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国企还有级别和编制吗?

央国企还有级别和编制吗?
2025年07月05日 20:20 好5G

一般来说,国企只有一类人有级别和编制(与企业级别一致),即该国企的党组/党委成员。

一、先说级别还有没有?

先看央企:要搞懂央企的级别必须要分清央企总部的控股单位一般有2个,即:国资委和国务院。

常生活中,我们一提到央企,总想到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国企,实际上,国务院国资委目前管理的主要是实业类国企,像银行、保险、资产公司等金融类央企与传媒、文化、出版等文化类国企并不在国资委管辖范围,他们主要归财政部和宣传部等管理,也叫央企。

国资委主要管理的是中央企业,即由中央政府直接出资的国有企业。这些企业通常在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如能源、交通、金融、电信等相关行业的央企。例如:国家电网、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

国务院控股单位的范围更广,不仅包括中央企业,还包括一些由国务院直接管理或控股的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和其他重要机构,这些单位往往承担着重要的公共服务职能或国家战略任务。如国铁集团就是国务院直接控股的央企。财政部管理的特殊中央企业4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财政部管理的中央金融企业27家,比如,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开发银行等。财政部管理的中央文化企业112家,比如中国方正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建读物出版社有限公司等。除了上述的央企,还有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等传媒类央企,主要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管理。补充说明,财政部是负责财务的国务院组成部门。      

有趣的是,国资委也是国务院直接管理的,因此可以简单的认为国务院控股的央企级别会比国资委控股的更高一些。至于哪些是正部,哪些是副部,哪些是正厅不在本文讨论,有兴趣的可看环球通信以前的文章 。

除央企外的国企,分三个层次:1,省级

(1) 省国企一一正厅级

(2) (省国资)委管国企一-副厅级,也有可能正厅级

(3) 直属事业单位一-正厅级

(4)参股企业一-不高于母公司级别

(5) 委托某厅监管企业一一与监管单位平级

2,市级--正处级、副处级

3,县级-正科级、副科级

二、央国企还有编制吗?

你以为进了国企就是"铁饭碗"?太天真了!现在一家央企里可能同时存在四种身份的员工,待遇天差地别:

在央企里,尽管实行了多年的“去行政化”、“去身份化”,但是,实事求是地说,“编制”这个概念,还是一直存在的。这个编制,并非指公务、事业单位的编制,而是指央企国企的定员定岗定编定资“四定”里的“编制”。现在不叫“编制”,但这个“概念”根深蒂固。

1986年,我国在国营企业开始实行全民合同制。1995年1月1日,劳动法开始在全国施行,从此,劳动合同在全国开始全面推广。1995年以前入职的老员工,至今仍自称“自己是有编制的全民正式工”。那个时代,国企里分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直到现在,央企国企员工的档案里,依然还是存在干部和工人身份区别的,女工人50岁退休,女干部55岁退休。

年龄大的员工都记得“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这个词。所以,1995年前入职的员工,很多央企内部仍然叫做“原正式工”。1995年以后入职的职员,叫做“无固定期限合同制员工”,以后慢慢统称“合同制员工”。

直到目前,国企依然实行定员定岗定编定资管理制度·,上级严格控制国企的员工人数和薪酬总额。直到2020年才选了中石油等几家央企进行薪酬制度市场化改革,探索打破工资定额管理的新路子,目前还没有见到明显的改革成果。什么意思? 以前上级核定国企工资总额,以后要探索放开工资总额管理的市场化道路。

围绕了定员和定资的矛盾问题,国企为了打破定员和定资的问题,不断进行探素创新。

1999年,北京市为解决国企新增劳动力和新增工资总额的问题,率先试行劳务派遣制。

什么意思?

招录劳务派遣制员工,不与国企签劳动合同,不占国企定员,工资进劳务费,不占工资总额。

2008年以后,央企国企开始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制员工。

2013年,出台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后,央企国企更加大规模使用劳务工。

2016年,为了规范混乱的劳务派遣用工模式,国家下发进一步规范劳动派遣制的通知,要求劳务派遣制员工使用不能超过企业用工总量的10%,且只能安排在三性岗位。

2016年以后,有些银行类央企把劳务工基本都转正了。但,很多央企国企没有大规模转正,而是把超额的劳务工转为了业务外包工。

身份签约方真实地位
原正式工直接和国企签"皇亲国戚",福利分房、子女入学全包,领导见了都得客气三分
合同制员工直接和国企签"正规军",工资虽低但稳定,熬够年限能混个科级处级
劳务派遣工和劳务公司签"二等公民",干同样的活,工资只有正式工一半,转正?等政策吧!
业务外包工和外包公司签"临时工中的临时工",连厂牌都和正式工颜色不一样,随时可能被换掉

所以,现在央企国企内部,有四种员工身份:原正式工(老人老办法,他们当年没有交社保)、合同制员工(从入职时就开始交社保)、劳务派遣制员工、业务外包制员工。在央企国企内部,还是把原正式工、合同制员工,看作是有编制有身份的员工。

一般来说,现在的央国企只有一类人有级别(与企业级别一致),即该国企的党组/党委成员。

央国企的"编制"就像离婚后的夫妻——法律上没关系了,但孩子(待遇)跟谁姓、房子(福利)归谁住,门儿清!短期来看,"原正式工"退休前,这套游戏规则还会继续玩下去。

不过,"原正式工":95年前入职的"老人",没交过社保,退休金财政兜底,50岁(女工人)或55岁(女干部)就能退休。老人现在逐渐退休了,有编制的员工也就逐渐减少了!

话说回来,编制真的不重要了,2025年1月份已经有不少的央国企,选择少发或者不发年终奖,全员降薪40%以上。

如果你所在的央国企,没有这种焦虑并且越发越多,那么恭喜你真的是捡到宝了。

15条评论|23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断桥Bread残雪江苏盐城
当然有编制,跟军队一样有编制
7月6日00:37举报3回复
没在国企工作过,不好发表意见
7月6日00:38举报1回复
flenflol宝贝江苏盐城
确实,能找到工作就不错了
7月6日00:37举报1回复
最新评论
用户7884519373广西南宁
当然有级别嘛!别不拿国企掌柜的不当回事,说不定哪天他们会去你的家乡当官的!
7月6日08:33举报回复
疯狂JDJ浙江湖州
很详细,谢谢分享
7月6日00:40举报回复
Stardust旋律辽宁大连
如果你是劳务派遣的,那你就没有编制
7月6日00:39举报回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