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陈子帅 胡雨薇 冷舒眉 王勇 张翠】编者的话:10月22日至24日,由中国科协主办的2024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WSTDF 2024 )主会场活动在北京举行,这场荟萃全球数百名科学家、国际组织代表的盛会,是中国持续推动扩大国际科技人文交流的生动实践。多位中外嘉宾在现场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一致认为,只有坚持合作创新,携手应对人类共同挑战,才能实现自身发展,同时惠及世界各国人民。
2024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以“面向未来的科学技术”为主题,围绕人工智能、海洋负排放、智能制造等六大全球性焦点议题展开了思想交锋,其看点与亮点有哪些?各国学者接下来又将如何深入交流与合作?《环球时报》记者在现场进行了详细记录与采访。
“一次非比寻常的安排”
22日傍晚,在论坛开幕式的前夕,来自美国、欧洲、非洲、东盟等地区的科学家们已经早早来到大会现场,一边热络地寒暄、交换名片,一边期待着接下来的议程。
“这在全球范围内绝对是一次非比寻常的安排。”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副主席阿斯霍克·巴萨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他认为当前科学界急需讨论人工智能的风险与伦理治理,而本次论坛也将切入这一议题,尝试探讨发展与治理之道。
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面对面交流更显难能可贵。“国际合作对于造福全人类的科学进步和技术进步非常重要,我很高兴中国能够主办这一重要活动。”美国圣母大学学者詹妮弗对记者说,科学事业是一项国际事业,中国有许多重要的科研工作者,我们必须相互联系。
这场论坛,不仅把全球顶尖的科学家们“请进来”,让彼此聚在一起,建立信任,更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环球时报》记者关注到,与常见科技论坛或展览不同的是,在2024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的场馆,更吸引与会者的是那些代表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展览。
在通往餐厅的走廊上,与会嘉宾被两侧的展览吸引驻足——从中国的传统智力玩具七巧板、九连环、鲁班锁,到非遗文化竹纸制作技艺,外国嘉宾对精巧的“中国元素”满怀好奇、赞不绝口。
“这更像是让人感到温暖,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之旅。”一位来自南非的女科学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她本以为这只是一场严肃的学术活动,但现在对这场论坛已经有了新的认识。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促进科学交流的国际性舞台,本届论坛在议题设置上突出6个“I”,反映了全球科学界的共同关切,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开放科学与全球伙伴专委会主席杨卫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科学引领的颠覆式创新,是未来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们要通过科学交流合作,不断提升研究水平、丰富研究手段。
探索碳中和“海洋负排放方案”
很多科学家认为,世界正处于气候灾难的边缘,急需变革行动以应对。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在地球历史上对调节气候变化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海洋酸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正在直接影响海洋的碳吸收功能……
“如何保护和恢复海洋的负排放能力,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方向。”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首席科学家焦念志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海洋负排放,是指海洋通过一系列的生物、物理、化学过程,额外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封存、沉积在海洋中的过程。可以简单理解为,让海洋“吃”掉更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中国在海洋负排放技术的研究方面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早在1991年,焦念志就率先开始了海洋新生产力研究,这是海洋碳汇方面为数极少的量化指标之一。2010年,焦念志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微型生物碳泵”储碳机制,揭开了海洋巨大碳库成因的面纱,这一问题被美国科学家称之为“不解之谜”。
最早在2017年,焦念志牵头发起“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ONCE),旨在汇聚全球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智慧,利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深入探索海洋负排放的过程、机理,开发出一套基于应用场景实践、并向全球推广的海洋负排放方案。
“我们要实现3个目标:海洋负排放重大理论创新;重大技术应用突破;领衔建立国际标准,打造海洋负排放生态工程新范式。”焦念志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目前已经有33个国家的科研团队加入该计划,ONCE计划提出了诸多合情、合理、合法的海洋负排放方案。例如,海水养殖环境负排放增汇。通过清洁能源驱动的人工上升流把养殖海区底部富营养盐水体带到上层,供给养殖海藻光合作用所需营养盐,解决营养盐、无机碳、溶解氧供需错位问题,变“污染场”为“增汇场”;海藻喂牛减少甲烷排放,东西部大循环减排增汇。研究发现,海藻饲喂反刍动物,可减少高达93%的甲烷排放。西部畜牧业可与东部海藻养殖业联合,通过实施“东部养藻-西部喂牛”的产业链协同策略,形成“东-西部国内大循环”新业态,在减排的同时实现增汇。
焦念志介绍说,ONCE已获国际标准化组织批准,建立“海洋负排放与碳中和”标准工作组,该工作组的主要职责就是制定和推广海洋负排放与碳中和领域的国际标准,为全球范围内的海洋负排放实践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规范、可操作的指导。
