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陈少峰:元宇宙AI让文旅产业焕发出新生机

北京大学陈少峰:元宇宙AI让文旅产业焕发出新生机
2024年06月17日 15:09 环球网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郑湘琪】“现在是科技与文化、科技与旅游全面融合的时代,希望未来AI大模型会发展成像互联网一样的综合性平台,形成与他人合作共赢的生态链。”近日,在全球展望论坛·北京分论坛期间,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少峰这样表示。

本次论坛由全球展望论坛委员会联合全球创新服务网络建设示范区-北京中关村科学城科创服务有限公司、中国北京(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共同举办。论坛以“人工智能与社会变革”为主题,各界专家与全球青年人才共同探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议题。其中针对“元宇宙AI文旅的若干趋势”议题,陈少峰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在他看来,传统文旅正在逐步向数字化转型,新技术与文化的融合必将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新趋势,载体大、传播速度快、内容丰富,这些都是数字科技加持下的天然优势,令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望尘莫及。

如陈少峰所说,人工智能在文旅产业中的角色正经历着从辅助工具到核心推动力的转变。从创作内容、体验升级,到机器人共同演出、直播带货等,人工智能正逐渐渗透到文旅产业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在体验性和交互性方面,人工智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让文旅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市场研究公司National Research Group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61%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使用AI工具来规划旅行。而在更广阔的语境下,通过机器人协助创作、提供沉浸式体验、增强交互性等方式,文旅产业有望吸引更多游客,大幅提升游客体验。

基于此,陈少峰强调,文旅行业从业者首先需要转变观念,打破传统文旅产业的思维定势,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其次,需要加强跨界合作,推动文旅产业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同时,还需要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实践层面,陈少峰建议通过研学、场景体验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人工智能在文旅产业中的应用。例如,可以通过打造元宇宙文化体验园等形式创新品牌表达,生动讲述传统文化,寓教于乐让游客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人工智能技术的魅力。此外,业界还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广和传播文旅产业的最新成果和动态。

1993年,钱学森就将“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表达为“灵境”。陈少峰谈到,元宇宙文化体验园可以与“灵境”概念结合,形成新的品牌,比如创造“娱购灵境(+美食灵境)”“婚礼灵境(+美食灵境)”“微型灵境”“田园灵境”“文博灵境”等。

比如陈少峰近期在策划的北京751项目便是一个迷你版的娱购灵境,把商业街区、购物中心改造成为灵境+衍生品商场,边玩边购,先玩后购,有玩有购,同时把系列微电影、沉浸式体验与衍生品也融合进来。他还期待未来业界可以创造更多应用场景,比如用元宇宙“探寻”北京中轴线,让游客能更直观地体验中轴线的空间变换和历史变迁。

值得关注的是,人工智能在文旅以及其他产业中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如何平衡人工智能技术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如何确保机器人服务的个性化和人性化,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还需要考虑成本、技术成熟度、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因素。对此,陈少峰告诉记者,对于人工智能的治理,需要采取预判性的跟踪策略,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提前研究和管控。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成岗则表示,技术的发展最终应当回归人本身,人工智能时代,要处理好“善治”与“善智”的关系,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走向技术与社会的“良性互构”。

据悉,全球展望论坛委员会由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和清华大学青年学者发起,于2024年6月在硅谷、北京、伦敦依次举办三地联动论坛。通过围绕相同主题的多元对话,立志于在交流中探寻共鸣,为青年学子、职场人士搭建联通科技创新、国际关系、经济金融的全球性对话平台。

北京分论坛主持人、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文晶说,“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在为社会带来巨大的改变,我们希望通过跨地域的交流形式,共同探讨这一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议题。”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