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VS李鬼!胖都来开业遭全网抵制,谁在纵容“碰瓷经济”?

李逵VS李鬼!胖都来开业遭全网抵制,谁在纵容“碰瓷经济”?
2025年05月05日 17:21 股市你金哥

2025年5月1日,浙江嘉兴街头炸响惊雷:红底白字的"胖都来"商场在明星狂欢中高调开业,却在72小时内遭遇胖东来集团的法律战车碾压。这场以"胖"字为引线的商战,将流量狂欢与法治尊严的碰撞推至顶点,更揭开中国零售业"李逵与李鬼"博弈的魔幻现实。

明星站台、投资造势的盛况迅速登上热搜。然而,这场商业狂欢在24小时内演变为一场全民热议的商标纠纷——其名称、LOGO配色(红黄搭配)、拼音首字母(PDL)与零售业标杆企业“胖东来”高度相似。

5月2日,胖东来官方发布声明称已完成取证并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同时通过EMS寄出律师函。

一、事件全景:从开业狂欢到法律攻防的72小时

胖都来的“精准碰瓷”!

名称设计的巧合性,胖都来宣称“胖”寓意丰盈富足,“都”取自董事长姓氏,但公众发现其注册时间(2025年2月)恰逢胖东来因玉石争议频登热搜之际。

视觉系统的相似性,除名称外,LOGO采用与胖东来同款红底白字设计,字体风格如出一辙,开业视频刻意强调“PDL”缩写,形成强烈的心理暗示。

营销手段的争议性,邀请叶璇、丁勇岱等明星录制祝福视频,利用“胖东来分店”的认知偏差制造流量,被网友嘲讽为“用30亿投资包装的山寨行为”。

胖东来的雷霆反击!

法律行动,48小时内完成抖音、视频号侵权内容取证,向嘉兴市监局提交《企业名称争议申请书》,并启动商标侵权诉讼程序。

通过官方账号持续更新维权进展,公布历年商标注册证明(涵盖35类零售服务),形成“法治企业”的公众认知。

战略对比,与2019年“河底捞”事件中海底捞的沉默不同,胖东来选择主动出击,折射出新时代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高度敏感。

二、法律争议焦点:模仿的边界与商业伦理的失序

根据《商标法》第57条,关键在证明“PDL”已形成稳定消费认知。胖东来提供的民调显示,73%的受访者认为两者存在关联。

胖东来1997年注册的35类商标构成在先权利,而胖都来2025年申请的同类商标尚在审查期,存在“恶意抢注”嫌疑。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中的“市场混淆行为”需证明主观故意。网友扒出胖都来招商PPT中“对标胖东来运营模式”的描述,成为关键证据。

企业名称登记的监管漏洞

根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市场监管部门仅作形式审查,导致“胖都来”得以顺利注册。

尽管法律规定“登记机关发现违规名称应及时纠正”,但实际执行中往往依赖权利人主动维权,形成“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的困局。

三、舆论场的撕裂:民意的狂欢与理性的缺席

超200万网友参与#抵制山寨胖东来#话题,将事件上升至“保护民族品牌”的高度,甚至发起“胖都来商品退货潮”。

部分法律博主提醒“名称相似≠侵权”,指出胖东来需在法庭证明实际损失,避免舆论干预司法。网友创作“康世傅泡面”“白事可乐”等虚构品牌,戏谑模仿经济的荒诞性,相关表情包转发量破千万。

明星站台的伦理争议

叶璇等艺人的祝福视频引发“恰烂钱”质疑,其抖音账号掉粉超15万。这种“流量至上”的营销模式,暴露出部分公众人物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四、商业模式的镜像对照:服务神话与模仿困境

胖东来的“非可复制性”护城河!

从“10%毛利率”的定价策略到“90天无理由退货”的售后保障,形成“零售业海底捞”的差异化优势。9000元平均月薪、3个月丧假等福利制度,将人力成本转化为服务竞争力,这是胖都来短期内无法复制的软实力。

主动公开珠宝品类质检流程(三重审核+国家级复检),尽管因玉石争议陷入风波,但开创了零售业数据公开的先河。

胖都来的战略短视:开业首日通过低价促销吸引人潮,但次日客流量暴跌60%,证明“碰瓷营销”难以维系长期客流。网友实测发现其退换货需经理审批、生鲜区缺货率达38%,与胖东来的“无理由秒退”形成鲜明对比。企业征信报告显示,胖都来母公司盈中控股已有3起合同纠纷,名称争议加剧了投资者对其经营稳健性的怀疑。

五、零售业的价值重构路径

借鉴日本《商业字号法》经验,将“胖东来”等知名品牌纳入全国禁止注册词库。如浙江市场监管局的“商标雷达”已能自动识别近似商标申请,需加速全国应用。现行《商标法》最高500万的赔偿上限难以震慑恶意模仿,建议引入“侵权获利三倍罚则”。

商业伦理的重塑之道!连锁经营协会可制定《零售业名称使用规范》,将“主观攀附性命名”纳入失信企业名单。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增加“创新独立性”指标,倒逼企业远离模仿捷径。

公众教育行动:通过“3·15消费者课堂”普及商标知识,培养“用脚投票”的市场监督力量。

创新驱动的发展哲学

山东“喜家家”超市通过打造“社区老年餐桌”特色服务,在区域市场实现20%年均增长,证明创新比模仿更具生命力。武汉Today便利店运用AI视觉识别系统,将商品补货效率提升40%,展示出数字转型的广阔空间。南京“先锋书店”将城市记忆植入卖场设计,开创“文化地标型零售”新模式,客单价达行业均值3倍。

当流量红利消退、消费升级加速,企业究竟是选择“搭便车”的投机捷径,还是深耕“价值创造”的艰难正道?

胖东来的强硬维权,不仅是为保护自身商誉,更是为整个行业划定创新竞争的起跑线。这场看似寻常的名称之争,实质是零售业价值重构的启蒙运动。你可以复制一个名字,但永远偷不走那份让顾客“泪流满面”的服务真诚;你可以蹭到一时的流量,但终将败给时间对商业本质的残酷检验。

这场商战终将落幕:唯有在诚信土壤深耕服务,在法治轨道守护创新,才能让每个品牌都成为照亮商业银河的恒星,而非转瞬即逝的流量流星。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