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截至2023年,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工业企业18.3万家;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2.3%;云服务、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12470亿元,同比增长15.4%,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带来深刻变革,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邬华伟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那个夜晚,他与郑小虎的面试持续了四个多小时,从傍晚五点多一直进行到接近晚上十点
在郑小虎的统筹指导下,海智平台的功能模块日益丰富完善。从2016年首次发布时仅有四五十个模块,发展到了如今的四五百个模块
技术只是立身之本,近年来,对系统架构师综合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技术之外,还要了解行业、懂得产品、关注运营和服务。”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贾雯静 实习生 尹婕歆
“人员组建上,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招聘一名系统架构师。”上海海智在线会议室里,公司CTO邬华伟回忆起九年前创业的情景:“这个决定对公司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海智在线成立于2015年,是国内首家工业领域的中间品交易平台。供给端,解析了70多万工厂的生产设备工艺、产能、成本、管理、人员等数据,用200多个数字标签进行标准化,建成了国内独一无二的、体现生产要素生产能力和生产过程的生产侧数据库;需求端,用150多个数字标签对105个国家的28万买家数据和超百万张图纸进行分类解析,建成了国内最大的、能促成供需匹配的订单画像及图纸数据库。与此同时,链接中国制造与全球订单,输出中国制造工艺、制造标准,重构全球供应链。
技术出身的邬华伟深知,打造制造业互联网平台,系统最重要。多年来,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系统之树愈发繁茂复杂。时代洪流中,公司如同一艘航行于惊涛骇浪中的轮船,需要一位能够以宏观视野,全面协调、统筹全局的“系统总设计师”,这位设计师不仅是技术的掌舵人,更是引领公司破浪前行的关键人物,确保软件开发项目能在正确的航道上稳健航行,不失航向。
深思熟虑后,招募系统架构师成为邬华伟心中的“一号工作”,由此与郑小虎结缘,两人携手并肩,为书写制造业互联网平台的时代之书留下鲜明注脚。
跨界:从土壤科学到软件开发
成为海智在线系统架构师之前,郑小虎的教育背景与系统、软件开发毫不相关。
自从20世纪90年代末接触电脑以来,郑小虎对计算机世界产生了浓厚兴趣,驱使他在2001年高考后,将所填志愿集中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上。然而,选择接受调剂的他,最终被一农业大学录取,学习土壤科学相关专业。
即使如此,郑小虎对计算机的热情未有丝毫减退。“大学阶段,网吧开始流行起来,我常常按照网络上的教程,学习如何制作校园论坛、个人网页。那时还天真地以为计算机行业就是制作网页、网站,现在看来完全不是一个概念。”郑小虎回忆。
2005年大学毕业后,郑小虎入职一家肥料公司,一边做土壤实验、从事肥料销售,一边负责公司网站的制作和维护,月工资500元。
随着时间的推移,郑小虎逐渐意识到,他真正向往的工作和生活不止于此。那时的计算机越发普及,相关技术越发成熟,内心深处依然怀揣热爱的郑小虎,渴望实现更大的突破。
直到2007年,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脱产一年,全身心投入到计算机和软件开发的学习中。
这一年,郑小虎如同海绵般吸收着知识养分,接触到了Java、C#等各类计算机语言,正式系统学习软件开发。
2008年9月6日,郑小虎只身前往上海,这个经济和信息技术发展均位居前沿的城市,见证了他职业生涯的新篇章。
经过多轮简历投递和多场面试考验后,郑小虎于2008年10月13日成功入职一家通信公司,主要做家庭网关远程管理平台开发工作。“主责之外,出于对我的信任,公司让我有机会接触到更多领域,从软件开发到平台架构,各类工作均有涉及。”郑小虎说。
这些看似复杂多变的任务,为郑小虎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更在技术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拓展,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架构师奠定了坚实基础。
入行:成为一名“指挥家”
通信行业耕耘八载,随着家庭生活压力与日俱增,2016年,郑小虎开始思考是否应该寻找一份新的工作机会。
这时的郑小虎发现,与多年前相比,信息技术行业的面貌早已天翻地覆——程序变得更加复杂,模块化程度更高,链路愈发冗长、程序员分工更加细致明确,涵盖了前端、后端、运维等多个职能岗位,每位工程师都专注于自己的领域各司其职。
这些变化使得软件开发早已不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个团队的协作,如同精密齿轮相互咬合,共同推动整个行业向前。这意味着,一位能够统筹全局的系统架构师已经不可或缺,他们需要像“指挥家”一样,从宏观上把握整个软件的开发流程。郑小虎也注意到,此时,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开始招聘系统架构师。
