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爆3.5分饭店,更像是一场网络狂欢

挤爆3.5分饭店,更像是一场网络狂欢
2024年02月07日 17:25 潘乱

年轻人报复性挤爆「3.5分饭店」上热搜,网友热议「评分低的店可能更好吃」。

不少网友开始对餐厅评分的可信度产生怀疑,认为大众点评的分数参考性不强,尤其是 4.5 分以上的都是注水的。相比之下,反而 3.5-3.8 分的餐厅更靠谱一些。不少消费者开始认为3.5 分的饭店要比 4.5 分的高分店更好吃。

这与我的认知和日常感受不符,我跟身边朋友找餐厅大体上还是看点评评分,然后细化去看各个维度分和差评。

年轻人半戏谑去找低分店的行为可能被放大了,就跟去年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的特种兵旅游和军大衣一样,这些反向消费背后可能更多是一种年轻人反精致的社会情绪。

一方面,在大众点评上,3.5分是“普通水平”,不算低分,有近六成的餐饮商户评分在3.5分到3.9分之间。另一方面,这可能跟年轻人不在乎环境和服务更看重口味的消费习惯有关。有些店可能服务没有,环境分偏低,但年轻人就是觉得这个苍蝇馆子口味还不错,是个未被发现的宝藏餐厅。

年轻人认为3.5分饭店好吃,关键问题或许不在评分,而在心理预期。去「普通水平」的店味道好、性价比不错,你会很高兴认为挖到宝了,但去高分店你就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甚至没满足你的期待,就会被吐槽。

作者收藏的高分店铺

但评分是一个多项因素综合的结果,不同人群在不同场合也有不同的侧重点。

比如职场人工作聚餐或中年人家庭聚餐,就必须考虑环境和服务,出去吃饭不可能只看口味。比如朋友聚餐或商务宴请,大概率还是会从高分店铺里面做选择。哪怕在我的餐饮从业者朋友来看,高分店一定有高分店的道理,点评的评分都是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一个店的真实水平。

那么,大众点评评分到底可不可信?「评分低的店可能更好吃」到底是不是事实?这跟年轻人反向选择的消费心理又是什么关系?

年轻人反精致情绪的又一次爆发

跟着热点冲“3.5分饭店”更像是一场年轻人的网络狂欢。

因为消费市场是分层化的,消费者也追求个性化。

我大概做了一下统计,全网3.5-3.9分这样的普通水平饭店,或者更低分饭店,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客单价50元以下的街边店。年轻人觉得「评分低的店可能更好吃」,或许可以换成另外视角,年轻人主要吃的店多是街边快餐店。这些店多数规模不大,考虑到房租、采购、人工等几大成本,他们也较难在环境和服务上下功夫,比如你可能会路过一家冬天不开暖气不擦桌子不扫地面垃圾的安徽板面店。

但在有足够数量用户点评情况下,大家打出来的分数也越接近于真相。比如同样是快餐小吃品类,庆丰包子铺大概就是 3.5-3.9 区间,口味环境各方面可能都还凑合,但南城香各家店的平均得分是 4.2 分,简直就是北京社区餐饮之光。我是说如果有几百个点评这家商户还处在更低分区间里的,那遗珠概率并不高。要相信群众的大多数。

但如果从这个3.5分饭店现象延展开去,我们还会看到更多基于不同消费观念的社会现象在年轻人群体中流行,比如军大衣比羽绒服更有性价比、假期特种兵式旅行、去淄博烧烤、city walk、涌入菜市场、社区健身房图书馆、反向旅游、涌入服装批发市场等等。。

这种对反向消费的热衷,可能是当代年轻人群体反精致情绪的一次集中体现。

首先是生活成本的上升使得年轻人在消费时更加谨慎,他们开始更看重平替和高性价比,比如选择军大衣而非昂贵的羽绒服。面对各种价格“刺客”,消费者选择用脚投票,这也是年轻人在经济压力下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其次很大原因可能是受到社交媒体影响引发的共鸣和效仿,尽管军大衣和花棉袄年轻人平时里较少接触一个人也不好意思穿,但不管走在校园还是发到朋友圈和抖音都能很自然能够吸引关注。

毕竟网友都说,“一个人穿巨丑,两个人穿有点难以接受,3个人穿有点尴尬,4个人穿时髦,一群人穿天下谁人不识君。”

军大衣、花棉袄的爆红的确承载了当下年轻人的一些情绪价值。

但真要离开大学校园和拍视频,你会发现买军大衣更像是一个玩笑。只要大家随便观察一下周围,就会发现军大衣取代羽绒服这个说法的荒谬性。

现实生活里没有任何实际数据能够支撑年轻人更爱穿军大衣这个判断,我们身边和大街上并没有几个人真的在穿军大衣,而且今年冲锋衣卖得都远远好过军大衣。

大众投票机制

点评的这次遭遇,让我想到2015年影视行业也曾有人质疑豆瓣电影评分,埋怨豆瓣评分太低影响了普通观众的观影兴趣。

当时豆瓣创始人阿北还专门写了篇文章《豆瓣电影评分八问》,回应各方对于豆瓣电影评分公信力的质疑。文章大意是:

豆瓣电影评分在过去十年里一直中立地还原观影大众的平均看法,影视市场的爆发正给这一工作带来更大的外部压力,我们会继续满怀诚意地保护公众对豆瓣评分的信任。

影视跟餐饮一样,都是众口难调,对同一家对象的评价也因人而异,关注点和评价点不尽相同。但9年过去了,豆瓣电影仍旧是中国最值得信赖的电影评分产品。就连一线演员都会说,豆瓣的评论是被所有做电影的人和公司很看重的,他们吃饭的时候都会讨论豆瓣说什么什么了。

平台评分体系是本质上是帮助大众寻找“最大公约数”的过程。

豆瓣的评分可能不是你理想的评分,但现有的评分体系是平衡和取中的结果,参考价值还是最大的。

豆瓣高分的不一定好看,但低分的一定是烂剧。

而且像是大众点评和豆瓣电影,评分规则一直没有原则性改变,都是秉持这种大众评审团的评分机制,没有专家评审,都是“一人一票”,主旨和原则都是尽力还原普通大众对一部电影或一个餐馆的平均看法。

点评的用户在一家餐厅消费完,心情好的话可能会来打个一到五星的分(心情不好更会来,消费者写差评的动力远大于写好评)。比方说一家餐厅有一千人打分,星级计算以大数据为基础,使用商户下这一千个全部真实的打星评价,反映客观的商户情况。

这些大众都代表普通人民,可能真实身份是网红或kol,但是和所有人一样,只有一票。“一人一票”唯一的例外,是点评的程序判断是“非正常打分”,这些作弊数据会被剔除在外。为了捍卫评分公正,豆瓣电影和大众点评都一直严格打击刷好评。比如大众点评会针对“诱导好评”等商户干涉用户评价星级行为做严厉打击,对“要求用户写好评并引起反感”、“替代用户写好评”等严重影响用户评价真实性的行为加重处罚力度。

如果用户的基数足够大,评价足够多,那确实可以把这些共性通过评分展示出来,其打出来的分数也应该越接近于真相。

只是这个共性“可好可坏”:普通评分里“真的好”的店就会脱颖而出,成为高分店,逊色的店就会变成真的低分。换句话说,现在大家看到的高分店,也都是这么来的。

平台坚持为用户提供“真实可信、对他人有帮助”的评价,相当于是架起了一座桥梁,让生活中的大众帮助到生活中的人,让消费过的人帮到还没消费的人。大众点评将普通人真实的消费体验以一种比较简单的方式做输出,再聚合起来,最终以相对更高效的分数形态展现给别的普通人。

大众与餐厅间的重复博弈

当然3.5分餐厅里也可能会有宝藏餐厅,比如在一家新店刚开张处在启动期点评人数不足,比如在美食大省广东可能普遍苍蝇小馆都挺好吃。比如那种开了很多年的手艺人小店,可能他不注意大众点评评分,因为不缺老客,也不依赖线上化经营。比如某些大众点评渗透还不够的地区和人群,熟客不习惯写评价,很多原因都会导致商户评分不高。

不同商户存在评分差异,背后有口味好坏之外的诸多原因。但是盲冲3.5分餐厅,踩雷几率大,可能确实有口味好的,但大多数情况环境和服务情况堪忧,就像开头说的,发现宝藏餐厅更多是因为心理预期低才认为口味有惊喜。

高分餐厅不一定好吃,但在北京、上海这种本地生活发达点评渗透足够深的大城市,低分大概率意味着这家餐厅确实难吃。

如果是低分的老店,那坑的概率很大。

比如我初到厦门时,曾在热门旅游景区中山路步行街独自溜达,看到路边店家挂着多年老店招牌就走了进去。餐端上来后直接想骂人,只尝了一口就扔筷子走人,同时怒不可遏地打开点评准备写条差评,然后一看这家饭店的评分是 2.9 分。

在陌生环境下,出门吃街边店真的就是开盲盒。

因为旅游区是一个单次博弈的生意场。小饭馆很可能一辈子只跟你做这一次生意,在这种单次博弈下,必须宰你没商量,这是店家的利益最大化方式。而且开在景区的饭店不缺客流,哪怕口味和服务做得再差,总有足够信息不对称的新人/游客进店,你也拿他没办法。

你家门口的餐馆超市麦当劳和菜市场都是做熟人生意的,是重复博弈的场。因为这种店没法只做一锤子生意,必须要跟多人持续稳定做交易,考虑畅销更要看重长销。商家只有从长期不断的优越表现当中获得客户认同,才会有熟客回头客,这门生意才能一直做下去。

大众点评的评价和评分系统,就是试图把单次博弈变成重复博弈的机制,让更多的消费者听到更真的声音、以更高的效率做出更好的决策,商家也需要提供好的服务改进自身才能持续获得消费者。

