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WCS 2024上,看到中国通信产业新业态

在MWCS 2024上,看到中国通信产业新业态
2024年06月27日 23:00 至顶网

当大模型参数量越来越大,生成式AI成为全球焦点时,鲜有人提及的是,要想将这样的人工智能技术落到产业中,我们需要一张时延更低、承载能力更强的网络。

在近日的MWCS 2024展会上,5G-A与AI的技术融合成为焦点,我们在华为展区看到了5G-A、F5G-A等最新的网络技术和方案,也看到了由此带来的新产品、新业态。

5G-A,按“体验”付费

作为5G网络升级版,5G-A在综合性能上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然而,如何将这样的网络服务推广下去,就成了摆在所有运营商面前的一个必答题。

这里还有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在过去三十年里,中国移动网络经历了从2G到5G的高速发展,这其中,2G得益于人口红利,3G、4G得益于流量红利,中国网络通信产业由此经历了以快速发展。

然而,5G时代的到来,让运营商面临着一次从资源价值向服务价值的全新业务转型,这一次,在4G网络已经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基础网络需求时,5G和5G-A为运营商带来了体验红利。

就在今年5月,上海移动正式对外发布了5G-A体验包,199元档5G-A体验套餐包含5G新通话、千兆宽带、全屋WiFi、高清电视、手机上网提速、移动云盘、权益会员、视频彩铃会员等业务和权益。

在这个5G-A套餐中,一个独特的服务是5G新通话,在MWCS 2024的华为展区,我们看到了这个新功能。

通过手机拍摄一张个人照片后,通过15秒可以生成一个数字人,在用户开通5G新通话这一功能后,打电话时,你的数字人会显示在对方手机上,并配以动作与对方进行交互,这样的视觉效果让接打电话有了一种全新的交互体验。

据悉,自2023年推出这一功能以来,江苏移动已经有超300万用户开通了这一功能。

5G新通话之外,我们在华为展区看到中国移动展出的另一个独特产品是云手机,云手机独特之处在于,你可以根据需要配置你云手机的算力和存储空间,据中国移动专家介绍,这本质上是中国移动为用户提供的一个随身算力产品,目前,中国移动云手机已经拥有2000万注册用户。

这是用户侧能够感知到的变化,运营商的盈利模式有怎样的变化呢?

具体而言,运营商的盈利模式变化已经体现在了个性套餐上,目前,运营商除了提供基础套餐外,另一个发展趋势是根据应用场景对网络的不同需求,针对性提供套餐服务。

例如,网络直播业务对网络的上行速率普遍要求很高,广东联通就针对性地推出了5G直播套餐,通过与华为合作引入网络数据分析网元及切片技术,为直播用户提供150Mbps-200Mbps超高上行速率和VVIP服务等级。

此外,针对高铁、地铁等移动场景,运营商面向时延游戏业务提供5G-A套餐,可以保障网络延时在20~40ms;针对世界VR大会外场车载XR演示这样的场景,运营商面向下行XR业务提供5G-A套餐,可以保障网络速率在50Mbps,全链路无卡顿。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还处于5G-A商用初期,用户在办理5G-A套餐前,可以通过在5G-A覆盖APP上标注自己家、公司等高频活动范围,运营商会据此结合5G-A网络覆盖情况为你推荐适合你的可用套餐。

据华为专家介绍,除了在消费领域应用外,5G-A在车辆网、低空经济领域有着很大的应用潜力,以今年热度颇高的低空经济为例,华为基于5G-A通感一体技术,已经在全国20个省份有30个项目进入验证阶段。

RedCap:小投资,大收益

RedCap是3GPP针对速率、时延要求不高的5G应用场景,在5G R17阶段专门推出的一种新技术标准协议,目的是为了提升5G网络质量和覆盖率,也被业界普遍视为轻量级5G。

今年2月在巴塞罗那举办的MWC 2024上,GSMA、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华为、中兴在内的超20家共同发布了RedCap商用推广行动倡议,为的正是加速RedCap产业发展和规模应用。

而RedCap一个重要应用场景是物联网市场。

在华为展区,我们看到了基于RedCap的模组、摄像头等产品,这些产品已经应用到了电力运维、园区监控、智能工厂等场景,随着今年国产厂商陆续入局,预计今年RedCap的模组价格将会降到60元以内。

相较于RedCap,华为还展另一项物联网技术——P-IoT(无源物联网)。

所谓P-IoT是针对无需大电力、高性能网络支持,需要广覆盖的应用场景,例如抵押物品、仓储物品盘点等场景,这项技术的独特之处在于,无需外部电源或电池提供能量,而是从周围环境中获得能量来运行。

据悉,目前只有基本标识的A类P-IoT成本低至0.3元左右,有温湿度检测功能的B类P-IoT成本在1-3元。

整合国际资源,打造国际标准

在过去三十年里,全球通信标准往往由欧美等地的组织机构制定,在我国5G技术开始引领世界时,国内也出现了一些组织机构积极推动相应的标准制定工作。

在华为展区正对面的,正是刚刚在2024年揭牌的河套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聚集区的展区。

河套深圳园区是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国际性标准产业集聚区,河套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聚集区自成立以来,便肩负着汇聚全球智慧、整合国际资源、促进技术交流、加速标准制定、提高产业链全球竞争力的使命。

目前,该集聚区已经吸引了一个中心和六个标准联盟的加入,一个中心是指共熵产业与标准创新服务中心(Comentropy),六个标准联盟分别是世界无线局域网应用发展联盟(WAA)、国际星闪无线短距通信联盟(SparkLink)、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UWA)、全球计算联盟(GCC)、全球智慧物联网联盟(GIIC)、全球固定网络创新联盟(NIDA)。

据悉,截至目前,这些国际组织已累计拟定标准130项,发表白皮书23个,测试认证产品211款,发展会员1643家。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