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让传统手工艺非遗“活”起来

人工智能让传统手工艺非遗“活”起来
2021年08月31日 09:28 扬子晚报

编者按:作为人类知识技能和审美情趣的结合,传统手工艺非遗传播面临“难进难出”的困境。江苏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传媒与影视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樊传果, 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研究生孙梓萍,在《传媒观察》2021年第8期发文认为,要想大幅度提高传统手工艺非遗的传播效果,必须积极运用计算机识别、人机交互、仿真场景搭建等人工智能技术,在传播主体数字化、传播对象关联化、传播内容活态化和传播渠道多元化等方面对传统手工艺非遗进行创新性传播。

人工智能让传统手工艺非遗“活”起来

◆樊传果 孙梓萍

随着近几年移动互联网与数字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手工艺非遗传承人开始尝试新的传播方法,例如短视频直播、展会营销等。这些活动对于传统手工艺非遗项目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从现有的传播效果来看,仅以视频的形式进行传播略显单薄,绝大部分视频作品由非专业人士拍摄制作,内容上简单记录,风格单一,缺少对传统手工艺非遗内在文化底蕴的深度挖掘,难以覆盖其背后庞大的数据群。人工智能作为信息生产传播领域的新兴科技,为传统手工艺非遗的宣传推广带来新的方法手段,传播的主体、渠道和对象也都因此产生了明显的变动,最终达到提升传播效果的目的。

一、人工智能赋能:助力传统手工艺非遗传播

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概念构想到今天的实际应用,人工智能已经引发三次发展与应用热潮。与之前以学术研究为主要对象不同,商业需求是主导本次热潮的首要因素,以科大讯飞、BAT、微软、腾讯为代表的大型科技公司积极参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性开发,大批小型技术公司专注于提供专业化的智能服务产品,逐步构建了包括医疗、司法、教育、工业、服务等在内的人工智能生态。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不仅提升了其应用价值和影响力,而且实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链的有机融合。传统手工艺非遗作为人类知识技能和审美情趣的结合,属于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智能也为其传播带来了新的技术手段和发展空间。

作为人类认知能力和情感天赋的延续,人工智能在认知理解领域的深度学习速率远超人类。在传播领域,人工智能有着极强的实用性,例如自然语言技术、实时学习技术、跨屏识别技术、智能交互技术等等。数字技术的嵌入使得虚拟信息与有形样态共存,非遗资源可及性和体验性都有所增强。通过技术赋能,让传统的非物质文化形态融入当代文化生态之中,使其健康地生存发展,并不断生长出与时代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形态。

二、智能化传播:人工智能赋能下传统手工艺非遗传播的新路径

(一)主体物化:传播主体的数字化

作为传播主体的人工智能技术在突破语言理解壁垒方面也有突出优势。极强的地域性特点使得传统手工艺在传播中的原始语言大多是地方方言、俚语。针对这些地域色彩浓郁的语言文化,现有的翻译系统不能灵活地给出最为贴切的解释,通常需要专业人员反复听取辨识。而对于步骤、制法或文化环境等方面的翻译,传统手工艺非遗所处的地域文化也常常难以与受众所处的文化语境匹配,在整个传播过程中,翻译人员的语言水平和语言习惯等不可控因素直接影响语言信息的精确程度。相比之下,人工智能的语言翻译功能实现了结合上下文语境的多语种流畅翻译。通过语音采集、匹配,对非遗传承人的语音进行输入处理,再通过语音翻译、机器朗读等方式输出,最终做到像人类一样自由流畅地沟通交流,在数字化传播过程中提升了传统手工艺非遗在文本内容方面的传播效率。“满足普通受众认知需求的同时,可以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定制高端、特定服务”,将少数民族的地方语言翻译成汉语或其他语言,完成在各种语言系统之间的自由切换。

