材料的种植,我们还要打通坚果的整个供应链,比如发展物流,要降低成本;比如发展零食量贩店,让数以千计的零食品牌去掉中间商环节。”章燎原表示,“让坚果普及大众,是我们行业共同的使命。”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包括赵一鸣零食、零食有鸣、青蛙零食等,分别获得从天使轮到C轮等不同轮次的融资。在资本加持下,量贩式零食品牌正在加速下沉到低线市场,多家头部企业的线下门店已经突破3000家。由此,这也成为包括坚果在内的休闲零食进入市场终端最好的渠道。

洽洽食品方面表示:“从2023年2~3月份开始,公司加大了产品进入零食量贩店的力度,目前公司与几家头部零食量贩店都有合作,后期会逐渐增加与该渠道相匹配的产品以及不断增加合作的门店。目前看来,零食量贩渠道对公司的其他主要销售渠道的影响应该不会很大,销量也在稳步提升。公司积极拥抱零食量贩店这个渠道,努力提高公司的产品渗透率,同时注重产品规格和包装形式等方面的差异化。”

此外如盐津铺子,在2021年与零食很忙、零食有鸣等量贩零食品牌加大合作。2022年,零食很忙超越沃尔玛和步步高,成为其第一大客户。7月7日,该公司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今年上半年其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约为2.4亿~2.5亿元,同比增长86.29%~94.05%。

定位专家、九德定位创始人徐雄俊认为,量贩式零食的下沉是必然的。因为要取得良好的效益,最终是靠规模效应,要整合产业链,形成最低的原材料成本才能够持续盈利,因此必然会从一二线往三四线,甚至五六线、乡镇县城扩张。“这样,才能真正去跟一线的高端零食品牌形成差异化的竞争。”

(编辑:于海霞 校对:颜京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