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领域将设立新央企?方向非常明确,已经在路上了!

哪些领域将设立新央企?方向非常明确,已经在路上了!
2024年09月06日 12:48 好5G

最近连续几篇关于新央企设立的文章有不少读者比较感兴趣:《新央企设立的前奏?明确: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统筹配置国有资本!》、《新央企组建会不会落户北京?不会!》、新央企或将诞生!最年轻央企各自背景如何?》等。还有人说这是无稽之谈,没有什么依据的猜测分析,其实不是,有人专门整理了完整的政策公开信息,逻辑路已经很清晰了:突出服务国家战略,稳妥实施战略性重组和新央企组建

一、统筹配置国有资本预示新央企设立方向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栏目播发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米俊岭的采访,发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张玉卓以市场化方式推动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和前瞻性布局,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统筹配置国有资本,给人新央企设立的想象空间。

对于三中全会强调的,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张玉卓表示,国资国企将统筹考虑、系统谋划、坚决落实。

不同于前日新华社播发的《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访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报道直接定位于《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根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部署,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主线是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前日新华社报道张玉卓面比较宽,与人民日报必表的文章讲的四条任务是一致的。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这一条。   

怎样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张玉卓表示,国资国企将统筹考虑、系统谋划、坚决落实。“系统谋划”,表明正在进行的工作。

用什么方法?

张玉卓表示,以市场化方式推动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和前瞻性布局。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是以前常说的,而前瞻性布局列入序列,表明新质生产力的中央企业将会出现。

在多大范围配置?

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统筹配置国有资本。表明新成立央企在范围、层次、领域。

向什么方向配置?

有力推动“三个集中”,分开来看,可以分为6类:

1、关系国家安全(目前尚没有专门的安全类央企);

2、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3、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

4、应急能力(这个词列入序列,是三中全会上首次出现的);

5、公益性领域(公共服务、公益性领域必然会出现新的央企,现已经没有实际上的公益性央企了);

6、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张玉卓提出加大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领域的投入力度)。   

配置的要求与目的?

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不断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放大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当然减少重复投资,盘活低效无效资产国有资产,提升国有资产整体质量,也是专业化重组内容。   

前日,新华社播发《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访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也讲了这一段话。而今日中央电视台重复且作为标题列出,就更引人注目了。  

二、我们注意,新成立央企已经列入国资委的议事日程

1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领导出席会议介绍了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实现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对下一步央企的重组整合方面:突出服务国家战略,稳妥实施战略性重组和新央企组建。把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等战略,作为战略性重组、新央企组建的着力点,持续推动国有资本“三个集中”,充分发挥国资央企“顶梁柱”和“压舱石”作用。

那次会议还提出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特点,更大力度开展信息通信、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专业化整合,积极开辟新赛道、抢占新高地、塑造新优势。

近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发表的张玉卓接受采访的内容与前些日子人民日报文章口径一致,内容相近。现在人们更为关注的是新的动向,尤其是“系统谋划”“统筹配置国有资本”,新央企设立方向。

转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报道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出一系列部署,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全局。新征程上如何把改革任务落到实处,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来看总台记者对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的专访。

全会明确了国资国企在新征程上深化改革的方位、前行的节奏和工作的重点。张玉卓表示,国务院国资委将树牢改革意识、扛牢改革责任,指导推动国资国企全力抓好贯彻落实,以改革为动力促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

张玉卓: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这是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引领性目标。我们将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依靠改革破除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既坚定不移做大,更意志坚定做强做优,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

全会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要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这对新征程上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是一个根本性的要求。

张玉卓:我们理解,增强核心功能就是要立足国家总体安全观,服务国家战略大局,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深耕主责主业,不断增强支撑托底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就是要更好适应市场竞争要求,在科技、效率、人才、品牌等关键要素上持续发力,塑造企业独特优势,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全会还强调,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这是党中央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经济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目标、有力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部署。张玉卓表示,国资国企将统筹考虑、系统谋划、坚决落实。

张玉卓:以市场化方式推动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和前瞻性布局,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统筹配置国有资本,有力推动“三个集中”:即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不断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放大国有经济整体功能。

新华社北京8月29日电 题: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访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

新华社记者王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进行了系统部署。

如何把握国资国企改革的正确方向?怎样落实好“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健全国有企业推进原始创新制度安排”等关键任务?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

牢牢把握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原则要求

问:《决定》围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国务院国资委如何贯彻落实?

