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拓单周期长?成都这场场景应用供需对接会,帮机器人公司斩获十余订单

企业拓单周期长?成都这场场景应用供需对接会,帮机器人公司斩获十余订单
2025年04月13日 14:59 成都商报

作为一家聚焦效率型场景的智能机器人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2017年成立的成都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越凡创新),一直在和时间赛跑。

这是一群技术驱动,从大学校园走出来的大学生创业人,他们一边不断研发新技术、探寻市场需求,一边还要不断地拓客。抢订单、拓市场的重要程度对于一家新技术企业不言而喻。

今年2月份,一场由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办、成都市物业管理协会承办、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支持举办的“智能机器人物业场景应用供需对接会”帮助越凡创新打开了新局面——

越凡创新市场总监刘翔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过去推进一家企业订单所需要的时间就超过一到两个月。但在2月份那场活动上,就对接上二十多家意向客户,截至目前,推进合作的企业已超过10家

“这大大缩短了我们拓客流程,让我们企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技术研发方面。”刘翔解释,从去年开始,企业已经参与成都各类部门对接活动十几场,他们收获的远远不只是订单,活动带来的长尾效应正在持续发挥着意想不到的作用。

▲刘翔

不仅解决订单问题

企业的一手需求带来了“研发方向”

“精准对接”是刘翔参与2月份供需对接会最大的感受,当天活动现场共到场50多家企业、近百位物管企业代表参加,讨论氛围热烈,不少企业都对越凡创新的配送机器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活动信息发布后,越凡创新收集了一组数据,通过物业管理协会及其他渠道,相继有近10家物业企业与越凡创新联络咨询,截至3月11日,通过现场交流及后续回访,活动中新增潜在客户24家,目前已有明确需求企业10家,已建联未约定拜访企业14家。

▲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机器人正在测试

一场活动,两个小时左右,就能收获订单,在过去,对于一家平均拓客要花费一两个月的企业很难想象。刘翔解释,过去公司在推动机器人进入不同场景时会面临诸多困难,如与各场景主体对接流程复杂、耗时长,且部分场景难以接触到关键决策者。但在政府部门的引荐与支持下,公司能够一次性对接众多企业,快速了解市场需求,节省了大量人力与时间成本。

“成都相关部门组织的供需活动和推介活动帮我们省了很多的时间,对于机器人企业来说,推动市场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企业一边要埋头做研发,一边又要拓市场,我们早期的团队甚至都不擅长于做市场这件事,所以有了这样的活动作为桥梁之后,我们能够快速、精准地找到客户。”刘翔说。

除了收获订单,对于供需活动,越凡创新作为机器人企业代表,正在将眼光放在更长远的角度。

刘翔就提出,这类的供需活动,对接企业们能提出许多具体需求和痛点,这些都为公司产品研发与市场推广提供了重要方向。以一家企业提出的需求为例,针对地下车库违停检测机器人,他们就提出,安防巡检机器人在巡逻途中,是否可以对停放在非停车区域的车辆及时发现和预警,并将车牌信息上报。

“对于一些产品的应用场景,我们需要国资国企参与进来,共同研发,共同推动,有利于部分产品能够更早地面向市场普及。 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在一些没想到的场景里,由不同行业的企业提出诉求,确定我们未来的研发方向,进行产品迭代。”刘翔认为,活动上企业们面对面提出的需求,正在产生长尾效应,不断赋能企业,“对于越凡创新这样的机器人企业,有时候真实的市场需求往往比一笔订单还要重要”。 

从电子科大走出的企业

正以成都为基点 加速全国机器人市场布局

据悉,自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成立以来,越凡创新积极参与了多项由政府部门牵头组织的机器人应用场景对接活动。

刘翔介绍,去年,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开展了专项调研,推动机器人进楼宇等场景落地,此后,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作为牵头部门,协调商务局、住建局等多个部门,组织了多场面向实际应用场景的推荐活动,助力机器人企业的产品在不同场景的推广与应用。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与政府的积极引导,刘翔也认为,成都造的机器人正在多个场景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如越凡创新的配送机器人,2021年底公司开始推动其在市场上的应用,最初曾面临巨大阻力,即使免费提供也难以获得合作机会与试验场地。如今配送机器人已在成都几十栋写字楼、住宅公寓等场景落地,且用户使用习惯逐渐养成,复用率超过80%。

▲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机器人正在测试

“我们公司在成都的多个甲级写字楼,如OCG国际中心、万象城、银泰in99等地都部署了机器人。”刘翔进一步解释,过去企业对机器人持观望态度,如今企业们都开始主动思考机器人在降本增效方面的作用,为机器人企业提供了更多合作机会。 

刘翔介绍,越凡创新创始人和部分成员来自电子科技大学,他们将成都作为深耕的大本营,希望一步步地能在本地市场获得验证后,逐步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拓展。目前,公司的配送机器人已在上海、深圳、杭州、武汉、厦门等地落地,未来还将继续以成都为基点,将更多产品推向全国与国际市场。

刘翔强调,成都的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为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公司参加的10多场对接会中,已经积累了大量意向客户,他们对企业机器人未来在成都本土的发展充满信心。

越凡创新还在积极地拓宽各种应用场景,“公司还在探索医院配送等高频需求场景的应用,我们在云南某三甲医院的落地案例显示,机器人每周可完成超过2000个配送药品订单。”刘翔也期待,未来能够在成都的医院场景实现更广泛的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越凡创新依旧在向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等相关部门提出新需求:希望能够获得一些国资住宅场景资管方的对接,筛选物业企业中的代表项目,落地试点形成示范效应。

“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正在为我们接洽中,有相关负责人一直跟进询问,非常热心。我们也希望能够不断地拓展新的应用场景与产品线,提升产品性能,为推动机器人技术的普及与应用贡献更多力量。”刘翔说。

红星新闻记者 昌娟 摄影记者 陶轲

编辑 欧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