“这为全球接受认可‘海洋负排放方案’打下坚实基础。”焦念志对记者说。
焦念志还特别提到,推动海洋负排放技术突破,需要海洋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经济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这种跨学科的合作模式,不仅能够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创造,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本次论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方案”主题会议中,各国科学家也就此话题展开了分享与讨论。
跨界资源推动智能制造创新
作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全球制造业的深刻变革。它不仅代表着制造业技术与模式的全面升级,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在此背景下,如何高效整合跨界资源,创新智能制造的应用场景,对于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实现制造业的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跨界资源协同整合为提升智能制造产业提供创新应用场景”主题会议中,来自各国的科学家、产业界代表共同探讨了智能制造产业的创新发展。
“这是一次相互分享技术观点,并且很可能会碰撞出火花的机会。”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海南大学教授董勤喜在主题论坛中作了报告,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不同国家的科学家聚在一起交流,能够给彼此带来启发。
董勤喜目前正在研究和推动国产高端CAE工业软件的广泛应用。他介绍说,工业软件是整个现代工业体系的“大脑”,在整个产品设计、生产、制造流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每一套现代工业产品和装备的研制都离不开工业软件的运行。而CAE工业仿真软件被誉为“工业软件皇冠上的明珠”,能够提高产品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对于航空航天、汽车、能源行业等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为生产设计制造注入强大的工业智慧。“过去国内在高端工业软件上发展不足,现在逐渐实现自主可控,我们要大规模应用它,推动智能制造不断升级。”
董勤喜过去25年间与日本科学界进行了密切交流。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日本的科学家非常欣赏和佩服中国的科技成果、科学家,他们也乐于和中国合作。例如,日本高速道路和羽田机场D跑道的设计软件就是由董勤喜和日本科学家合作开发的,现在该软件也成为国际通用的道路设计软件;董勤喜还与东京大学团队就如何防止碳纤维复合材料胶层开裂进行了联合研究,相关成果也助力氢能储罐产业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世界共通的课题。科学没有国界,环境没有国界,所以我认为可持续发展、环保、碳中和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没有任何障碍。”三菱电机(中国)有限公司环保事业总监、环境学博士倪悦勇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智能化和绿色化是今后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三菱电机与中国的高校、青年企业家、科技初创企业等展开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作为教育工作者,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副校长倪慕敏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们已经与中国的高校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马来西亚是东盟的窗口,许多中国企业来到马来西亚,相信我们联合培养的学生,更容易成为被这些知名企业看重的人才,助力中国和东盟的未来发展。”
直击人工智能对话现场
全球科学家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安全、治理等问题的热烈讨论,无疑是本届论坛的“重头戏”。《环球时报》记者关注到,在“人工智能治理创新为培育科技治理生态构建国际信任基础”主题会议中,多数科学家都强调,要确保人工智能的发展成果惠及人类福祉。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黄铁军在现场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过去人类需要自己从复杂现象背后寻找规律,如今通过训练大模型来产出源源不断的“机器智力”,这意味着人工智能将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并全面惠及人类福祉。爱迪生在19世纪用电点亮了美国曼哈顿的街区,世界随之逐渐被点亮,相信随着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与治理水平不断完善,智力基础设施也将不断点亮全世界,人类社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百度首席技术官、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海峰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基于大模型的人工智能应用,已在各行各业大放异彩。例如,农业领域的智慧种植、虫害防控;制造业的生产管理、智能控制;能源行业的预测性维护、智能巡检和运维;交通行业的自动驾驶和智能调度;金融行业的个性化资产配置和风险评估;医疗行业辅助诊疗和智能导诊,等等。
韩中科技合作中心首席代表、韩国科技部下属软件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金俊渊在演讲中提到,根据研究,人工智能并不总能提升人们的办公效率,当工作中人工智能应用的占比低于25%,那么工作表现就没有明显提升。金俊渊说,人工智能并不像传统的自动化取代人工那样,因此人们要学会提升自我能力,更好地让人工智能来辅助自己。