答:《决定》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全局,进行了系统部署,明确了我们在新征程上深化改革的方位、前行的节奏和工作的重点。国务院国资委将指导推动国资国企全力以赴抓改革、凝心聚力谋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重点将从五个方面来把握。

一是牢牢把握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总体目标,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依靠改革破除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

二是牢牢把握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根本要求,增强核心功能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就是要通过改革提高战略支撑能力、民生保障能力、价值创造能力,在承担好经济责任的同时更好承担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提升核心竞争力,就是要更好适应市场竞争要求,在科技、效率、人才、品牌等关键要素上持续发力,塑造企业独特优势。我们将聚焦提升“五个价值”(增加值、功能价值、经济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品牌价值),统筹推进功能结构性改革和体制机制性改革,持续塑造国有企业的功能优势、竞争优势。

三是牢牢把握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鲜明导向,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我们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和市场需求新变化,加快企业组织形态、经营机制、管理体系的变革,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塑造新优势新动能。

四是牢牢把握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点任务,不断提升改革的综合效能。包括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等等,既抓好全面落实,也抓好重点突破。

五是牢牢把握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政治原则,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国资国企改革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促进党的建设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确保国资国企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两端发力”推动国有资本“三个集中”

问:“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国务院国资委将具体做好哪些工作?

答: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作用的重要途径。《决定》就此作出专门部署,我们将统筹考虑、系统谋划、坚决落实。

总的考虑是要着眼于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结合“十四五”规划的深入落实和“十五五”规划的谋划实施,以市场化方式推动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和前瞻性布局,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统筹配置国有资本,有力推动“三个集中”,即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具体来说,我们将坚持两端发力、双轮驱动:一方面抓好传统产业强基转型,统筹推进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另一方面抓好新兴产业战略布局,深入实施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健全新兴产业培育机制,加大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领域的投入力度,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在工作落实上,我们将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为平台,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为保障,着力盘活存量,有序拓展增量,不断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放大国有经济整体功能。

在原始创新上力争取得更大突破

问:推进原始创新,国有企业如何健全制度安排?

答:中央企业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强国建设的骨干中坚。我们将坚决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在“三高一优”上协同发力、持续用力,力争在原始创新上取得更大突破。

一是强化高质量的科技供给。积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主动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强化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在战略价值高、应用前景广、自身有优势的领域全力攻坚,努力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和源头底层技术。

二是建设高能级的研发平台。深度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新建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平台,共建区域创新中心,打造高水平创新联合体,深化同上中下游各类企业科技合作,积极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取得更多科技成果。

三是推进高效率的产业融合。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主动开放市场和应用场景,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推进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使更多科技成果从样品演变成产品、从产品延伸为产业。

“一优”,就是要持续营造优质的创新生态。健全支持原始创新的出资人政策,完善研发投入加回机制,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以创新创造为导向,灵活开展多种形式的中长期激励,根据科研工作不确定性高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合规免责机制,让科技人员放开手脚干事业、心无旁骛搞科研。

持续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

问:国务院国资委在“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完善国有企业分类考核评价体系”方面有何工作考虑?

答:《决定》对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国资委将坚决贯彻落实,不断创新发展中国特色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把“放得活”与“管得住”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监管效能。

一方面是充分释放活力。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充分尊重和维护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在守住安全底线的前提下,鼓励企业实施个性化、差异化的改革探索,使企业更加充满生机活力。另一方面是切实加强监管。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完善国资监管体系和监督约束机制,用好信息化、智能化等方式,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坚决守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底线。

同时,我们将加强同各有关管理部门的政策协调和信息共享,提升政策的精准性、科学性、一致性,健全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制度,发挥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高效化监管优势,使企业发展的方向更聚焦、支持更有力、环境更友好。

《决定》提出“完善国有企业分类考核评价体系”,这是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的重要环节和有力抓手。在这方面,国务院国资委已经做了不少探索,出台了针对19个行业的考核实施方案,在2024年度对中央企业的经营业绩考核中,个性化指标占比达到77%。

接下来,我们将根据中央企业整体上承担使命多维、产业分布多样、业务板块多元等情况,进一步完善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制定更有针对性、更加个性化的考核指标,加快实现“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引导企业各展所长,争当不同赛道的“尖子生”,实现质量更高、功能更优的发展。(综合自来源:新华社、李锦等公开资料)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