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的传承,用不断创新再造“亚马逊”

25年的传承,用不断创新再造“亚马逊”
2020年08月14日 21:33 科技正能量

成立于1995年的亚马逊,从一家起初只在线上经营书籍的“小店”,发展成为全球商品品种最多的电子商务巨无霸,和全球一流的互联网公司。然而这些标签,都不足以展示亚马逊最核心的本质。

杰夫.贝佐斯曾说过,亚马逊有几大信条:顾客至尚、崇尚创新、长远思考。很明显,客户至上代表了亚马逊的商业信条,长远思考代表了亚马逊的企业成长信条,而崇尚创新则表达了亚马逊对核心技术路线的遵从。

一直以来,亚马逊都是电子商务和科技领域的创新标杆,不仅让传统零售业看到了如何挖掘数据的商业价值,打造新的数字化竞争力。亚马逊的云计算服务AWS,也成为了IT架构变革的创新者。亚马逊之所以能够在多个不同的赛道上跑赢其他竞争对手,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亚马逊总是能够通过技术创新,来打造差异化的竞争环境。

8月10日,亚马逊中国的“2020亚马逊创新日”,则进一步展示了创新“中国公式”背后的内涵。亚马逊中国副总裁李岩川表示,“过去25年,创新一直是亚马逊的DNA,我们看到非常多的产品和理念是亚马逊独创的”。

亚马逊中国副总裁李岩川

的确,世界上很少有哪家公司,可以以如此全面的创新来服务于更多的人群。Prime会员让海淘用户兴奋于“跨境免运费”的模式创新,Echo智能音箱吸引着大批新潮科技爱好者,Kindle让读者畅游于知识的海洋,AWS云服务为全球企业带来了业务效率的提升。

始终坚持创新价值的亚马逊,似乎永远在创造着一个个新的“亚马逊”。

用智能化诠释科技以人为本

李岩川认为,企业里创新的源泉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源于外部环境,客户需求推动了技术发展,会激发创新技术的产出;第二是源于企业内部,为了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内部的思考也会迸发出创新的源泉。

正是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视角激发了亚马逊不断的创新节奏。如Echo智能音箱就是典型的,由用户需求预判激发的外部创新,而AWS云服务,则是从企业内部IT架构成就的外放,形成的内部创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亚马逊全球拥有逾120,000项技术专利,并已广泛应用于智能语音交互、智能硬件、智能购物、智能物流等场景。

首先,智能语音技术方面,Alexa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用户生态,每周与Alexa互动次数可达到数十亿次数量级。Alexa在全球包括中国,拥有数十万的合作伙伴,这使得Alexa可以提供超过10万项应用,覆盖智能家居、汽车、移动设备、音乐、语音购物、打车软件等等。

李岩川提到,Alexa最近的创新,是推出了“Show and Tell”这项功能,它可以帮助视觉障碍人士,尤其是盲人,直接用硬件视觉抓取技术,“看”到手里的东西。

其次,智能硬件已经是亚马逊塑造未来智慧生活场景的重要一环。按照李岩川的说法,“亚马逊的智能硬件已经进入了加速迭代的阶段,硬件设备不仅通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更重要的是已经晋升为智能生活自动化管理中心。”据悉,目前亚马逊智能设备已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Echo Frames智能眼镜、Echo Loop智能戒指、Echo Auto车载语音产品、Echo Glow儿童变色夜灯、亚马逊智能烤箱、Ring Alarm Keypad家庭安防产品,以及正在开发中的Ring Fetch宠物追踪器等。

第三,无人收银技术正在全面赋能智能购物和智能物流。比如Amazon Go实体店,使用计算机视觉、传感器融合及深度学习等技术,令消费者直接跳过人工收银环节,无需排队结账。“截止2020年3月31日,亚马逊在美国已开设25家AmazonGo商店。” 基于Amazon Go的技术,今年7月亚马逊还推出了智能购物车,更方便用户实现“即拿即走”,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另外,李岩川说。而亚马逊的智能物流已在其全球的26个运营中心应用了超过100,000个Kiva机器人。

不难发现,现阶段亚马逊的技术创新,已经深深抓住了“智”这个字的精髓,不仅可以将“智力”融入产品、融入生态,更可以融入服务和工作流程。用智能化升级,诠释了什么叫,科技以人为本。

