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西关三宝”是哪三宝?

广州“西关三宝”是哪三宝?
2024年09月19日 18:49 新快报

如果问到广州必逛的地方有哪些?荔湾西关是一定不能缺席的,尤其是坊间所说的“西关三宝”,更是“必系列”清单上的No.1。

“西关三宝”指的是西关一带三条带“宝”字的道路:宝源路、宝华路和多宝路,宝源路历史建筑最多;多宝路在历史建筑之余多了艺术修为;宝华路生活气息最浓……想知道广州City不City,西关三宝有答案。

宝源路

历史建筑大赏钩织起似水流年

宝源路原名“宝源大街”,1932年扩建成路时,沿用“宝源”二字作为路名并使用至今;这条500多米长的道路,最大看点是两旁那满布的清末民初时期的各式建筑,老西关的满洲窗、趟栊门与欧式的罗马柱等风格融合得天衣无缝,“广州市历史建筑”的牌匾隔几步就见到一枚,建筑不言,却无声诉说曾经的辉煌岁月。

徜徉宝源路,透过百年老建筑内外,窥视不同人生。

宝源路141号,典型的西关大屋传统趟栊门格局,麻石门套,门楣上刻着“明勤第”三个字,很明显屋主人曾官居高位;脚门上刻有“花中四君子”梅兰菊竹的纹样,十分中式。但二层以上却是西式的巴洛克,爱奥尼柱式拱券组成了一排三合扇的联排窗户,檐下的卷草花卉等纹样装饰与楼顶上的精美石雕不但让建筑整体没有违和感,反倒产生一种经由厚重支撑着的美……

宝源路70号,是以明清家具收藏为特色的民宿“源来”;“源”字便是宝源路的“源”,“来”字则代表“欢迎你来”;店家机缘巧合下收购了这栋原国民党军官官邸的宅子,让它以全新面孔与世人见面:酸枝的座椅、花梨的炕几、镶嵌了螺钿或和田玉的满工顶箱柜、流光溢彩的满洲窗、做工精美的砖雕……置身其间,堪比民间古风家具收藏的小型博物馆。

异曲同工的还有宝源路101号,一栋源于1910年民国时期的老宅,如今是一处私厨。

流连在宝源路上,让人恍惚间觉得:时间给所有的故事蒙上了面纱,令那些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经历显得更扑朔迷离起来,旧时的印记磕磕绊绊地保存在不言不语的建筑或老物件上,新与旧之间的相互交融,钩织起宝源路上的似水流年……

多宝路

多了些粤剧艺术修为与加成

如果说宝源路是广州历史建筑分布最为密集的街道之一,那么同为东西走向的多宝路则在老建筑之余更多了些粤剧艺术的修为与加成。

1300多米的多宝路弥漫着“你侬我侬”的生活气息,街市与食肆、居所与摊档,共同交织出多宝路的物华天宝。

“多宝”二字出自清代官居二品的太子少保、顺德人邓华熙,他曾历任多地按察使、布政使、巡抚等职,1902年因病辞官,于广州下西关涌建起西关大屋,街坊请他给街道命名,邓总大笔一挥写下“多宝”二字。上世纪30年代广州拓城修路时期,多宝大街与宝庆新街合并成为多宝路沿用至今。

多宝路77号,是著名“花旦王”千里驹的旧居,他以自创的“驹腔”唱法给粤剧唱腔流派的发展提供了更多艺术创新的可能。所谓“驹腔”,最大特色是在唱腔上创造出花旦用中音区运腔的唱法,独辟蹊径自成一格,尤以娓娓道来一般的滚花和跌宕抒情的中板为妙,他也因此获得了“滚花王”“中板王”的美誉。千里驹从艺三十年,扶掖过无数后辈,跟他演过对手戏的演员90%都能成名,他不但为艺术而生,更为当年的粤剧艺坛“师首”,被称为梨园“伶圣”,连梅兰芳都说千里驹是他“最崇拜的一个人”。

多宝路上这栋民国初期的小洋楼,当年千里驹唤其为“吾庐”,坐北朝南,三层带天台双开间,屋门并没面对多宝路而是藏进巷子里,在多宝路这一面,77号与“千里驹旧居”的文保标识牌中间,是“传统烧味饭”“美味家常菜”“招牌瓦罐汤”等字样的招牌——时代穿越的奇妙感扑面而来。

隔壁的75号也是广州市历史建筑之一,最鲜明的特征是首层门楣上刻写的“十全堂建筑”字样,装饰着“万字纹”的窗框与挟带着菱格形状的窗户,在门前绿树枝丫的辅助下,兀自表达着优雅的气质,哪怕时光已流逝了百余年。门前街边的摊档前,人们往来经过,挑挑拣拣,扫码付款,这就是那鲜活生动的老城,有着生生不息的希望,带着不期而遇的美好。

宝华路

“亦商亦居”特性从未改变

其实,全长790米、南北走向的宝华路,才是“西关三宝”当中的“第一宝”——从明清时期开始兴旺发达的地区商业,带动了这一带的衣食住行,越来越多的人涌过来,宝华路不够住了,遂将附近较为平整的地段继续开发出来建造房屋、街社,由街而路,这才陆续有了宝源路和多宝路。直到今天,宝华路上的商业繁荣与人间烟火、市井风味依然令人着迷。

历史上,广州西关一带是从明时开始逐步围绕西濠和大观河形成日渐发达的商业聚落的,经历两百多年的发展演变后,因商而兴的富户们在附近建起既符合岭南自然气候环境,又汲取江南园林造景艺术,还融合西洋建筑风格和材料技术的良宅——西关大屋,让自己居住得更舒适、更通透、更雅致。

宝华一带,恰是最早开发成住宅区的一片,铸就了其亦商亦居的双重特性,鳞次栉比的商铺解决衣食住行的生活需求,萦萦绕绕的人间烟火、市井之气仿佛被“冻龄”了一般凝固在此,丝毫没有随着时间推移、时代变迁而产生变化。

你看宝华路83号,曾经广州四大冰室之一的顺记冰室,也是现今仅存的一家以“冰室”为名的字号(另外三家为美利权冰室、向群冰室和阳光冰室),它屹立在宝华路上近90年时间,椰子雪糕依然是招牌,只不过雪糕之余,广府的“四大发明”粥粉面饭和各色糖水等也随着市场需求而供应得一应俱全。

顺记冰室1937年始业,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它前身融合了两大岭南文化元素,一为茶楼,一为曲艺。彼时它被叫作“初一楼”,是广州最早的“曲艺茶座”,于辛亥革命时期问世,日常在茶楼门口一侧架起高台,上面放置一几两椅,请失明女艺人(俗称“师娘”)日夜两场出演传统曲本。

民初时,广州茶楼按价格高低分四个等级,二厘馆是最低一档,三分六厘一位的是最高档,当时广州有13间以“如”字命名的茶楼,被称为“十三条鱼”,初一楼的身份地位虽然不能与“十三条鱼”相提并论,但确是粤曲进茶楼的“先河”之一。只不过时至今日,哪怕是坐在顺记“很西关”的环境中用小勺子刮吃着雪糕的人们,也大多不知晓这些曾经的过往了……

文/图:新快报记者 陈斌

编辑:陈楚仪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