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须内外联动

发展新质生产力须内外联动
2024年05月09日 14:24 经济杂志

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中央对新质生产力的概念、理论构架趋于成熟,对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与举措也逐步清晰明确,其中许多内容与对外开放有紧密联系,并对今后我国推进高水平开放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质生产力不能关起门来发展,必须内外联动,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展新质生产力。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对外开放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并在高水平开放中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

高水平开放对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从中国过去发展的历史看,对外开放作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关键一招,对不同时期中国生产力的发展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高水平开放对于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高水平开放有助于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而高水平开放与深层次改革相辅相成,共同推动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难点痛点卡点,有助于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持续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促进创新资源汇聚,不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力与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设立上海等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实行“证照分离、先证后照”商事管理制度、落实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举措,极大优化了营商环境,激发了企业创新创业的活力;通过优化海关和行业监管制度,为发展医药和集成电路等保税研发、离岸贸易、保税维修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创造了条件。又如,通过设立16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持续探索适应跨境电商发展的海关监管、通关模式和服务体系,跨境电商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已经成为我国外贸稳增长的重要力量,并带动外贸全链条全环节数字化转型。

其次,高水平开放可以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当前全球化和自由贸易面临巨大挑战,逆全球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脱钩断链、去风险化日益抬头,我国发展面临巨大外部挑战和压力。在此背景下,我们更要统筹好科技自主自立与构建开放创新生态的关系。从历史经验和国际经验看,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发展优质生产力必需的外部条件。作为追赶型经济体,与发达国家在高科技领域仍有差距,需要通过对外开放,获取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技术、人才资源,同时也需要通过高水平开放,为国内新质生产力寻求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中国作为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拥有最为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是新质生产力发展与转化应用的最佳生产基地,但中国人均收入低、国内消费不足,需要拓展国际市场,为新质生产力的研发、生产、消费、出口构建畅通的循环体系。过去十来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国际倡议,深化FTA合作,利用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中非合作机制等,稳定同欧盟等发达国家合作,大大拓展了我国贸易投资朋友圈,为我国在新质生产力领域寻求更加多元化的技术来源地、研发合作渠道和出口市场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

最后,高水平开放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新质生产力渗透到千百行业,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其中,高质量的开放型经济也是新质生产力赋能的重要领域。一方面,我国的贸易、投资、合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另一方面,开放型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也是衡量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效的重要指标。新质生产力的先进性、竞争力,必须在全球范围内来衡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独立自主,但也绝不能关起门来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过去的发展经验表明,对外开放本身就是生产力,参与国际竞争的部门也是最具市场化和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国民经济组成部分。过去,通过引进技术、资本和人才,极大促进了不同时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近年来,我国高铁技术走出国门,船舶工业接受大量海外订单,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外贸出口“新三样”迅速抢占国际市场,都是开放型经济中新质生产力的具体体现。

图/中经视觉

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重塑我国对外开放战略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党中央对生产力发展理论的重要创新,对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战略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高水平开放的重要目标。从我国过去四十多年发展实践看,通过对外开放,迅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释放和激发国内生产力,引进国际先进生产力,我国迅速成长为世界经济和贸易大国。当前,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这就要求我国对外开放要服从和服务于新质生产力发展,走高水平开放之路,在内外联动中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更好优化组合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着力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国际竞争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作为高水平开放的重要目标,助力中国经济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推动中国由经济和贸易大国迈向经济和贸易强国。

其次,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出了高水平开放的战略路径。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更多是引进来,引进境外先进生产力,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之路。当前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在继续用好过去开放经验的同时,要更好统筹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关系。在当前美国等国家对我国构筑小院高墙、滥用国家安全概念实行高技术出口管制的背景下,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强化自主创新,同时也要全方位推进产业开放、要素开放、制度型开放,积极构建于我有利的开放创新生态。在继续引进来的同时,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在境外获取各类创新资源,助力国内新质生产力发展。

第三,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明了高水平开放的战略特征。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因此,高水平开放就是有利于形成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这种开放型经济体系应具备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这就要求加大高科技领域开放合作力度,提升开放型经济的效率和效益,持续优化贸易结构和双向投资水平,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和贸易强国建设。

