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间 | 浩鲸科技钟健松:做大模型价值的发挥者和使能者

访谈间 | 浩鲸科技钟健松:做大模型价值的发挥者和使能者
2024年06月28日 16:45 通信产业报网

智能化的浪潮奔涌来袭,全球快速进入以生成式AI为驱动的新一波数字经济转型浪潮,运营商们纷纷入局,通信行业迈入大模型时代,构建数智生产力被赋予前所未有的重要使命。

浩鲸科技中国CTO钟健松在接受《通信产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不做基础大模型的生产者,但是我们要做大模型价值的发挥者和使能者,这是我们对自己的定位。

运营商“AI+”战略变现挑战不断

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演进,特别是生成式AI取得重大进展,为行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的大背景下,运营商正在全面推进“AI+”战略落地,深化网络智能化改造,构建智慧运营体系,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引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钟健松认为,智能时代下,运营商要实现“AI+”战略的全面落地还面临三方面挑战。

第一,生产要素已被大量累积,但价值发挥有限。经过数十年的的数字化发展与积累,运营商沉淀了海量的数据,堪称为“宝藏数据矿场”。基于这些数据,运营商内部构建了诸多报表系统、数据分析系统,但对数据的提取和分析仍存在诸多动态变化,导致当前各下属公司依然要配备大量取数人员。

随着中台的建设,运营商的重点已从功能建设逐渐转向能力构建,能力不断累积和丰富,并逐步沉淀为企业的能力资产。尽管能力资产在助力数字化应用建设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价值,但由于能力的可视化、非完全的集约、从能力到应用的转化难度等问题,制约了能力资产的价值发挥。

相比数据资产和能力资产,企业的知识资产受重视程度不够,企业的知识没有经过系统化、体系化地梳理,散落在很多地方,有的在系统,有的在简单知识库,有的在人脑,没有集中,也没有做很好的大范围分享,所以它的资产价值没有得到大幅度提升。

第二,生产效率尽管在不断提高,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当前,流程驱动已成为数字化系统的一个典型特征,但流程驱动有其受限之处。一方面,流程为异步处理,非实时,可能会因为环节之间的来回回退导致处理时间拉长,而企业的生产运营则有大量需要实时解决问题的场景,比如涉及到多方参与的网络疑难故障诊断分析,基于流程驱动的派单式的解决方式就不太适用。

另一方面,在新技术的推动下,自动化、智能化的述求在企业运营中越来越强烈,虽然通过规则、AI算法、RPA等的引入能够解决不少问题,但目前采取“散点注智”的开发模式,派生出多种类型的规则引擎、推荐引擎、调度引擎等多个系统,开发周期长、应用面狭窄,管理分散,从而导致需求难以即时响应,自智成熟度等级难以产生质的飞跃。

第三,数字化系统林立,使用者陷入系统和功能的海洋。尽管在ITSP的规划下,运营商数字化系统纵向集约横向整合,系统数量已做了大幅收敛,但当前系统规模依然庞大,不同岗位人员需要面对诸多系统以及功能模块,在庞杂的系统中寻找对应的功能,费时费力,以至于大量已开发出的功能模块因不被认知而使用率极低。

在谈到对AI发展现状的看法时,钟健松坦言,整体而言,大模型依然处于成熟过程中,技术演进日新月异,还需要克服其在行业实际应用中的各类技术缺陷,比如幻觉、算力成本高、知识实时更新差等问题。如若贸然利用大模型重构IT系统来替换现有IT,会因为反复折腾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带来的价值效果可能也不尽如人意。面对以上难点,需要选择一条稳步、平滑演进的路线,通过先引入大模型增强现有数字化系统架构和能力,再逐步升级替代到理想蓝图。

助力运营商构建新型数智生产力

基于运营商需求及当前挑战,浩鲸科技围绕基础设施的智能升级、大模型平台的全栈服务能力,以及行业创新数智应用供给三个方面,通过“2+3+N+1”的端到端理念和整体解决方案助力运营商构建新型数智生产力。

其中,“2”是通过2个核心平台的引入,增强企业IT整体架构。MAAS平台将对接各类不同的大模型,以更安全和更高性价比的方式向上统一提供模型服务。同时,为解决大模型生成幻觉问题和知识滞后性问题,引入RAG,将非参数化预料库和参数模型结合,解决纯参数化大模型的局限。mmRTC平台,在原有页面集成、流程集成、数据集成、企业集成架构的基础上,搭建多模态的实时通信交互平台,与运营商的网络故障诊断、装维疑难问题处理、复杂方案营销等场景非常适配。

“3”是通过3个工厂的建设,提升数字化生产效率。知识工厂提供高效工具帮助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建立专属知识库,解决知识分散、信息损失等问题,实现知识可运营、可迭代优化,基于知识标签,最终实现一问多答。智能体工厂,将整合目前已形成的海量插件,以低代码的方式,通过工作流的可视化开发形态,将模型、知识库、提示词、插件工具进行链式整合,构建出面向不同领域、解决不同场景问题的智能体。数字应用工厂,更高效更低门槛构建数字化应用是IT工作者的追求。

“N”是通过N个场景的智慧化,包括生成类、诊断类、助理类、分析类、稽核类、问答类、代码类等场景,推进全面智能的落地。

“1”是通过1个“无系统”的打造,实现崭新的交互形态。对于使用者而言,不再需要关注端到端的流程穿越具体在哪个系统和菜单定位,只需要表达自己的意图,通过统一入口,由智能助手实现一步直达。此入口可挂载在现有任一数字化系统上,即时呼出,随地调用。

据《通信产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在2024 MWC上海展期间,浩鲸科技重磅推出“鲸智大模型平台”,以“底座+模型+引擎+应用”的端到端模型工具及服务,不仅解决算力瓶颈,还提供全方位的模型工具服务与认知增强,辅以便捷的应用开发框架,加速“AI+”落地的同时,推动运营商在5G、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为运营商构建了坚实的数智生产力。

钟健松表示,大模型企业落地远不止“一公里”, 还有万里征途,中间有很多坎儿要去迈,有很多技术难关要攻克。下一步,浩鲸科技一方面要加大“产学研”,与顶尖院校和国家数据应用中心等共同攻克一些技术难关;另一方面,在大模型技术红利的基础之上,要把大模型在企业落地应用做全、做深、做透、做优。浩鲸科技致力做大模型真实价值释放者和使能者,助力运营商全面推进“AI+”战略落地,加速AI融入百业,加速数智新增长。

在2024MWC上海全媒体访谈间,浩鲸科技中国CTO钟健松与通信产业报全媒体副总编赵妍对话如何构建数智生产力。

采访:赵妍

撰写:胡媛

编辑:胡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