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WWDC24回顾:生成式AI系统Apple Intelligence重磅发布

苹果WWDC24回顾:生成式AI系统Apple Intelligence重磅发布
2024年06月11日 07:29 鲁大师

WWDC24,这绝对是近几年我在观看过程中,情绪起伏最大的发布会。它前一个小时的内容有多令人失望,后半个多小时的内容就有多精彩。

在现如今生成式AI、生成式AI终端遍布行业的当下,其实所有人都在期待苹果的这场WWDC24。说到底,还是因为近几年苹果所遭遇到的种种颓势,伴随着折叠屏项目的虚无缥缈,造车项目的彻底流产,iPhone的销量不佳以及整个系统和产品线的创新力不足,苹果给大家的印象,已经从“一呼百应的领导者”,变为了“迷茫挣扎的朝圣人”。

于是当整个行业都被卷入这场已经不可避免的“AI革命”中时,大家依然对苹果投来了热烈的目光与关注,只是这其中夹杂着一半的担忧,担忧这次苹果依然抓不住行业的洪流。

甚至在今年这场WWDC24进行到快1个小时的时候,我的不解与愤怒让我差点关闭网页,幻想着如何用极尽嘲弄的言语,去砸碎苹果在高冷的产品基调和一次又一次的降价策略中,那早已不复存在的体面。

直到Apple Intelligence的发布,一切都迎来了转机。

高度的整合能力、全面的使用场景、软硬件沟通搭建起的生态护城河,这一切都在Apple Intelligence的身上再度形成闭环。将看似各家都在吹捧的功能做到令人赞叹,将“行业的公式化”体验用苹果的解法得出答案,Apple Intelligence让我们看到了那个熟悉又久违的苹果。

Apple Intelligence:苹果交出的AI答卷,注脚依旧是Only Apple Can Do

回看整场WWDC24,如果是以前的苹果,绝对会将Apple Intelligence的发布,和前面那些常规的OS更新拆成两场发布会来做。但也正因为前半部分的系统更新太过于令人失望,所以才需要Apple Intelligence来一波情感上的釜底抽薪,让大家宣泄积攒已久的兴奋和期待。

大体上来说,作为苹果应用在数码终端上的生成式个人化AI系统,Apple Intelligence的主要功能和体验,与现如今的AI手机和带有AI功能系统OS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依旧是按照:图片、文字、生成式推算,最终以“替代式交互”的形式反映到表层的系统操作和结果上。

但是,正如我前文提到的,Apple Intelligence在遵循这一基础的前提下,通过苹果多年来构建起的软硬件生态,拉起了设备内的全局化、跨App化的生成式AI交互体验。AI不再是浮于系统表面的“独立功能”,而是真正涉及并渗透进了系统的每个操作之中,这也是目前安卓阵营的AI手机和系统OS都不曾达到的程度。

而在详细分析Apple Intelligence的智能化功能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些基本的设定。

首先,和所有生成式AI一样,Apple Intelligence的所有操作都基于苹果自己训练培养的大模型为参数基础。同时,根据功能所需的模型参数量不同,Apple Intelligence的大模型数据处理也分为本地的端侧运行处理,和跑在服务器云上的模型运行处理。

在此之下,本地的端侧运行,依靠的是苹果A17 Pro以及所有M系芯片的神经网络计算性能,而苹果放在云端上运行的大模型,则是存放在以“Private Cloud Compute”命名的苹果自建服务器中,这套服务器的特点就是同样使用了苹果芯片作为核心打造。

所以答案已经很明显了,Apple Silicon,成为了串联起Apple Intelligence系统下全局化AI操作的关键,与此同时也宣告了将拒绝一批老的苹果设备接入Apple Intelligence的系统中。