第四,新质生产力发展诠释了高水平开放的战略重点。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就要求要充分利用科技创新赋能开放型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新兴的贸易业态,推动传统业态升级。尤其是近年来,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贸易科技(TradeTech)发展迅猛,赋能传统国际贸易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催生出的跨境电商、贸易营销和单据数字化、口岸通关和港航服务智能化,极大提升了贸易效率,降低了贸易成本,也丰富了新质生产力赋能国际贸易发展的应用场景。同时,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绿色贸易作为新型贸易领域和业态,日益成为外贸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这些都是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举措

一是瞄准高科技前沿领域扩大开放,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构建开放生态。开放可以倒逼改革、促进创新与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样需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与其相适应的、符合国际标准和规则的新型生产关系。要协同推动产业开放、要素开放和制度型开放,利用多边、区域和自主开放平台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加强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科技领域开放合作,扩大电信、金融、专业服务、自然人移动、数据跨境流动等领域开放,既准入又准营,为构建国内科技和产业创新开放生态、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条件。

二是加快构建国别合作朋友圈,营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当前世界经济逆全球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大国博弈、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面临的外部环境较为严峻复杂。大国博弈和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高科技和新质生产力的竞争。在中国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势必会招致更多打压、封锁和管制。为此,要加快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既竞争又合作,优化基于规则的竞争策略,积极发展欧盟、日韩等国关系,重点发展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进一步密切与东盟、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区域组织在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合作关系。

三是扩大优质优势产品出口,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拓展国际市场空间。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寻求更为广阔的海外销售市场,而且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是衡量新质生产力“成色”的重要指标。为此,要支持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益产品和服务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出口,提升在全球的竞争力。要在巩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外贸“新三样”出口优势的同时,也要提升服装、家具、家电等“老三样”出口品牌和品质,大力发展绿色低碳贸易,还要提升通信设备、船舶、无人机、大型客机、港口设备、数控机床等装备工业出口规模和国际竞争力,努力为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

四是促进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提供新场景。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本身就是新质生产力赋能外贸发展的结果。要持续提升跨境电商国际竞争力,支持平台企业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发展智能电商、智慧物流、数字结算、大数据融资等业态,推动传统外贸企业发展大数据营销、柔性制造、产业互联网、大模型赋能生产等,加强数字化智能化口岸通关、物流仓储等外贸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企业运用区块链电子提单、电子信用证、电子合同、电子发票、数字企业身份认证等贸易数字化技术,提升贸易全链条全环节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为新质生产力在外贸领域落地提供更丰富应用场景。

五是吸引和扩大优质外资利用规模,用好外资发展新质生产力。外资企业在我国投资经营,需要克服天然的跨文化壁垒、跨国界的经营成本劣势,必须要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更先进的管理经验,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引导和促进作用。为此,要利用投资中国年等活动,加大对中国机遇、中国市场的宣传推广力度,切实解决外资企业在华关切,在装备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高科技领域,以及高品质服务业领域吸引一批跨国公司来华投资,为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新动能。

六是支持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经营,内外联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无论是获取海外的先进技术和资源,还是为中国新质生产力寻求更大的海外市场,都离不开中国企业主动走出去,加大在海外布局力度,形成在全球配置资源的网络体系。支持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收购高技术优质企业,形成“离岸研发、就地生产”“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全球销售”模式。在有优势的装备制造、数字科技、移动支付、跨境电商等领域输出我国的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内贸外贸相结合、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全球经营模式,助力中国企业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质生产力。

七是加强技术、研发、人才、教育、投融资等领域国际合作,借力全球资源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离不开技术、研发、人才、教育、投融资合作,针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环节和短板弱项,不断拓展技术与研发合作渠道,加大高技术人才引进力度,在重点领域和重点学科扩大与相关国家互派留学生规模,支持中国创新型企业海外上市融资,引进各类国际投资基金来华投资新质生产力,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要素资源助力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商务部数字贸易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 李俊)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