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中国创新

李岩川强调,“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中国,亚马逊一直都在创新路上砥砺前行。依托全球科技创新力,我们在中国积极推动在技术应用、客户体验、商业模式三个方面的本地化创新,从而也打造了亚马逊在中国市场独有的竞争优势。”

我们知道,亚马逊的优势在于全球促销同步、商品精准推荐、页面自动布局等技术应用,如今这些“以人为本”的服务,正在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具个性化的购物体验。

举个有趣的例子,去年的“黑五”大促,中国消费者可以同步抢购日本、英国、德国和美的商品。正是基于跨国家、跨时区、跨品牌的全球促销同步技术,中国消费者才可以享受与海外“同货源、同库存,同折扣”的跨境购物体验,享受到更丰富的折扣商品和促销优惠,以及时间超长的跨境购物狂欢节。这个故事背后,其实是亚马逊为全球一致性的购物体验,所做出的技术创新。

亚马逊的“中国公式”还远不仅于此。比如消费者在跨境选购服装、鞋靴等商品时,往往会因为各国及各品牌的尺码差异而产生许多不便。为此,亚马逊中国海外购的技术研发团队从解决消费者的实际痛点出发,推出了“智能尺码助手”,通过机器学习模型,让“智能尺码助手”更加精准。

对于当下最流行的海淘,由于跨境交易存在诸多繁琐的流程,海淘产品虽好,但是因为购物周期和物流过长,也丧失了最佳的用户体验。所以,对于亚马逊中国来说,本身已经具备全球最全的商品品类,只要解决了这关键的“最后一公里”,就等于创造了最好的购物体验。

李岩川说,“亚马逊能够通过大数据技术和机器学习,预判到哪些商品,最受中国消费者的喜爱,然后把这些预估的销量提前备货到香港跨境前置仓。在疫情期间,为了保证货量供应,我们还特别把从欧美备货线路增加到了5条,可以实现短时间大量备货,进一步提升了选品能力和运输效率。”据了解,目前亚马逊跨境前置仓的订单,国内消费者仅需3天就可以收到商品。

亚马逊海外购中国技术负责人王毅

此外,亚马逊海外购中国技术负责人王毅也表示,“为了让客户得到更准确的物流信息,亚马逊中国团队通过技术升级,提供了更精准的平均送达时间。借助这种方式,在可控的范围内,亚马逊可以为客户提供一个精准的时间参考,显著提升了客户的消费意愿。这一举措也作为中国创新,被复制到了亚马逊海外市场。”

很显然,能够在中国将海淘打造成近乎“本地化”的购物体验,这背后是亚马逊通过轻量化运营模式,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能力,实现了本地零库存、低成本以及“订单未下货已先行”的高效运营模式。

如李岩川所说:“亚马逊海外购只是亚马逊在中国诸多创新举措和实践的一个代表。得益于全球先进的技术与资源优势,亚马逊将持续推动本土化创新,服务中国亿万消费者;同时为行业注入数字化转型的新动能,将亚马逊持续的创新之力与中国速度的内生之力相融合,最终惠及中国乃至全球的产业数字化升级。”

亚马逊,再造“亚马逊”

如果说创新让亚马逊不断“再造”新的亚马逊,那么AWS绝对是最佳的代表。

从2006年亚马逊正式推出AWS云服务开始,“上云”这个关键词才逐渐形成了业界共识,AWS不仅仅是亚马逊的云上创新,更为了全球化的企业上云和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基础。如今,经过14年的发展,AWS已经成为一项年化收入超过430亿美元的业务。并长期在全球公有云市场中占据领导者地位。

AWS大中华首席云计算企业战略顾问张侠博士

AWS大中华首席云计算企业战略顾问张侠博士说,“AWS的成功也是依靠长期不断的技术创新,现在平均每年会发布两千多项的主要服务和功能,创新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在中国市场,仅今年上半年,AWS就在中国区域落地了150多项云服务和功能。

如今,AWS的“底座”效应,不仅承载了亚马逊的中国创新,也成为推动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原动力。得益于遍及全球24 个地理区域的77个可用区的基础设施覆盖,AWS担当了全球化桥梁的角色,助力中国企业出海走向世界,帮助海外企业植根中国市场。

从电子商务起步,到用大量的智能化技术赋能用户体验,再到对智能设备的关注与投入,最后是AWS颠覆性的云计算模式承载创新的“底座”。亚马逊迈出的每一步都瞄准了“新物种”,不断的创新也让亚马逊总是在创造一个个新的亚马逊。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