官方表示,只有搭载了A17 Pro芯片的iPhone 15 Pro系列以及M系列芯片的iPad和Mac及其它们之后的产品,才可以享受到Apple Intelligence的服务,iPhone 15 Plus及其之前的iPhone,还有Intel芯片的Mac以及A系列芯片的iPad产品将无缘Apple Silicon。

全套的Apple Silicon硬件生态不仅保证了整个Apple Intelligence体系的安全性,同时其相似的API开放,也为各App在Apple Intelligence下的一致性和调用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而安卓阵营由于自身高开放性的特点,导致App本身的安全性以及系统和App之间因为权限问题的极限拉扯,都难以让AI真正做到“全局化”、跨App的操作。同时,不同厂商的系统与第三方App之间API的一致性问题,也是另一个让开发者比较头疼的点,这也就导致了安卓阵营的AI功能看上去非常“独立”,使用起来因为缺少沉浸感而丧失了智能感。

苹果的封闭式生态所带来的安全性和一致性,让Apple Intelligence的体验从基础部分就拥有了相当大的优势。

在这样的体系下,Siri便成为了Apple Intelligence首要改革的对象。

首先从UI交互方面,苹果取消了Siri原本的界面,将其简化为环绕在屏幕四周的闪动光效,以此来强调Apple Intelligence的沉浸化和无感化,并且Siri终于支持文字输入指令的操作模式了。

同时,Siri支持连续对话与联系全局信息的推测性对话。简单来说,由于有Apple Intelligence体系的安全性为保障前提,Siri可以更加深入的读取到用户更个人的数据信息,并由此制定出更为人性化的操作和流程,而非原本机械式的“提问-回答-重新开始提问”这样的模式。

正因为此,Siri目前完全可以进行“指令式”的全局性操作,例如“将这张图片粘贴到笔记中”,这样既涉及到复杂操作同时又需要跨App的指令。甚至可以帮你分析行程、打开相机录制流光视频、找出一张照片并完成修图。这种全局性的指令执行和调用,几乎就是大家在科幻电影中看到的,理想中的人工智能助手的样子。

当然,全局文件搜索、智能识屏、文章总结摘要等这些目前大部分生成式AI应用都能完成的功能,新Siri同样可以实现。

而在生成式创作部分,Apple Intelligence下新增了“书写工具”, “书写工具”除了能够提供联通上下文的、“聪明且符合语义”的纠错功能外,还能根据邮件的使用场景,提供不同措辞、不同语态但是核心内容不变的,不同版本的内容以供切换选择。它甚至可以根据需要去调整语气词,来改变整封邮件的语气。

另外,Apple Intelligence还提供智能摘要提取以及邮件的智能回复功能。当第三方App接入相应的API之后,“书写工具”的这些特性也能应用于第三方软件,毫无疑问这是相当令人期待的。

不只是文字,在图片生成方面,Apple Intelligence不仅可以根据你输入或者复制的文字信息,生成出相应的图片,并且可以将这些图片直接应用于信息、笔记等App的内容中。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这个功能,苹果在emoji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全新的Genmoji!只需要在键盘上输入一些图片描述,Apple Intelligence就能够生成出独一无二且最符合当下情绪的Genmoji,整个过程只需要几秒钟。这些Genmoji可以直接在信息、无边记、备忘录等系统应用中使用。

为此,苹果还专门打造了一款名为“Image Playground”的专用App,通过这款App用户可以打造不同风格概念的Genmoji作品,并将它分享到其他App上。

更令人惊叹的是,Apple Intelligence为“备忘录”所打造的Image Wand工具,它不仅可以联系笔记内容,将简笔草图转化为细节丰富的精美图片,还可以直接根据笔记内容生成相应的配图。

除此之外,Apple Intelligence终于支持通话录音功能了!基于此还衍生出了智能生成录音摘要的功能,另外还有智能人物消除、智能通知排序、相册AI剪辑等功能。