郑小虎凭借在多个领域的扎实基本功,入职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担任技术负责人兼系统架构师。这份工作在职期间,为了谋求更高人生价值,郑小虎没有停下脚步,在招聘软件上与海智在线建立联系,2017年7月26日下班后参加线下面试。
邬华伟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那个夜晚,他与郑小虎的面试持续了四个多小时,从傍晚五点多一直进行到接近晚上十点。在这场漫长的面试中,除了对技术基础和技术规划的深入探讨外,两人在制造业领域的共识更是成为面试成功的关键。“当时,我们都坚信,中国制造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工业4.0’的发展大潮下,中小企业迫切需要一个网络化的平台来帮助他们完善供应链管理能力。”郑小虎回忆。
2017年8月14日,郑小虎正式加入海智在线,成为一名系统架构师,完成一次关键的职业角色转换。
相较以往工作内容,郑小虎的职责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不再处理简单的、独立的编程任务,而是肩负起更重大的责任。每当产品经理提出新需求,郑小虎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可行性分析、明确操作步骤、评估所需资源投入情况、合理分配操作人员、制定详尽的软件迭代规划,并进行严格的测试、集成。
比如询盘匹配功能,海智在线在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和数据后,决定升级这一核心功能,帮助工厂和采购在海智平台更快更精准的相互匹配成功。
接到任务后,郑小虎迅速行动起来,站在系统架构师的角度,综合考虑了技术发展现状、公司运营情况以及数据基础、人员配备等多方面因素,精心策划出具体执行步骤。
——首先,对需求方提供的零部件图纸和文本内容进行解析,将图片文本信息转换成结构化字段,输出图纸所涉及的工艺种类及所需设备等信息。
——接着,对系统中的供应商信息进行预处理,形成基础数据库,当平台有新的采购需求产生,将自动与供应商数据库内容进行匹配。
——最后,输出一份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列表,并详细标注出不同供应商的优势特点及推荐理由。
沿此路线图,郑小虎根据公司不同技术人员的擅长领域,将每部分内容指派给专门的工程师进行操作,并确定测试、单元组装和系统集成的时间节点,完成了对整体功能模块开发的一次部署。
考虑到功能模块的可扩展性,这样的部署还需要进行多次迭代和优化,“好比行船,起初我们开着一艘木船出海,在行驶的过程中,发现木船不够稳固,于是开始给它包上铁皮、更换为钢结构,行进过程中不断进行改造升级。”郑小虎介绍,基于这样的理念,智能询盘模块自2018年推出1.0版本以来,经过不断的校验和用户反馈,陆续推出了2.0、3.0等多个版本。
在郑小虎的统筹指导下,海智平台的功能模块日益丰富完善。从2016年首次发布时仅有四五十个模块,发展到了如今的四五百个模块。这一变化极大地促进了供需双方的业务对接效率,有力地推动了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改造和发展进程。
期待:争取不掉队
谈及对未来事业发展的构想与规划,郑小虎脑海中闪现的第一个念头是持续不断地学习与保持深入、系统思考的能力。这一感受,源自他四年前的一段深刻经历。
2020年,公司曾提出在海智平台上新增一个功能模块,在用户输入文字需求后,系统直接提取其意图与关键词,引导用户进行下一步操作。“这个看似简单的功能在当时实现起来颇具挑战,尝试各种方法后,所提取的关键词往往不够精准。”郑小虎说,后来,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AI大模型和ChatGPT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成熟,这一功能的实现变得相对轻松,但效果仍不够理想。
去年8月,郑小虎关注到许多大模型开始支持函数调用,工程师只需输入需求,就能直接匹配并调用相应函数。“短短几年时间,在技术开源的生态支持下,我们站在越来越多巨人的肩膀上,原本遥不可及的目标如今触手可及。”
这一段经历让郑小虎感受到,“技术一天一个样,不保持学习状态,一两年就跟不上时代了”。这也要求系统架构师在掌握前端、后端和运维等基础领域的知识外,必须不断了解新领域新知识,充实自己的基本功和技能库。
然而,技术只是立身之本,近年来,对系统架构师综合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技术之外,还要了解行业、懂得产品、关注运营和服务。”邬华伟介绍。
如今,这些特点已经深深刻印在郑小虎的日常工作中,平日里,他既像产品经理一样与客户紧密对接,深入了解各类中小制造企业的需求和期待,学习如何将一个功能模块产品化,为公司带来效益。同时,还需具备项目经理的敏锐洞察力,在软件开发阶段时刻关注风险管理、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等关键环节。
现在的郑小虎,制造业领域的专业知识日益深厚,产品思维和运营思维显著提升,能够更加全面地把握项目的整体进展,确保项目顺利进行,“也算得上是制造业领域的半个行家了”。
郑小虎坦言,过去,他的知识储备已经不足以应对当前的挑战;眼下,持续学习和深度思考已融入工作日常,不可或缺;未来,他对中国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满怀期待,“希望始终做好系统架构师这一角色扮演,以绵薄之力与数字中国的宏大战略同频共振、紧密相连。”郑小虎说。■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