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的价格一跌再跌。不过,众多彩电企业却“笑不出来”。众所周知,决定彩电企业市场前景的,从来不是上游的零部件,而是下游的用户需求和购买力。
孔余||撰稿
液晶面板价格连跌13个月,彩电企业是不是也能赚得“盆满钵满”?在最近几年的家电消费市场上,这种局面的出现对于彩电企业来说,显然就是一个未知数。
原因很简单,就是彩电面板价格的下跌,并不只是材料成本的下降,还有终端市场需求的低迷导致彩电企业采购订单的大降,最终导致液晶面板再次陷入了一轮“供大于求”周期之中,面板企业不得不采取降价刺激彩电企业采购量的方式,并进一步倒逼终端的彩电企业降价促销,盘活低迷的彩电购买力。
一组动作或数据,可能会说明当前一线彩电市场的问题和难点所在:
全球彩电一哥三星电子,自今年6月中旬开始采购液晶面板,直到7月也没有恢复,未来能否在8、9月份恢复对液晶面板的采购计划,还是一个未知数。此前,市场一度传出三星电子将从LGD处采购OLED面板从而进军OLED电视阵营。但是,如今这一消息却再次生变:原因是在液晶面板持续降价的通道下,OLED电视面板却一路涨价,导致两者的价格差意外扩大至4.8倍,这让三星电子意识到,在彩电消费市场如此低迷之下,没有价格优势的OLED电视很难在市场上放量上涨。
进入8月之后,在彩电市场已经沉寂多年的康佳电视,突然将原本售价2万元的98英寸巨幕电视价格直降7千元,一举干到12999元的超低价格,开启了对于巨幕电视的市场抢夺和消费普及,这也再次拉低了大屏电视的价格底线。今年618期间,京东等电商平台各种尺寸电视价格一路下降,32英寸跌破500元、而55英寸跌破1300元、65英寸则跌至2000元。
今年6月份,43英寸、55英寸、65英寸等主流液晶面板的价格,分别同比下降56.8%,59.6%和54.3%,这已经是液晶面板价格连续12个月的下跌。进入7月份以后,各个主流液晶面板价格,继续一路下挫,而且战火向75英寸、85英寸,以及98英寸加速蔓延并燃烧。走到现在,液晶面板企业京东方、TCL华星也无法判断,液晶面板价格何时止跌。
有多位彩电经销商最近一段时间总在反思,为什么液晶面板降价了,卖电视机却还是不赚钱?年初2、3月份为了图便宜进货的电视机,没想到遭遇了市场需求和液晶面板下降的“双杀”,货没卖出几台但库存却跌价超过三分之一,真不知道接下来彩电市场到底应该怎么干了。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彩电市场,全渠道零售量规模为1672万台,同比下滑6.2%;零售额规模为531亿元,同比下滑10.5%,彩电行业量额双降已经持续多年,并未得到有效改观。
上述一系列现象,并不代表彩电产业的全部,但在家电圈看来,却可以让众多彩电企业和商家进一步理清商业逻辑和市场经营的拐点。
第一,对于所有彩电经销商来说,在液晶面板下降的通道中,一定是“买涨不买跌”,千万不要为了图便宜,或者吃政策,而多囤电视机。即便是在下半年“金九银十双十一”超级促销季,彩电市场需求的释放也相当有限,液晶面板价格的下跌还会继续,所以电视机的市场供价“没有最低、只有更多变化”。
第二,对于所有彩电企业来说,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涨跌只是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辅助要素,真正决定彩电企业能否赚钱的关键则是下游的用户需求和购买力。不可否认,液晶面板价格一路下行带给彩电企业盈利空间的恢复性增长。但面对下游消费市场一路低迷的用户购买力,彩电企业如果“只有利润、没有规模”、“只有低价面板、没有高质量用户需求”,市场经营的业绩终究还是“空中楼阁”。
第三,对于彩电这个行业来说,未来市场空间和商业机会到底在哪里?特别是面对终端消费需求一路下行趋势,不管是企业,商家,卖彩电的都赚不到大钱了。目前主要厂商的动作是,跳出电视机,直击显示屏的多行业、多用户、多渠道应用,比如从家用电视机到商用显示器、户外广告屏等等拓展。
不过,好消息是,中国彩电市场一哥海信视像,此前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报称,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84-6.23亿元,同比增长50.2%-60.3%。这正是6年以来,海信视像同期录得的最好业绩。
====
家电圈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