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企业运行、公共治理乃至社会生活都带来很大影响,本文从疫情对建筑行业的影响以及疫情下建筑行业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谈一下我的理解。
一、疫情对建筑行业的影响
(一)疫情影响房地产销售和基建投资,进而影响建筑行业发展
受疫情影响,企业存在减少用工、降低员工收入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的需求被滞后释放,这对房地产企业销售影响巨大,回款压力十分沉重,这就导致建筑企业的工程款回收存在一定的风险。由于房地产企业去化压力显著增加,使新项目的开工力度大为减弱。另外,由于政府把疫情防控作为重中之重,基建新项目无论是招标还是发包进度必将放缓,工程投资、建设必将延后一些时日。
(二)疫情导致项目进度迟滞
按照疫情前惯例,大多数建筑企业都会在正月十五前通过各种工作会议、工作计划部署下一步工作,充分做好开工准备,元宵节之后,建筑工人就会返回工地,这时人、财、物都立即进入正常运作。但疫情改变了这一切,建筑行业生产节奏被打乱。
首先,人员无法正常流动,进行聚集。疫情发生后,各地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春节后建筑企业延迟复工或新开工时间的相关要求,国内建筑企业参照以往时间实现复工的多为行政和管理人员,大部分工程施工项目受农民工返程、地方复工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复工时间延后。根据建筑业协会数据,2021年建筑业从业人数为5282.9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56%;2020年比上年末减少1.11%。
其次,部分跨省市道路运输直接被切断,材料无法进行运输,建筑行业供应链条不得不处于停滞状态。以今年四月份为例,受疫情影响,上海、安徽、陕西、河北、辽宁、河南、山东、浙江等10余个省市高速管控封闭,部分收费站出入口暂时关闭,部分服务区也宣布关闭,货车难下高速、公路货运基本停滞。
最后,在疫情缓解之后,大量项目迅速复工,人员、材料、设备等未必能够及时到位。
项目无法推进,经营管理就无从谈起,自然就没有能够结算的工程量,回款也成为空谈。在疫情防控的大环境下,企业会阶段性出现停滞运营状态,施工计划不能按期完成成为大概率事件。为了应对因疫情导致的工期延误,,目前已有多地发文中(如陕西、湖南省等)明确了合理延长合同工期的计算方法。
(三)疫情导致项目成本增加、行业利润受到挤压
整个社会在平稳运行、项目在均衡的合理工期时付出成本最低。但是在疫情持续存在的情况下开工,就必须克服困难,严格做好防疫管理,这必然导致增加防疫成本、降低工作效率。在疫情缓解之后,大量项目迅速复工,建筑施工材料、设备等价格将会上涨,运输物流成本也会随之上涨,人工资源的紧张也将造成用人成本迅速增加,甚至即便是以高价格也未必能找到相应的资源,这对建筑业项目的成本和进度都会造成巨大的压力。
为应对上述因素给建筑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各地方积极出台相关措施,提出将防疫成本列入工程造价予以全额追加,明确工程项目可将“新冠肺炎”疫情设定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和《合同法》中所列明的不可抗力,免除承包方的违约责任。上述政策的出台将部分缓解当地建筑项目的成本和费用压力,但疫情仍将一定程度上推升建筑企业成本,行业利润水平受到挤压。根据建筑业协会数据,2021年建筑业产值利润率为2.92%,跌破3%,为近十年最低。
二、疫情下建筑行业发展趋势
新冠病毒蔓延至今,大概率成为一个长期性问题。目前来说,已经再难预知病毒何时结束,或者永远不会消失了。在这种背景下,建筑行业必须面对已经变化的外部环境,疫情下建筑行业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字化、信息化步伐加快
建筑行业因发展模式粗放、生产效能低、工业化程度低、建筑人员综合素质差等因素,长期被贴上了“落后产业”的标签。但近年来,随着BIM(建筑信息模型)、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的进步和运用,建筑企业开始逐渐摆脱粗放、基础、传统等标签。很多建筑企业使用相关平台和软件来连接项目和办公室团队,能不出办公室掌握项目全方位的数据。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体量大但信息化水平低,对数字化的认识不足、投入较低,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疫情将推进建筑行业数字化、信息化的步伐。
(二)人工智能应用越来越广泛
人工智能技术给各领域、各行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在建筑行业,人工智能可以与其他工作技术相结合,比如BIM、传感器、可穿戴设备和其他监控工具,通过人工智能分析处理施工现场数据,便于实时做出正确的决策。人工智能还能通过分析工作现场的照片并识别工人行为的危险情况或高风险趋势,发出预警以此提高安全性,进而减少昂贵的错误、减少工地伤害、提高运营效率。
(三)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等新技术将得到推广
装配式建筑具备质量可控、安装便捷、安全环保的特点,在武汉抗疫过程中,10天建成“火神山” 、12天建成“雷神山”,这使市场充分认识到装配式建筑的效率与优势。受疫情影响,人们更加注重健康安全,绿色建筑与智慧建筑这两项系统性新技术能在保障我们身体健康的同时提高居住舒适程度,并实现“四节能一环保”。另外,3D打印技术具有快速、安全、环保的优势,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成熟,未来可能会颠覆传统的建筑模式。
总体来说,新冠肺炎疫情不会对中国经济的基本面造成大的影响,中国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虽然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建筑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对于有准备的企业和能够快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企业将会是一次很好的机遇。
作者:王晓霞,北大纵横特聘合伙人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