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收录于专辑#南方读+#
这几天,大型跨国企业CEO扎堆现身北京——
苹果公司蒂姆·库克去了景山公园赏故宫全景;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前脚刚参观完小米工厂,就马不停蹄赶往深圳的比亚迪总部,就加强车载电子配件的合作进行讨论……
实际上,除了他们,还有众多欧美名企高管都来北京了。3月23日—24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这场全国两会后首个国家级论坛,是中国与世界对话、合作的重要桥梁。CEO们汇聚一堂,与中国政商界共话世界经济发展。
参会跨国企业国家范围更广,首次参会的跨国企业数量更多……为何跨国企业扎堆现身论坛?不少跨国企业负责人在会上表达要继续加码投资中国,他们看中哪些中国机遇?中国对外资的“磁吸力”有多强?通过这场论坛,可窥见部分答案。


中国对外资“磁吸力”有多强?
跨国企业掌门云集
每年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常被人称作“CEO赶大集”。今年也不例外,苹果、西门子、三星等众多跨国公司高层参会。
不仅如此,今年首次参会的跨国企业数量创新高。第一次派正式代表参加论坛的企业就有17家,包括英特宜家、博枫、安博、天丝等,是历年数量最多的,占企业总数的20%。
跨国企业用脚投票,是因为看好中国。在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向好态势延续回升,始终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动力源。
“对于苹果的供应链来说,没有比中国更重要的地方了。”在库克看来,苹果和中国供应链是非常融洽的双赢关系,“过去30年我们一直不断拓展在中国的供应链,而且不断加大投资,现在工厂的现代化水平非常高,因为我们会不断地进步。”
“中国可以说是丹佛斯的第二‘家乡市场’。”丹佛斯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方行健说,“无论晴天还是风雨,我们都对中国保持全心全意的承诺和坚定的信心。”
“这些跨国企业掌门人是被中国市场的魅力和潜力深深吸引而来。中国经济的稳健增长、超大规模市场的内需支撑,都是吸引各方关注的‘磁石’。”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湾区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克力说。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认为,近年来,国内营商环境逐渐优化,关于外资的法治化建设让外商吃了定心丸,利用外资的各种政策也日益完善,整个环境非常有利于外资在中国扎根。
除了表态,不少企业都给出了实打实的投资计划。这也是中国对外资“磁吸力”的证明。
比如,“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将在未来几年内投入不少于140亿元的资金,全面升级技术和产品,继续加强在中国的业务。”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说。
采埃孚集团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柯皓哲介绍,他们在中国有50家工厂、4个技术中心。最近,在广州和济南新成立了技术中心,并在武汉开设了两家工厂。“目前正在不断扩展工厂网络。”


跨国企业最关注什么?
DeepSeek成论坛热词
今年以来,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尤其是AI方面的突破备受世界瞩目。DeepSeek虽没有代表正式参会,但在论坛上频频被提及。
“中国的创新正不断给世界带来惊喜,比如DeepSeek最新开发的高性能、高开放度的AI模型。”本次论坛的外方主席西门子公司董事会主席、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博乐仁说。
不只是西门子,库克也注意到了DeepSeek。在23日论坛开幕式结束后,库克被记者提问是否用过DeepSeek,他立马回答:“当然,很棒!”
是否使用过DeepSeek?苹果CEO库克大赞:很棒!
关注DeepSeek背后,是关注中国创新。2024年,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11位,是十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也是拥有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最多的国家。
随着科技事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中国市场的竞争走向高纬度。外商巨头加码投资中国,不仅看重新机遇和新技术,也希望借此增强全球竞争力。
在这一背景下,与中国在科技创新上的深度融合,是本次跨国企业反复提及的重点之一。
“最近,中国是通过新质生产力来推动经济发展的。”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在论坛上说。他表示,正深化与中国科技领军企业的战略合作,深度融合云端交互能力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个性化体验,宝马的车辆将无缝对接中国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康林松直言,奔驰看中的,正是中国人的创新精神。“如果你和中国的工程师合作,他们不会说‘不’,甚至很多时候会做得更好。在这里能够释放巨大的发展潜力。”他表示,创新是中国的竞争优势,也是梅赛德斯-奔驰一直在中国市场深耕的原因。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新质合作。”博乐仁表示,西门子将持续投入,持续支持中国发展,“我相信,这也是众多跨国企业共同的心声。”
“科创方面,中国拥有庞大市场规模和丰富人才资源,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坚实基础。随着创新生态体系日益完善,包括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在内的各类创新主体之间协作更加紧密和高效。”朱克力认为,这些优势都为我们与外资开展新质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外资信心从哪来?
论坛释放强烈“开放”信号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释放了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强烈信号。
两会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再次释放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信号。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在论坛上表示,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历史经验教训反复证明,开放合作是共赢之道,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既害人又害己。对于无理打压遏制,我们将坚决反制、有效应对,切实维护自身利益。

“我们相信,多边主义是人间正道,越走越宽,单边主义终将成为孤家寡人,走进死胡同。”韩文秀表示,多年来,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坚定做多边贸易体系的维护者,展现了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大国担当。
开放的信号,给了外资持续加码投资中国的信心。
“开放市场,而不是关闭市场,这是成功的关键。这次在论坛上我又听到了‘开放’的信息,这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进一步开放市场,我们才可能取得各方面的成功。”康林松说。
朱克力认为,“开放”之所以如此重要,在于其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唯有坚持开放合作才能实现互利共赢。
谈及如何进一步提升对外资的“磁吸力”,朱克力认为,可以重点关注法治环境建设和政府服务职能建设。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国际合作,能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此外,还可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外资企业在华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力度。”朱克力说。
撰文:话题研究员 段江含 赵晓娜 辜继漫
策划:胡良光 尤立川
【作者】 段江含;赵晓娜;辜继漫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