(二)跨屏识别:传播对象的关联化、交互化

通过自然人机交互技术,以受众的原始生理数据指导传播内容的生产创作,形成内容传播和用户反馈相互促进的良性闭环。各类生物传感器实时采集传播活动中的受众生理数据,例如脑电波帽监测脑电波变化、热成像和面部识别技术采集用户行为,再对用户的原始生理反应进行量化分析,更好地实现对用户体验的理解和加工。同时,反馈式交互技术在各类新媒体平台的广泛使用让受众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发布、反馈和交流,广播式传播由此转变为社交化传播。而混合增强智能的加入,建立起双向反馈的互动机制。一方面,体验式交互技术通过和人机混合增强技术结合,可以构建虚拟环境,一定程度上弥补空间环境差异带来的体验感差等不足;另一方面,人机混合现实将人类的理解力和机器的数据处理能力有效地结合起来,“让数据和技术不再是冰冷的存在,而是展示出人性的一面”。

(三)场景搭建:传播内容的深度化、活态化

2019年2月,OpenAI 发布了一项擅长处理语言建模和文本预测任务的大规模无监督语言模型GPT-2。它能够进行输入文本的阅读、理解、翻译、总结等工作。在挖掘深度信息、提供精准信息的基础上,GPT-2能够自动生成连贯、个性化的传播内容,在未经训练的情况下自动获取并组织相关的文化资源完成问答;再辅之以高效的搜索和检索功能、自然语言识别和机器人技术,进而实现非遗展示效果的个性化输出,满足受众在认知层面的基础需要。同时人工智能算法分发机制不断进化完善也有助于打破预设用户观点而造成的信息茧房,通过影响受众获得的信息进一步形塑其对某项传统手工艺非遗的认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目前互联网传播过程中的逆淘汰现象。

随着VR等虚拟现实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人工智能技术能够结合具体的传统手工艺非遗文化,在形式与内容上进行创新,对传统手工艺非遗及其生长环境进行深度模拟,对非遗资源进行语音识别、图像扫描,再结合虚拟现实的智能建模技术,在保留细节特征的基础上对人文环境、建筑风格等概念化的场景进行智能优化再现,搭建出一个仿真环境,以更加生动的方式进行生动化展示传播。观众借助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通过移动和旋转等自然动作自主选择观看角度和体验方向,在传统手工艺非遗赖以生存的原生环境中全方位地观看、感受非遗文化的发展历程,营造沉浸式体验场景,产生强有力的、独特性的体验式、场景化传播效果。

(四)感官扩展:传播媒介的多元化和无形化

可穿戴设备作为新的传播媒介,能够扩宽人的感知能力。提高人与信息的交互能力,增强人与物之间的联系。同济大学数字创新中心将传统的刺绣技术与可穿戴设备相结合,以传统旗袍为载体,利用智能纺织材料和算法,使原先静态的龙凤花鸟顿时活了起来。在一件旗袍上以动态的方式展现四季变化,从新叶抽芽到繁花盛开,从金风玉露到白雪皑皑,人工智能技术为静态的手工艺品增添了新的动态表达维度,使之焕发新的生机。

互动式体验是调动受众积极性和帮助受众深入理解的有效手段,也是传统手工艺非遗项目展示传播的重要方式,可穿戴设备不仅更新了传统手工艺非遗产品的信息接收方式,更有利于参与者以主观体验的形式进行智能化传播。可穿戴设备的多种感知能力(语言、动作、位置等)和图像识别使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通过记录、计算、呈现的方式完成虚拟世界和物质世界的信息交换。整个过程犹如传承人亲临现场,可同时对几名或十几名体验者进行一对一教学,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传播效率,还能针对不同的体验者提供定制化的体验服务,达到言传身教的传播效果。人工智能作为助教协助非专业人士制作专业化的手工艺品,让传统手工艺非遗向着更广泛的受众传播推广。随着数字交互技术的发展,媒介设备和用户的交互方式越发简洁和无形,而人工智能的加入和应用,使传播媒介向着人类生物学本性的方向演进,扩展人类交流能力和范围的同时将信息损耗降到最低。

(载《传媒观察》2021年08月号,原文约8000字,标题为:人工智能赋能下的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此为节选,注释等从略,学术引用请参考原文。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品牌传播研究”和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人工智能在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应用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樊传果,江苏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传媒与影视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

孙梓萍,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研究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