除了如何用好这项技术外,参会嘉宾普遍呼吁,要从技术、伦理、法律等多方面防范人工智能风险,设置“安全阀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介绍说,目前北邮实验室正在重点监测大语言模型的伦理风险以及多模态大模型的伪造内容,并且创新设计了包括合规性、公平性、符合商业道德、权益保护和可信度五个测评维度的评判方法,来应对人工智能伦理判断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动态性难题。
“科学技术本身没有善恶或好坏属性,取决于我们如何管理。滥用甚至垄断人工智能能力,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发展人工智能应坚持‘以人为本’。”黄铁军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人工智能的力量巨大,如果不能由全人类共同掌握,那么会加剧贫富差距和不平等问题;另一方面,目前来看,存在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的可能性,国际社会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治理方案,合作研究管控人工智能的技术手段,是必行之路。
黄铁军介绍说,智源研究院是中国和国际社会开展人工智能合作的一个窗口。智源自主研发并开源的AI大模型BGE成为Hugging Face月度全球下载量最高的大模型,“我们旨在为全球发展服务,让更多开发者和企业都能使用这一工具”。
今年3月,智源研究院发起并组织了中国首个AI安全高端闭门论坛——“北京AI安全国际对话”,数十位中外专家共同拟定并签署了《北京AI安全国际共识》,提出AI风险红线及安全治理路线,同时呼吁“在人工智能安全研究与治理上的全球协同行动,是避免不受控制的前沿人工智能发展为对全人类带来生存风险的关键”。
“共识远大于分歧。”黄铁军说,我们需要携手共同应对风险挑战,因为这关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中国推动国际科学交流获高度评价
中国科学家的“朋友圈”正在日益扩大。《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参与本届论坛的高级别外国专家以及国际组织数量达到近年之最。在持续3天的主会场活动中,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的350余位嘉宾展开了分享与对话,其中包括14位诺贝尔奖、图灵奖、拉斯克奖获得者,27位国际科技组织负责人,41位国内外院士以及200余位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专家学者。
2023年8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2024-2033年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十年》决议(简称“科学十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牵头落实。这一决议旨在提升各利益相关方对科学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各方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积极策划相关活动和项目,开展相关研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从今年开始的“科学十年”,将促进人类的共同繁荣和相互交流。中国一直强调向“全球南方”国家分享经验与知识,致力于助力他国消除贫困、发展至更高水平。例如,中国领先的空间技术已应用在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
中法两国过去一直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积极合作。今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共同主办的会议上,中法国际生物多样性研究网络正式成立。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特级研究员伊冯·勒·马霍出席了本届论坛。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法中两国都将双方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合作视为优先事项,而这种科学合作没有阻碍。
“中国对推动国际科学合作的承诺仍然非常坚定。”美国《科学》杂志高级国际记者理查德·石磊参与了“环境社会和谐共生为促进人类健康福祉提供良性耦合机制”主题会议的圆桌论坛。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即使国际形势复杂,众多高级别的专家还是愿意亲自来到北京分享知识和经验,各国的科学家都非常开放和坦诚,通过这种方式彼此建立信任,有助于推动科学的全球化。理查德说,中国政府在科学技术方面投入大量资源,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科学》杂志也希望能在帮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科学方面发挥作用。
“形成一种示范与号召力”
中国推动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努力,世界有目共睹。2023年,我国提出《国际科技合作倡议》,倡导并践行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科技合作理念,坚持“科学无国界、惠及全人类”,携手构建全球科技共同体。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教授强舸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近年来国际交流受阻的背景下,中国通过召开2024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推动全球科技交往和交流,体现了我们持续对外扩大开放的信心和决心,实实在在地为全球交流注入了“强心剂”。
据主办方介绍,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由中国科协于2019年发起,论坛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对促进民间科技交流、拓展我国对外交往渠道、构建开放信任合作网络起到了积极作用。强舸说,中国在推动全球科技交流合作方面作出的努力,正在形成一种示范和号召力,让全球更多科学家发挥自己的主观作用,打破现有桎梏。
强舸说,今年召开的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不仅是一次促进沟通、拉近距离的宝贵机会,更有望发展为能够切实推动国际科技交流的长效机制与平台。接下来,我们能够通过这场论坛,落实更多有益交流的项目。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