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新东方被一网红举报,导致杭州新东方线下辅导机构全部关停,该事件相关话题直冲热搜,引起了网友热议。
事件起因是一个叫“铁头惩恶扬善”(以下称为“铁头”)的短视频博主来到杭州新东方的一家线下,假装以家长的身份询问工作人员,是否可以进行初高中的学科培训。
在得到了工作人员肯定的答复后,他马上就变了脸,开始质疑机构的做法违反了教育部的双减政策,是知法犯法的行为,随后拨打了110报警电话,要求退还家长补课费用,取缔补课行为,对该公司行政罚款。
在铁头突袭的一小时后,新东方该店立即停课,机构拉闸关门、遣散师生。不过在视频拍摄当天,关于对机构如何处置,他没有得到明确的回复。
在随后发布的视频中,铁头奔走派出所、市场监管局、教育局举报并递交资料,他全程录音录像,不错过每一句话的每一个细节。
还在剪辑视频封面打上了“勇闯东方”、“决不妥协”、“前路荆棘”、“百折不挠”和“长路漫漫”的字幕 。
在铁头一系列的“猛烈击杀”下,如他所愿:杭州新东方停课了。
有学生向媒体透露杭州新东方已经把暑假班剩下的课程费用退还给了家长,开学前不会开课了。
这场打假行动获得了“胜利”,铁头显然很满意。他誓言要惩恶扬善、拯救家长、解救孩子。
除了新东方,他还要去学而思、杭州重点高中继续打假,目标是要让补课行为在杭州“断根”。
根据清博舆情系统显示,相关话题热度在8月10日有媒体爆出杭州新东方全面停课后舆情快速攀升,达到峰值,网络相关信息总量超过4万条。
https://yuqing.gsdata.cn/
01
惩恶扬善是
从扬善开始的
“铁头惩恶扬善”在抖音上拥有300多万粉丝,他制作的视频内容如同他的名字——“惩恶扬善”。
在5月之前他的视频风格主要在“扬善”上,比如伪装成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看到好心人是否会伸出援手,通常故事的结尾都以“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的温暖瞬间收尾。
这种风格的内容并没有为他带来非常大的流量。随着B太等一系列打假博主的走红,铁头也转型成了“惩恶”的打假博主。两眼一瞪,骂骂咧咧,有强烈“戏剧冲突”的愤怒维权视频风格赢得了不少粉丝的关注。
最令他出圈的就是他曾在三亚曝光过缺斤少两的海鲜市场,被曝光的商家被罚款30万并清退市场,缺斤少两的海鲜市场也得到了全面整顿。
对商家缺斤少两这种缺德事,网友们都感到反感。所以在铁头揭露这一类的现象并维权成功后,收获了大家一致好评,成为了“为民除害”的英雄。铁头的行为受到热力追捧,向铁头提供线索的人也越来越多。
所以在接到粉丝提供新东方违规补课的线索后,铁头认为孩子们的童年应该是快乐自由的,并且国家发布的双减政策需要响应,因此在暑假搞学科学习的教育机构就需要他去“惩恶扬善”。
02
取得胜利但争议不断
铁头是否“惩恶扬善”
8月10日,新东方杭州某培训点向媒体确认:“因收到相关举报,我们的网点已经全面停课”。
铁头又一次完成了“惩恶扬善”的壮举。
但这一次却与简单的缺斤少两“打假”不同,“教培”的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各式各样的原因,都有着极大的争议,而这种争议转移到“铁头”身上,使他的行为,又多了很多讨论的空间。
在相关视频和报道的评论中,网友们的态度分成了两派。一派表示支持铁头,认为这是响应国家号召,打击违规行为。
另一派则直接对铁头开骂,称他就是博人眼球。
铁头举报新东方停课后,这一事件引起了较大的讨论,在用户的情绪分布上,愤怒(43.71%)和厌恶(33.21%)为大多数网友的情绪,其次是惊奇(8.09%)、悲伤(6.29%)和喜悦(1.9%)。
在后续媒体采访了铁头,他在采访中对为何打击新东方补课的回答过偏激:“家长都魔怔了,病态了”、“将来要是我小孩敢补课,我要打断他的腿”。
在这一事件发生的前一个月,俞敏洪在一场直播中表示,自己赞同“双减政策”,但是现在孩子们并没有真正地减负,坦率来说,自己对此也没有办法。
“铁头”通过该事件,让大家又开始讨论起了这个政策的“对错”。同时,网民也将对于“教培”产业的争议,放到了“铁头”个人之上。
其实,“铁头”并没有做错什么,他只是通过新媒体行使了自己的公民监督权,合法合理地对新东方进行了举报。
同时,无论“双减”政策争议性几何,但在如今,新东方的的确确属于违规。
只是“铁头”不只是“铁头”,还有着“惩恶扬善”的抬头。曾经的他曝光了一些明显的权益侵害行为,比如三亚缺斤少两的海鲜市场,确实体现了惩恶扬善的精神。
而此次针对教培机构这一系列的事情,却很难说是“惩恶扬善”。而此次针对教培机构的事件,却很难完美贴合“惩恶扬善”四字,由此“铁头”陷入了博取流量的争议之中。
但依旧要说,“铁头”的行为是合法、合理、正确且积极地行使了公民的权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推动了社会监督。
在传统媒体时代,广大新闻媒体记者,是公民监督权的执剑者,而在新媒体时代,像B太、铁头这类的“打假”博主,与参与新媒体平台的各位,不也是这样的身份?
这件事只是停留在政策合理与否上面,实在是过于浪费。如果能借此推动社会向着法治、理性、包容的方向发展,让更多的公民参与到社会监督,那它的意义将远远大于一个教培机构的刹车。
作者:黄安妮 排版:黄蕾卉
图片源于Q仔互联网冲浪所得,若有侵权,后台联系,Q仔滑跪删除~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1102288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