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裂!数智赋能新型工业化真的有点东西!

炸裂!数智赋能新型工业化真的有点东西!
2024年06月13日 17:05 CCTIME飞象网

2024年,新质生产力成为高频热词,而作为加快实现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新型工业化的关注度也再次升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部署推进新型工业化。在政策牵引以及市场驱动下,新型工业化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工业智能化发展,正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提供基础支撑。

展望2030年,随着ICT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未来工业将向着柔性、智能、定制化和服务化的方向发展。基于此,生产关系将被重构、社会组织形式将被重组、商业模式也将被不断创新。未来工业将把劳动者从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并为人们创造体面、安全、更富创造力和趣味性的工作,还将为人类带来更舒适的建筑、更便捷的交通、更普惠的教育、更精准的医疗,以及更美好的环境,将人类带向更美好的明天。

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不是纸上谈兵,产业界已经在加速通过数字化技术为新型工业化赋能。世界各国都在纷纷加码数字化技术,不论是5G、AI抑或是工业互联网都将成为新型工业化的加速器。在中国,产业各界也都在充分融合数字技术为加速新型工业化建设集智赋能,贡献智慧和力量。

数智赋能新型工业化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据、算力、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呈现系统集成、融合创新的新趋势,加速促进产业要素全域连接、全面贯通,推动生产方式、组织模式重塑变革,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新机会。

中兴通讯首席发展官崔丽提出,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的升级,最重要的路径之一就是:结合数智技术在底层的核心突破、基础设施的效率和能力升级、与行业Know-How的深度融合,加速数字和物理世界的交融,提升生产和交易效率,并构建敏捷和自适应组织,在不确定的未来中行稳致远。中兴通讯主张围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低碳化四个纬度,突破现阶段核心挑战或掣肘,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推动新型工业化和赋能实体经济。中兴通讯将始终秉持多样互补、开放利他的原则,全力支持产业链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强化内外双循环,持续引领创新发展,以“开放解耦、以网强算、以智升维、以绿奠基”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

中国移动总经理何飚表示,将从网络升级、科技创新、场景应用、生态合作四个方面,着力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系统打造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创新构建新型信息服务体系,以数智化赋能新型工业化,当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行者和排头兵。中国移动不仅建成了全球最大、技术领先的5G和光纤网络,推出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的5G专网,布局泛在协同、融合统一的算力网络,推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打造业界标杆级能力中台,为新型工业化筑牢坚实的数智根基。

此外,还创新搭建数智驱动的OnePower平台,入选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面向工业全部41个大类,提供工业质检、工业安监等数智产品及解决方案,为工业企业转型提供智能集约平台支撑。将数智技术融入工业全场景、全周期、全环节,落地智慧工厂、智慧矿山等5G全场景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超3.6万个。输出5G+工业互联网“中国方案”,打造全球“灯塔工厂”,有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此过程中,中国移动还将落实“人工智能+”行动。创新构建AI原生服务,提供工业理解计算、代码生成、数字孪生等自动驾驶级应用和解决方案,推动人工智能全方位、深层次赋能新型工业化。

中国电信总经理邵广禄表示,中国电信深刻认识到,以生成式AI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难得的历史战略机遇。中国电信成立了人工智能公司,在算力、智算云、数据基础设施、基础大模型、行业大模型等领域战略布局,积极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面向个人客户,通过运用AI大模型技术,与终端和应用相结合,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办公、娱乐、生活等多场景AI化的产品和功能;面向家庭客户,推出以AI赋能、应用焕新、重塑交互体验的智慧家庭产品,为用户提供更个性化、定制化、智慧化的解决方案;面向行业客户,推出行业大模型和星辰MaaS生态的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一体化的大模型应用服务。未来,中国电信将在“云、网、数、智、安、量子和数字化平台”七大“战新”产业领域,持续开展技术攻关和产业升级,携手合作伙伴共同赋能千行百业,推动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中国联通总经理简勤表示,伴随着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挑战,工业领域安全防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益凸显,中国联通持续发挥网络安全生态链链长的融通带动作用,构建国家级网络安全攻防体系,支撑国家级威胁情报中心高水平运营,成立了首个国家级网络安全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不断提升安全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为工业客户提供从底层硬件到上层应用的全栈信创解决方案,为工业安全保驾护航,特别是打造了工业安全防护产品的能力体系,为工业制造企业提供可靠的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近年来,中国联通不断优化网络能力,为新型工业化打好数字底座。实现 5G 覆盖广度和应用深度双跃升,实现了5G专网对低时延工控业务的有力支持。不断升级智算供给,为新型工业化输送可靠算力。在算力运输层面,部署400G 高速互联通道,推动 AIDC 适智化升级,形成“1+N+X”智算布局。在算力调度方面,建设算力智联网,通过“星罗”先进算力调度平台,实现多样算力供给。不断打造数智应用,为新型工业化注入创新动能。实施“人工智能+”“数据要素×”行动方案,构建装备制造、纺织轻工等10多个行业大模型,助力企业提质增效。强化内生安全,为新型工业化筑牢安全屏障。

工业需求呼唤工业自动化架构革新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兼具基础性、公共性、强外部性等基础设施的本质属性特征,以及新兴基础设施技术创新、数据赋能、跨界融合等特征。工业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底座,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在中国信通院李海花看来,工业互联网正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升产业科技创新水平、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效助力工业绿色化发展五个方面助力新型工业化发展。

华为公司工业数字化首席战略官胡静宜也认为工业互联网是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工业网络是一个“慢变量”,约20年才演进一个代际。中国“5G+工业互联网工程”实施4年多来,不断走深向实,目前已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AGI、云等IT技术为工业提质增效注入新鲜动力,5G、星闪、工业PON、TSN等新CT(电信)技术也逐步在工业领域应用,再与机器人、增材制造等OT(操作)技术叠加,呈现出OICT大融合的趋势。

从需求侧看,精密制造、协同制造、柔性制造等工业客户需求呼唤工业自动化架构的革新,进而推动工业网络的演进。但这个演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分阶段循序渐进的。胡静宜预计,未来工业网络架构演进将经历从“垂直割裂”到“逐步融合”,再到“全面融合”三个阶段,技术上将以数采网、生产网和工控网的融合,MES上云和PLC虚拟化为标志。

在研究工业互联网架构演进的同时,华为从工业企业的业务需求出发,识别了工业网络八大新价值场景,分别是“大流量”的视觉应用,“高精度”的运功控制,“柔性化”的产线配置,“少人化”的远程操控,“全感知”的设备数采,“跨园区”的专网传输和“无缝化”的数据互通。但八大场景对工业网络的需求高度差异化,不存在一种“包打天下”的网络技术可以适配所有场景需求,这也决定了多种、多代际的网络技术将长期共存。

回首过去,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已经给业界提供了最好的借鉴。展望未来,工业互联网发展道阻且长。但推动工业网络技术标准收敛和设备IP化,探索一网到底、一网多能、一网多用,拥抱新技术,适度超前建网,以价值为导向,建立全连接网络,以数据价值化指导网业协同,以及网安一体,构筑内生安全的工业网络等已成为业界共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