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智能手表市场的“双刃剑”:创新背后的隐患何解?

儿童智能手表市场的“双刃剑”:创新背后的隐患何解?
2024年06月13日 21:26 丁道师原创

进入2024“卷”之年,儿童智能手表市场正迎来新一轮的激烈竞争。从小天才、华为到小米,各大品牌纷纷推出功能繁多的新款儿童手表,这些产品不仅拥有传统的通话、定位功能,更集成了社交、学习、娱乐等多维度应用,使得儿童手表的边界不断拓展。

在这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大厂商都试图通过技术的创新和迭代来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小天才的“碰一碰”信息交换功能、华为的离线定位2.0技术、360和小米在拍照、美颜等功能上的持续升级,都是他们在市场上的重要布局。

然而,在功能日益丰富的背后,儿童手表市场也面临着诸多争议和挑战。一方面,功能的“堆料”和过度娱乐化让家长们担忧,孩子可能因此沉迷于手表中的游戏和社交应用,而忽视了学习和生活。另一方面,一些儿童手表应用存在的诱导充值、虚假宣传等问题也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监管部门的重视。从黑猫投诉[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平台的数据来看,关于儿童手表的投诉数量不容忽视,其中包括了质量问题、诱导消费等多个方面。

我们不禁想问:儿童电话手表的不断更新换代和升级,真的是为了孩子的实际需求而设计的吗?它们是否只是商业竞争的产物?在追求功能和技术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更加审慎地考虑这些产品对孩子成长可能带来的影响?

针对这些话题,本周我做客了北京新闻广播《新闻天天谈》节目,探讨了未成年人使用儿童手表的相关问题。

以下是节目干货总结,今天分享给大家(有补充)。

-----这里是分割线-----

1、首先想问问您,您有没有给孩子买过儿童电话手表?最初买手表的时候,您的出发点是什么?当时买的那款手表大概多少钱?使用频率高不高?孩子主要会使用哪些功能?

丁道师:我早些时候就为孩子们买了儿童手表,现在我们老大用的是小米,老二则选择了小天才。

当初买手表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希望能有个定位功能,确保孩子们的安全。

记得十多年前,搜狗推出了糖猫电话手表,那时候这款手表还挺受欢迎的。价格大概在四五百元,我们媒体人当时还免费体验了一波。

在我们家,儿童手表的使用率特别高。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大人和孩子频繁沟通,而是孩子们之间用得多。现在的小孩,可能因为各种原因,社交机会少了些,儿童手表就成了他们重要的社交工具。比如,某个孩子买了某个品牌的儿童手表,他的朋友们可能也会买同样的手表,这样他们就能通过手表互相联系了。

现在的手表功能也越来越丰富,除了打电话,孩子们还经常用它来听故事、购物。我家的孩子就特别喜欢用手表听故事,既安全又方便。

2、从之前的一千多出头,到现在两千出头,很多评论都发出了“儿童电话手表”为什么越来越贵的疑问,对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丁道师:这个结论其实并不完全准确。目前,儿童手表市场呈现出两个明显的趋势:一种是高价格产品,另一种则是价格相对低廉的。

不知你们是否用过拼多多,上面一两百元的儿童手表随处可见。

当然,与此同时,小天才等品牌的儿童手表售价高达1000多甚至2000元,销量也相当不错,尤其在线下渠道销售时价格更高。

既然我们讨论这些高价产品,那就以小天才为例来分析一下它为何如此昂贵。首先,小天才在广告投放和线下渠道铺设上投入巨大,这些费用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导致手表价格偏高。其次,其产品性能和功能配置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这也是其高价的一个支撑点。再者,小天才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更为关键的是,它创造了一种群体社交的方式。许多孩子选择小天才手表,是因为他们的朋友也在使用,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碰一碰”功能相互通话,形成了一个社交群体,这种社交模式进一步推动了小天才敢于将手表价格定得较高。

我们的家长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儿童电话手表。一般来说,300~500元的价格区间内已经可以选购到一些知名品牌、产品质量有保证、且功能基本完备的儿童电话手表了。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需要过度投入的大件商品,因此家长们不必盲目追求高价的儿童手表。

3、我们看到各大厂商都推出了不同的主打功能。您怎么看儿童电话手表不断的更新换代和升级?