最后,苹果官方还宣布将与OpenAI合作,Apple Intelligence将接入ChatGPT-4o模型,用户可以选择在苹果自己的大模型的基础上,动用ChatGPT-4o来解决、分享自己的问题或成果,并且无需单独额外注册ChatGPT-4o的账户。而针对已经是付费的ChatGPT用户,Apple Intelligence支持接入付费账户来享受ChatGPT的拓展增值服务。

说到接入ChatGPT-4o模型,毫无疑问这又是Apple Intelligence的一大爆点。ChatGPT-4o本身发布时间不久,是OpenAI于5月13日刚刚发布的新成果。GPT-4o的最大进步在于,它可以实时对音频、视觉和文本进行推理——换句话说,它让ChatGPT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多模态交互。

但是国内用户应该是享受不到GPT-4o的服务,据传闻会替换为百度的“文心一言”,多少还是有些遗憾。

总的来说,Apple Intelligence不可谓不强大,单就将“AI”从独立功能融入为系统全局可用,并且为第三方开发者开放了大量的API接口来说,它的未来,怎么能不令人期待呢?

目前Apple Intelligence将于今年夏天推出美国英语试用版,iOS 18、iPadOS 18和macOS Sequoia将集成GPT-4o,今年秋天,Apple Intelligence的正规Bate版将作为iOS 18、iPadOS 18和macOS Sequoia的一部分推出,其余一些功能、平台和语言版本将在明年陆续推出。

iOS 18:安卓用户看笑了,苹果用户气哭了

好了,聊完了令人激动的Apple Intelligence,我们不得不回到现实,简单来回顾一下那可有可无的,还在奋力追赶的,令人郁闷、难熬的WWDC24前一个小时的内容。

从整个WWDC24的内容来看,这一个多小时的“前戏”属实难熬和冗长,除了越来越尬的“小剧场”,iOS方面,依旧是苹果在对照安卓进行的系统体验补足。

最大的改进就是iOS 18终于支持App图标和桌面小组件的自定义位置以及大小改变,同时能够提取壁纸的颜色来为这些图标和小组件施以相同的主题色。

另外,iOS 18的控制中心和锁屏快捷键,终于支持自定义按钮了,控制中心的小组件同样也支持了自定义缩放。

我觉得iOS 18这次最实用的更新就是终于加入了“App加密”功能,除了常规意义上的打开App需要输入密码或者扫Face ID之外,你还能把一些App“隐藏起来”,放在一个需要输入密码才能显示的隐藏文件夹中。

当然还有一个看似很“重磅”的功能,就是iOS 18将支持“游戏模式”,但是据一些已经更新的先行者们反馈,这个iOS 18的“游戏模式” 甚至没有专门的开关,只有进游戏时候显示的那一小下,官方说开启之后会通过减少后台活动的方式,保持游戏的高帧以及提高外设的灵敏度,至于成效如何,还是要后续测了才知道,但是按照苹果之前的尿性,大家还是先放低期待比较好。

除此之外就是一些相册自动分集合、Apple Pay面对面付款、地图新增跑步路径规划、iMessage发卫星信息这些要么国内不好用、要么国内不能用、要么安卓用户早就体验到的App相关功能的优化。

只能说,iOS 18整体依旧是苹果在追赶自己和安卓相比缺失的体验,用一句消费者间的吐槽就是:“如果不是苹果生态在这吊着,谁又想被安卓用户处处高人一等呢?”

iPadOS 18:新功能很强,但是“隐形付费”

iPadOS 18这次最令人激动的更新,除了能远程控制协助他人的iPad外,毫无疑问就是终于等来了“计算器”这个基础系统App的到来。

按照苹果之前所说,iPad上之所以迟迟不推出计算器,是因为乔布斯最开始并不希望iPad上的计算器只是简单地将iPhone上的计算器放大适配后放入,乔帮主认为这样的设计非常不美观,不适合iPad使用,这么多年来也迟迟没有心仪的方案索性干脆就不做。