新店虽然说分低,但它在大众点评会有曝光,现在客人还是会去看图,看前期的几个评价,然后进来试一下。饭菜口味好不好,服务好不好,环境好不好,都是很直观透明的东西。餐厅持续的经营情况,都会因为有这个持续更新的点评制度,尽可能消除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就像在美团上线当天王兴说,“消费者每次花钱,都是在为自己想要的生活投票。”而一个普通人在做评价和消费时,是可以排除掉群体趋同心理和利益的干扰,在独立决策的情况下,是倾向于说真话的,是倾向于选择消费自己认同的服务的。

这类评分产品成立的基础,都是相信消费者是可以做出独立决策的。因为消费者是在用钞票投票,投票给他们想要的那个世界,投票给他们决定支持的电影或餐馆。

同类目下的相对水平

再到大众点评,基础评分维度在总分之外,其实是分口味、环境和服务三个选项的,且星级反映的是商户在同类目下的相对水平,并非绝对水平。且平台里还有各类细分维度的榜单、排序方式可以参考,这些都是“3.5分”热点下被忽略的事实。

这实际上比豆瓣评分的一人一票更进了一步,让「文艺片」、「科幻片」等品类不至于一锅粥,「剧情」、「特效」、「人物」等不同切入角度也被区分开了。

比如我的一位朋友去年投身餐饮创业,在北京西三旗开了一家南方融合风味的社区餐厅,今天大众点评90多个评价零差评,综合评分 4.5 分。开业三个月,就登上了西三旗小吃快餐口味榜的第1名,而且除了热门榜和好评榜这两个需要评论数量的榜单,西三旗小吃快餐环境榜和服务榜的第一名也都是她们家。

作为新店,点评初始分都比较低,那她家店的分数是怎么涨上来的?朋友说新店会有流量红利,点评每天会给一些新店期商户做曝光。

因为大众点评的评分体系就是基于用户评价的,首先需要累积足够的用户真实有帮助的评价,拥有计算星级的原材料,才能获得能够真实反映经营情况的星级。她一开始时也找过几位朋友来冷启动,还找了两三位 kol,但 kol写的评价她自己看了都觉得尴尬。

业内的朋友都建议她采用一些成熟的引流和诱导评价措施,比如超低价折扣和赠送餐品,她觉得这些方式都缺乏客观性,且不良性。于是很快就转向佛系维护,主要靠客人自发写评价了。

因为她们店服务做得比较好,且客人会比较欣赏一个快餐店能够有这种服务,这种欣赏也会在点评里反映出来。就是靠着用心经营做好服务挺过爬坡期,慢慢蜕变为高分店。

朋友说,“尤其对一家新店来说,客人来前可能都是犹豫半天,看到前面几个都是好评才进来。一进来发现的确不错,是这条街环境最好的。一位南京来的游客消费完说,「点评果然没有骗我」。”

她还向我展示一条点评大V写的好评,但很遗憾不知何故被折叠了,不计分。因为星级的最终结果并不是简单的算术平均,而是使用模型进行计算,考虑多种因素对商户综合最终评定。包括评价诚信度(体验后的真实评价才会纳入计算)、评价时间(近期新提交的评价更重要)、评价质量(评价包含更多真实有帮助的信息更具参考性)、评价数量( 其他因素相同时, 评价数更多的商户更有机会获得高星级)。每过一段时间,程序会自动重跑一遍,把最新打分的人的意见包括进来。

上周我去店里吃饭,朋友说她们店参考评价里的建议,做了许多经营调整,最后生意才层层上来。但完全是靠菜品和服务取胜。在大众点评,商户星级只根据用户评价得出,与是否和平台合作商业产品无关。

“因为做点评没有招,只有客人满意才行,评分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一个店的真实水平。”

基于大众点评的评分规则,高分店一定有高分的道理,他们往往在更大范围经受过大众的考验,在口味、服务、环境等各方面都在稳定水平。

问我另外一位做连锁餐饮的朋友,他会说店面点评分数高低完全是两个世界,转化率有天壤之别。

“那都是你白来的客人呀。”

总结

所以总的来说,年轻人报复性挤爆「3.5分饭店」,“羽绒服把市场让给了军大衣”,这些社会现象更像是一场网络狂欢,而非是一种普遍事实。

当我们看评分体系的时候,如果把吃饭当成看电影,多去参考平台上细分维度的榜单、分数,尝试去理解“众口难调”以及“大众评审”背后的道理和逻辑,就不难理解了。

就像阿北在《豆瓣电影评分八问》最后说的:豆瓣一直是用户的朋友,我们希望一直也是影视行业的朋友。

我很想看到行业能一直健康地发展下去,相信一个满怀诚意的、中立的评分服务对整个行业在结构上是长期有益的,也相信一个透明地传达观众看法的地方对行业里个人的职业成长也有微薄但是长期的帮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