丁道师:关于各大厂商不断推出具有不同主打功能的儿童电话手表,我认为这是一个需要辩证看待的现象。科技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这一点无疑。我们甚至可以预见,未来如大模型等先进技术可能会应用到儿童电话手表领域,带来全新的用户体验。

然而,关键在于这些科技升级是否真正适合儿童。我认为,在引入新功能时,必须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求。例如,网络游戏现阶段可能并不适合儿童,因为儿童缺乏自制力,且网络游戏可能不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但是,引入支付宝或微信支付功能,并设置一定的额度限制,我是支持的。这既方便了家长,也让儿童在家长的监护下能自主进行一些小额支付,如购买文具等。

目前,主流品牌如华为、小天才、360、小米等,在推出新功能时,基本上都能坚守道德底线,不会将不适合儿童的功能随意加入到儿童手表中。这一点,我们是可以放心的。但是,我们也应该警惕一些杂牌儿童手表。这些手表可能价格低廉,但功能繁多,甚至包含一些大牌所没有的功能。这些功能可能通过破解或非法途径获得,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对儿童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我认为在看待儿童电话手表不断更新换代和升级时,我们应该保持理性,既要看到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也要关注这些变化是否真正符合儿童的成长需求和安全要求。

4、如果打开黑猫投诉平台,会发现儿童手表质量问题、虚假宣传、手表应用诱导儿童消费等问题的投诉较多超过2600条,此外还存在预装软件广告过多等。丁老师,您如何看这些问题的出现?比如虚假宣传、诱导消费、预装软件广告甚至侵犯儿童隐私的问题,是否可以通过技术的方式前端拦截?

丁道师:对于儿童手表出现的如虚假宣传、诱导消费、预装软件广告过多甚至侵犯儿童隐私等问题,通过技术手段完全可以进行拦截和防范。例如,加强儿童手表的安全防护功能可以防止信息泄露;限制预装软件的广告数量和类型可以减少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加强软件审核机制可以防止诱导消费和虚假宣传的应用上架。

然而这些问题的出现,恰恰是一些不良厂商为了盈利而故意为之。这些厂商没有动力去解决这些问题,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带来更高的利润。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法律法规的完善、行业监管的加强以及家长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儿童手表市场的健康发展,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健康、有益的成长环境。

5、我们关注到,今年的3月11日,《儿童智能手表个人信息和权益保护指南》正式实施,在《儿童智能手表个人信息和权益保护指南》中,很重要的一个维度是企业应当为家长提供“把关”支持。从应用安装、功能、时间、社交控制等方面,确保家长对儿童智能手表的控制。企业需要为家长提供怎样的把关支撑?家长如何把好关?

丁道师:针对《儿童智能手表个人信息和权益保护指南》中强调的企业应为家长提供“把关”支持这一点,我认为企业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家长提供把关支撑:

首先,在应用安装方面,企业应提供家长控制应用程序的功能。家长可以审核、批准或拒绝儿童智能手表上应用程序的安装,企业应设置明确的安装权限和限制,确保仅允许家长认可的应用商店或渠道的应用被安装,从而防止儿童随意安装潜在的不安全应用。

其次,功能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企业应提供家长控制选项,允许家长根据需求开启或关闭特定功能,如交友功能、应用内付费、内容发送功能等。特别是对于那些可能涉及敏感个人信息或敏感内容的操作,企业应设置足够的功能供监护人进行适当控制,确保儿童在使用智能手表时不会泄露个人隐私或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最后,时间管理也是家长需要关注的一个方面。企业应提供时间管理功能,允许家长设定儿童使用智能手表的时间段和时长。设定合理的休息时间和提醒功能,有助于保障儿童的健康生活习惯,避免过度使用智能手表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通过这些措施,企业可以为家长提供有效的把关支撑,确保儿童在使用智能手表时能够安全、健康地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