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ICQ,你还记得哪些互联网“活化石”?

除了ICQ,你还记得哪些互联网“活化石”?
2024年05月28日 14:40 新民周刊

5月25日,ICQ官宣将于2024年6月26日正式关闭,结束其近28年的运营生涯。

消息一出,引发网友的无限感慨。毕竟,作为第一代社交通信软件,ICQ可以说是开山鼻祖,在它之后出现了一系列聊天程序,许多人就是从注册ICQ开始自己的互联网冲浪之旅的。

在它之后的许多聊天软件在日后成为了互联网先烈,这一次,ICQ还没熬到三十而立的年纪,自己也成为了互联网“活化石”。

今天,就让我们浅浅地回忆一下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应用”。

01

ICQ

ICQ是I Seek You的连音缩写,于1996年11月首次亮相,由以色列公司Mirabilis经过不到两个月的开发后推出。两年后被AOL收购,再于2010年被Mail.Ru Group(一家俄罗斯社交网站)收购。ICQ的UX一起便利的使用程度(更可以即时传送文档),和一对一的对话操作方式,迅速走红,2000年年初ICQ就注册了超过1亿个账户。而在VK收购后,ICQ在俄罗斯变得非常受欢迎,之后更开发流动版本迎来现代化。不过,随着其他聊天软件的兴起(如MSN、Skype等),加上之后推特和脸书等社交网路平台变得更受欢迎,使得美国及世界各地许多使用者陆续停用ICQ,ICQ便渐渐式微。ICQ虽然停止服务,但官方表示还在用的用户可以改用VK Messenger与朋友联系。

02

OICQ(QQ)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最早的OICQ就是一个汉化版的ICQ。它是中国最早的即时通信软件,由马化腾、张志东等人于1998年开发。作为腾讯公司最早的产品,管理层对做QQ是有犹豫的,主要是看不到赚钱的机会。为这个事,腾讯有了第一次激烈争论。马化腾最后拍了板。OICQ首个版本——OICQ 99 beta build 0210,正式发布于1999年2月10日。小编当时申请了两个7位数的QQ号,其中一个被盗号,目前这个号已经使用了超过20年了。不得不说OICQ的本土化是非常成功的,如在线状态显示、个性化头像等。所以一经推出就颇受网民的欢迎。2000年因为与ICQ的版权纠纷,更名为QQ,并不断推出新功能,如QQ群、QQ秀(虚拟形象)、QQ空间(个人博客)等,后来还上线了QQ游戏平台,绝对是当时国内互联网即时通信软件的王者。2011年,腾讯又推出了微信,左右手互搏也没有让QQ倒下,据说现在反倒是年轻人特别爱用QQ。看来,一时半会儿它还成不了“活化石”。只是对于最早的一批如小编一般的用户而言,它几乎就是躺在手机里的纪念。

03

MSN Messenger

微软在1995年8月24日推出了MSN,最初作为一个拨号上网服务,提供互联网接入和内容服务。1999年又推出了MSN Messenger,允许用户发送消息、进行视频聊天和分享文件。当年在国内,这款软件几乎等同于办公软件,工作上的联系主要就靠它。

随着国内社交网络特别是微信的兴起,MSN Messenger在国内的用户基础开始下降,逐步淡出了国人的视野。

04

饭否

饭否是一个 140 字的迷你博客。在这里,你可以告诉大家你在做什么,可以随便看看大家都在做什么,也可以关注一些有趣的人。简单地说,饭否就是可以随时记录自己的心情、简洁发表自己的观点的东东~。这是目前还能找到的饭否简介。2007 年,王兴创立了饭否,是众多立志成为“中国版推特”中最早的一家,比新浪微博还早两年。王兴坐镇,是自家平台的骨灰级用户,是那种“拉个屎也要发动态的人”。城市中的年轻群体更是它的忠实用户。但因为 2009 年长达一年多的关停,被新浪微博迎头赶上,因此错过了微博这种形态的黄金时代。后来王兴转换赛道,创立美团。然后,在2018年美团上市以后,这个小破站彻底关闭了新用户注册。小编算是饭否的初代用户了。还记得那时候连智能机都没有,差不多把饭否当树洞,走在路上会拿起手机碎碎念,记录只言片语的小心情。现在回想起来,都是好遥远好遥远的回忆了啊。

05

开心网

开心网成立于2008年,迅速以提供社交网络服务和网页游戏(如“开心农场”)吸引了大量用户。现在主流社交媒体上的偷菜、浇水啥的小游戏,都是跟着开心网学的吧。打工人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通过开心网与朋友保持联系、分享生活动态、玩在线游戏等。

它在2008年到2010年间达到顶峰,但随着微信和微博等新兴社交平台的崛起,开心网的用户基础和活跃度逐渐下降。最终,开心网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大幅度减少,逐渐淡出了主流社交网络市场。

06

天涯社区

天涯社区是中国早期非常著名的网络论坛,成立于1999年3月。它曾经是中国大陆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网络社区之一,包含天涯杂谈、经济论坛、国际观察、股市论坛等,覆盖了社会、经济、文化、娱乐等多个板块。平台聚集了众多知识分子、专业人士和普通网民,用户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表帖子、讨论话题、分享信息,讨论氛围极其活跃,有众多万丈高楼帖。在天涯的全盛时期,它是舆论监督和公共讨论的重要平台,很多社会热点事件和网络流行语都源自这里。很多明星的爆红,也靠天涯支撑。从1999年成立到2005年,天涯注册用户达到600万,活跃注册用户达到350万,同时在线人数最高达8万人,巅峰时期的天涯社区注册用户超过1.3亿。它承载了太多70后、80后网民的青春记忆。身为中国互联网最早最大BBS论坛的天涯社区,不啻为“化石”级的存在。2021年,是传统互联网社区关闭大年,这一年,曾与天涯社区齐名的猫扑关闭发帖功能;2021年9月,西祠胡同关闭发帖功能;2022年11月,西祠胡同易主只被卖了27.5万元,正式关闭。苟延残喘了三年,天涯似乎也难逃关闭命运。4月25日晚,前天涯社区执行总编宋铮曾在微博透露,“天涯没死,只是全身瘫痪。IDC欠费,服务器被停了。因为打官司,域名也被法院冻结了”。4月26日,“天涯社区”在其官方微博的评论区内否认了关闭的传言:“咱主打的就是陪伴。说一句暴露年龄的话:我会回来的……”

最新消息是自2023年4月暂停访问以来,天涯论坛的创始人邢明就在不断找钱,试图重启天涯。但,进展并不乐观……

07

人人网

人人网的前身是校内网,由王兴和王慧文创立于2005年,主要面向大学生用户。

2006年,校内网更名为人人网,开始向所有互联网用户开放。人人网提供了类似于Facebook的社交功能,包括个人资料、状态更新、相册共享等。在2009年到2011年间,人人网是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络平台之一,尤其在大学生和年轻人中极具影响力。可惜,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用户使用偏好的变化,人人网虽然尝试多次转型,最终还是遗憾成为了“活化石”。2022年愚人节的那天,人人网宣布正式关闭网站和App。

你们记忆中还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活化石”的应用啊,咱们一起来“爷青回”一把?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