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预言“人类正经历一场由新技术驱动的深刻社会变革。”AI技术无疑是这场变革中,最重要的加速器。
这场由AI引领的变革前方充满诱惑,同时也充满了未知。但每一次人类文明的演进,何尝不是源于不断探索新的事物,追求过去无法触及的新世界。
但在扑朔迷离的未来世界中,必然有一确定的技术元素,能够让智能世界发展的轨迹不会脱离航道。
今年6月,伴随5G-A首版标准冻结,5G-A商用元年正式到来。与此同时,Al技术创新与应用正以前所末有的速度融入终端设备、渗透千行万业。当5G-A商用元年和Al入端元年碰撞,将产生何种火花?
在近期由人民网举办,以“拥抱AI时代,共筑5G-A与AI融合新动能”为主题的《人民会客厅》栏目中,我们就读出了5G-A技术与AI相互交融,为未来的智能世界带来的确定性。
AGI的无所不能、无所不在、无所不会
从2023年开始,一场围绕AI大模型的风暴就愈演愈烈。
麦肯锡分析指出:人工智能每年可带来的全球经济价值相当于13.6万亿美元至22.1万亿美元之间,其中生成式AI每年可带来的全球经济价值相当于2.6万亿美元至4.4万亿美元之间。
今年初,IDC 发布的《2024 AIGC应用层十大趋势白皮书》也显示:随着 AIGC 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应用将呈现爆发式增长,同时IDC预测:到 2024 年全球将涌现出超过 5 亿个新应用,这相当于过去 40 年间出现的应用数总和。
清华大学副教授、面壁智能联合创始人刘知远说:“从2023年,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给我们带来了非常流畅的自然语言交互模式。大模型技术跟之前人工智能技术方案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通用。在2018年之前,人工智能技术更多是专用智能。”
因此,刘知远认为:为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型人工智能技术让人类社会迈向了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即“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时代,这个新时代会具备“无所不能”、“无所不在”和“无所不会”的三大特征。
“无所不能”是指,AGI会越来越聪明,甚至可以像人类当中国最聪明的代表,可以解决更加困难的挑战;“无所不在”是指,未来的智能遍布距离用户最近的终端,端侧模型会进入手机和电脑等便携设备,让智能距离用户非常近。
而有了“无所不能”的大模型,和“无所不在”的端侧模型,如果能够通过强大的无线网络联接起来,就能够实现用户在各种各种场景下的需求,达到“无所不会”。很显然,要达到“无所不会”的“终局”,无线网络的演进速度必须要能够匹配AGI进化的速度。
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也表示,“大模型应用对于各行各业都有非常大的帮助,但是大模型的有效落地,需要一个强大的移动网络来支撑,将它的能力传递到各个角度。而5G-A和AI的结合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5G-A网络既为AI的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成为网络基石,同时又使得AI在训练算力的调度更加灵活,更加便捷,随叫随到。”
这就是为什么5G-A技术与AI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双方的协同发展,将会开启一个属于通用人工智能的时代。
5G-A和AI深度融合,推动AI走进丰富场景
细化下来看“无所不在”这个趋势,我们的确也发现端侧智能的发展速度之快令人炸舌。
IDC的数据预测:2024年全球GenAI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增长363.6%,达到2.342亿部,占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19%,以华为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厂商,不断将AI技术融入手机;此外,AI PC市场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的“元年”。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AI PC出货量预计将占PC总出货量的18%,到2028年将迅速增长至80%,复合年增长率达到44%。
因此,华为无线产品线总裁曹明将2024年比作“AI入端的元年”,他指出,“将人工智能的能力注入到终端已是大势所趋,同时从应用侧来看,具有AI功能的APP目前已有300多万款,甚至超过了不支持AI的普通APP的总量。所以我们预判:到2030年,70%的终端都会支持AI。”
那么,“AI入端”的趋势,会带来哪些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跨平台”的AI。因为AI功能会在固定端和移动端同时出现,也就是说用户可以在具备AI功能的电脑或是手机上,进行相同的AI操作。
第二个变化是多形态的终端。手机和电脑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终端,未来的智能时代,车、可穿戴设备,手表、手环、眼镜,还包括工程里的各种生产设备,都可以称之为“端”。
第三个变化是人机交互模式的多模态化。这代表着从传统的文字输入模式全面转向语音交互。“未来随着‘AI入端’以后,任何一个终端都可以给予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任何声音或者图像进行转换,从而实现交互。‘AI入端’在今年看来已经成为现实,并且会在触手可及的各种终端中间快速普及。” 曹明说。
当然,“AI入端”的趋势之所以产生,其基础条件同样是由5G-A的技术发展作为支撑。与此同时,5G-A也会在AI落地的各个环节发挥应有的价值。
对此,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专家王大鹏表示,“5G-A可以从AI三要素提供支撑:第一,在连接方面,5G-A具体网络空间的一体新技术可以带来更加强大的连接能力,从而确保AI服务的质量,并且可以提供泛在连接的AI服务;第二个,在计算方面,基于5G-A提供的边、端、云的算力底座,为AI计算能力;第三,在数据方面,5G-A可以通过通感一体、无源物联等新技术,为AI提供更加丰富的数据来源。”
而通过在连接、算力和数据三方面的支撑,5G-A和AI就可以达到深度融合,从而使AI技术更好的应用到工业、教育、医疗等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融入AI时代,我们要做好哪些准备?
智能时代的未来,固然令人神往,但AI大模型技术要走出理想的“乌托邦”,就势必要通过落地产业端来呈现它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5G-A等无线网络技术与AI的结合就更加迫切。
王大鹏提出,“5G-A不仅是对5G三大能力的进一步增强,以现有的5G网络的提升10倍性能作为一个设计目标。同时也把5G的能力三角扩展成为能力六角,像通感一体、通算智一体和天地一体等新能力等新的能力,未来的应用场景更为广泛。”
比如在北京工体元宇宙中心,基于中国移动5G-A网络的元宇宙,已经为工体的观众提供了数实融合的新体验;在首钢乐园,沉浸式高密度的SoReal竞技游戏试点,通过5G-A网络可以同时支撑数十个玩家在虚拟空间里畅享游戏体验。
刘知远也提出了一个新的愿景,“过去几十年的互联网发展,网络技术其把全世界的设备、人和信息能够连接在一起。我们设想面向未来,如果把全世界的智能个体,充分的连接在一起,我会认为这将会迎来属于人工智能的第二次涌现,我把它叫作‘群体智能’”。据此,刘知远认为,5G-A和AI深度融合,对AI来讲就是一次重要的变革,也是不可或缺的发展阶段。
那么,当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已成为一种共识,我们要融入这个时代,要做好哪些准备?
曹明指出,“首先,要适应、要学会去拥抱这个时代。人工智能和网络的结合,所带来的终端应用体验业务比过于以往任何时刻都会更好。因为中国有丰富的网络资源,完整的生态链,以及非常活跃的创新生态,这一切都会推动着‘AI+5G-A’快速发展。”
的确,AI对人类社会的改变不只是一种形式,而是生活和作业模式的变革,所以要适应AI带来的各种变化,终端、业务、应用,乃至生活。这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让我们习惯和适应新的变化。
“而华为会和产业伙伴一起,围绕人工智能的趋势,在中国去建设一张‘无所不在’的满足各种AI应用,在各种场景下都有良好体验的5G-A的网络。”曹明说。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