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FT的属性和价值?
NFT是一种艺术品/版权/数字艺术品等的非标凭证,是一串计算机代码,购买NFT并不能获得实物本身,拥有的是艺术品的网络虚拟财产权。国内NFT交易限制二次流转,且限制NFT的收藏权利(没有艺术品的版权和所有权),目前仅能在平台规则范围内做有限制的转赠。国内NFT核心产业链环节包括内容端-NFT发行端-NFT交易端-底层技术端,国内NFT平台大部分产业布局仅停留在发行端(一级市场)和底层技术端,阿里、腾讯的鲸探和幻核以及视觉中国的“元视觉”均属于偏向发行端的一次销售,国内区块链的发行以联盟链为主。因国内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二次交易平台,当前NFT在国内其收藏属性大于金融属性。
2、NFT为何没有完全放开?
NFT交易平台的价值如同淘宝平台之于电商产业链,一方面既可以ToC、ToB,另一方面,若可二次交易流通,行业价值将得到真正释放。当前NFT二次交易未真正放开根源在于NFT尚未真正定性。政策端主要有如下监管约束:1)虚拟货币炒作风险:国内尚无相关明确法律明确NFT是否为证券;2)二次交易的问题:根据国发【2012】37号文和国发【2011】38号文指引,国家对交易所平台有严格限定,并做过大规模整顿;3)金融属性之外涉及NFT的确权及版权保护等问题尚不明晰。NFT在中国的发展路径更加倾向于一种无币化的探索,NFT如果被认定为金融产品,必须有相对应的交易所交易,持有相关金融牌照,在这基础上产品的持有人不能超200人,T+5交易,且不得做标准化合约交易等。而在国内新设交易所难度较大,需要经过国务院或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批准,新的金融牌照发放对于传统金融机构而言更加困难。
3、从海外到中国,NFT的前景和空间如何?
全球市场发展迅猛,2021年全球NFT交易量超176亿美元,是2020年的21倍,海外综合NFT交易平台龙头Opensea引领全行业,截至22年3月市场份额约占比50%,2月交易量49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50倍。Opensea交易机制完善,NFT定性相对明晰,且可二级交易:平台够大、可跨链、低佣金、免铸造。尽管海外的NFT因有虚拟属性而被受到监管约束,但本质仍然被认定为证券。我们认为中国的NFT平台相比Opensea更加中心化、规模更小、监管可控,在明晰NFT属性及政府的引导下,中国有望逐步探索更加合规的NFT平台:
1)文交所有牌照优势:1)文交所的设立需要国务院及省的批复通过,大股东多为地方国资;2)文交所从事的文化产权交易及相关投融资工作采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3)文交所最核心的指导文件是中宣发【2011】49号文,对交易平台有明确的底层政策框架指导;4)目前全国各地文交所对数字文化产权交易已有相关布局或探索。此外,2022年1月4日数字人民币正式上线。
2)数字人民币奠定了数字藏品的流通交易基础:一方面数字人民币利于确保NFT交易的资金安全,防止洗钱和非法集资;另一方面,同质化数字人民币的顶层设计将给予非同质化的NFT行业相关政策指引。
3)如果放开,NFT空间有多大?若NFT二级市场放开,我们预计2026年中国的NFT市场规模约298亿(三方咨询机构头豹研究院测算为295亿),若中国未放开二级交易市场,远期预测2026年NFT中国市场规模约为60亿,大约是放开后的1/5,我们预计远期2026年NFT市场规模在放开二级市场前后有四倍的规模差。
投资建议:1)NFT交易平台的价值,相当于淘宝之于电商,NFT市场放开二次交易是行业市场空间真正打开的标志。我们认为NFT市场二次交易的放开需要在国家金融监管之下展开,依托文交所平台的合作值得关注,尤其是地方国资传媒上市公司和头部互联网公司在NFT市场的探索。一方面,地方国资背景的传媒公司参股地方文交所平台,另一方面,头部互联网大厂腾讯阿里正进行全产业链的深入探索,目前互联网平台仍然停留在NFT发行端一级市场的布局。2)NFT尚未在国内真正定性,收藏价值大于金融属性,无币化的版权确权探索是当前正在进行的清晰方向。建议关注版权类的相关公司在NFT底层技术领域的布局。3)NFT(数字藏品)市场的放开,有望盘活沉睡的文化资产、数字版权等内容,从而带动整个板块表现。
作为人工智能软件公司,商汤科技以“坚持原创,让AI引领人类进步”为使命,“以人工智能实现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连接,促进社会生产力可持续发展,并为人们带来更好的虚实结合生活体验”为愿景,旨在持续引领人工智能前沿研究,持续打造更具拓展性更普惠的人工智能软件平台,推动经济、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并持续吸引及培养顶尖人才,共同塑造未来。商汤科技业务涵盖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汽车四大板块,相关产品与解决方案深受客户与合作伙伴好评。
提供NFT数字藏品、数字文创、室内外AR导航导览、AR互动体验、AR眼镜、AR车、沉浸式AI数智空间等各类工具及服务,满足用户交通出行、观光游览、文教娱乐、餐饮休闲、购物消费、社交传播等需求。
欢迎咨询数字空间解决方案,共同推进建设更加智慧的数字空间项目!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