如今14年之后,在iPadOS 18上,苹果团队终于做出了他们觉得相当满意的计算器,虽然说它的常规外观最终还是iPhone计算器的放大版,但是它的隐藏设定却还是让人惊呼牛X。

直接一个等号就能算出高阶公式,一个横杠就能算出平均值。

但是!注意!重点来了,这个iPad计算器的高阶功能,是需要Apple Pencil才能解锁使用的。换句话来说,iPadOS 18上这个最重磅的功能,实际上是为了Apple Pencil更新的。包括后面的“笔记”功能的更新亦是如此。

发布会上所展示的计算器圈点画即可得出答案的高阶功能,全部是基于Apple Pencil所实现的,然而,Apple Pencil并不是作为iPad的基础配件一起售卖的,反而是作为拓展部件需要额外加钱购买。

这就有意思了,你iPadOS 18的大更新,需要额外的加钱配件才能完全解锁体验,我不知道单买iPad的用户看到这次更新心里是什么感受。

并且这个解题貌似只有结果没有过程?小孩哥写作业狂喜,学生党们却要哭了,做题过程可是比结果重要!

这次iPadOS 18的更新除了继承iOS 18的更新以及办公部件的UI更新外,基本都是围绕Apple Pencil来展开的,我觉得要么之后iPad和Apple Pencil直接捆绑销售,Apple Pencil成为iPad的配件,要么给Apple Pencil也开个OS叫Apple Pencil OS。不过在这之前,咱能不能把老版iPad和新版Apple Pencil之间的充电适用性调整一下。

macOS、watchOS、visionOS、AirPods和Apple TV:最好用的更新竟然是这个

macOS本次的更新也是和iOS、iPadOS走了一个路数,高情商:补足,低情商:照搬。这次macOS选择了“美洲杉国家公园”作为系统的新命名。

而在系统方面,最大的更新就是支持了和iPhone之间的“多屏协同”,体验和效果与目前安卓阵营的多屏协同并无二致。怎么说呢,谁是行业明灯不用再多说了吧。

并且这次macOS Sequoia还加入了Windows 10系列就有的多窗口自适应调节功能,我果怎么开始虚心向竞争对手学习了?

至于Mac的游戏吧,我祝它成功吧。

手表和头显的更新没什么好说的,手表新增了“孕期”健康检测,优化了卡片式推送的优先级。

头显则是加强了一些相册方面基础体验,联动了iPhone 15 Pro、iPad甚至是佳能新相机的的空间视频功能,但是三巨头里唯独没有联动iPad,怎么肥四。

同时,苹果还官宣了Apple Vision Pro国行版的上市日期,将于6月28日正式开售,至于价格嘛,富哥先请。(我们近视眼招谁惹谁了还要加钱)

AirPods的更新反倒是我认为这次众多更新中最实用的,它新增了“点头Yes(接电话)摇头No(挂电话)”的操作手势,估计不久之后我们就能在大街上看到很多突然莫名其妙点头或者摇头的带AirPods的人了。

至于Apple TV,真没啥好说的,你等它在国内能用,还不如等字幕组放出Apple TV+的最新资源实际,有一说一,今年Apple TV+有几部剧确实挺值得期待的。

结尾:如果不是Apple Intelligence,今年的WWDC24神仙难救

今年的WWDC24,前一个小时,苹果拉了坨大的;后40分钟,对不起果果我之前说话有点大声。

毫无疑问,Apple Intelligence让前一个小时的内容变得黯然失色,而很显然,通过Apple Intelligence,大家对于苹果的期待和信心又将回到一个良好的水平。

苹果这次不仅在生成式AI发展的早期便交上了Apple Intelligence这样一份超高完成度的答卷,同时再度利用起自身的优势,为行业提供了一份完善的AI应用于数码产品的方案,能够给别家“打样”的苹果又回来了。

Apple Intelligence,为苹果的未来“续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