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IPv6跨境数据空间网络构架

构建IPv6跨境数据空间网络构架
2024年11月04日 16:04 环球网

  2024年10月30日,GDTC全球数据技术大会大会-隐私科技与数据跨境流通论坛上,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副主任张汉卓发表了《构建IPv6跨境数据空间网络》的主题演讲,分享了“以IPv6高速数据网为基石,数据空间(IDS)为核心”的数据跨境基础设施架构,通过IPv6和数据空间等新技术构建跨境数据传输网络并提供全球互联互通的精细化数据管理控制能力,为当前数据要素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思路,为全球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图: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副主任张汉卓发表演讲

  IPv6支撑高水平数据跨境流通

  数据技术已成为加速社会数字化转型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张汉卓深入剖析了IPv6技术在数据跨境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IPv6具备了更强的数据标识和管理能力,同时,借助分段选路(SRv6)技术,可以指定流量转发路径,确保不同敏感数据的安全性与流通效率。这些技术不仅提升了跨境数据流通的管理能力,也大幅强化了数据的追溯性和安全性。

  基于数据空间等技术构建跨境数据基础设施

  在数据跨境流通的技术架构方面,张汉卓分享了一套“以IPv6高速数据网为基石,数据空间(IDS)为核心”的基础架构。数据空间作为数据管理和交换的核心,可以为参与者提供数据自主权和可信治理的环境,确保跨境数据在共享与使用时具备高度安全性。张汉卓指出,数据空间的互操作性,保证了其采用统一的技术协议和运营规范,确保参与各方的数据在安全和合规前提下实现高效流通。这种数据管理模式可实施、可复制、可推广、可互联互通,可产生示范效应和规模效应。不仅能为企业带来更灵活的数据控制模式,也为全球范围内的数据互信和跨境协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IPv6跨境数据空间网络实践

  张汉卓进一步介绍了IPv6跨境数据空间网络的实际应用案例。据介绍,澳门科技大学与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共同建设了基于IPv6的跨境网络,通过“规则+管理+技术”一体化的数据跨境流通模式和基于区块链的数据流通审计方案,实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内多校区的科研数据跨境合规、安全地流通。该项目通过CCRC技术验证和现场评估,获得全国首个“个人信息保护认证”证书,并获批澳门个人隐私办公室数据流通到内地的跨境许可,成为双向数据跨境流通合规的典型范例。与此同时,依托IPv6跨境网络并基于国际数据空间(IDS)标准的粤港澳大湾区数算协同创新平台也正在实施当中。

  张汉卓指出,相关实践不仅为数据跨境流动合规性提供了重要参考,还为探索全球范围内的数据共享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下一步还将探索在医疗数据领域应用实践,推动粤澳医疗数据跨境流通的实施,深化粤澳两地在医疗健康领域的紧密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居民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体验,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