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卖菜其实很难

便利店卖菜其实很难
2020年06月03日 17:40 新零售财经

便利店做卖菜这门生意很难,但各家巨头似乎并没有放弃的意思。

一家朝阳路上的苏宁小店,18年开业的时候品类还是很丰富的,除了便利店常规商品外,还有专门陈列小家电的货架,而最显眼的,就是位于门店入口处的果蔬堆头。

如今,这家开在社区中的苏宁小店,品类已经精简很多,小家电货架消失了,蔬菜堆头也不见了,对于撤销蔬菜品类的原因,店员表示:“之前总部规定一天卖100块钱的菜就会每天配送,但我们这个店一天才卖20块钱左右,所以就撤掉了。”

那么这个店的果蔬品类为何销量如此惨淡?店员将原因归结为隔壁就是一家大超市。

也因为线下蔬菜品类不好,苏宁菜场目前也没有覆盖到这家门店。但这家小店面临的问题显然不止生鲜卖不动,“平均一天销量只有三四千,这家店想不亏的话每天至少要做到1万五。”店员透露。

有意思的是,在这家苏宁小店的不远处,就是一家开在主干道上的便利蜂,店员坦言,这家便利蜂的生意比苏宁小店好,但因为选址在人流量更大的主干道、店员数较多,成本也比苏宁小店高很多。“我们这家店不是24小时开店,只有两名店员。”

一边是赚钱并不容易的便利店业态,一边是抓紧上线的卖菜业务,生鲜真的是便利店不可或缺的品类么?这种组合究竟会一片光明还是一地鸡毛?

1

便利店+生鲜的“进化”

便利店去卖菜并不是新鲜事儿。并且,便利店+生鲜也不是内资便利店的狂欢,7-Eleven、罗森等日系便利店也早在探索这条路了。

对卖菜生意发起集中攻势的苏宁小店、便利蜂,都不主在店里卖生鲜,顶多只是用一个小的堆头做部分商品的陈列,而是用APP去承载生鲜全品类,也就是希望用线上去拓展生鲜这个品类。

在便利蜂APP内,生鲜果蔬在首页的“蜂超市”频道,从产品上看,蜂超市内的生鲜品还是比较丰富的,包括蔬菜、水果、肉禽蛋、乳品、酒水饮料、水产冻品等几个大类。其中,蔬菜、水果品类较为丰富,基本满足社区居民日常所需。

在苏宁小店APP里,苏宁菜场入口显眼,并且打上了“百万补贴”的标语。在苏宁菜场,分类似乎比便利蜂更细致,包括蔬菜、水果、海鲜水产、半成品菜、肉蛋禽、豆制品、面点、大米等。

显然,在有着互联网基因的苏宁和便利蜂看来,便利店的品类拓展可以通过线上去完成,而没必要体现在门店端。但是,苏宁小店和便利蜂提供的卖菜服务,都是当天下单,次日到店自提或者配送到家,这种服务与到店即时购买的便利性,可以说走的是另外一种风格。

总之,便利店在卖菜这条道路上,一是不死心,二是模式上不断创新,看起来是在不断迭代进化,但有时候另辟蹊径也可能是踩坑。

2

便利店卖菜为啥屡战屡败?

目前看来便利店卖菜不太成功,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便利店进攻菜场困难重重的时候,但菜店卖便利店的商品却如鱼得水。

当你购买蔬菜水果的时候,随手搭配几件零食、乳品饮料等似乎也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可是如果试想一下,你去便利店买商品,要随手搭配一袋子菜,总觉得有些怪异。

菜店卖水,卖的是可即用的单品;便利店卖菜,需要卖出一套解决方案。而卖菜的解决方案,必须要在至少100个生鲜单品里,让消费者找到做饭的搭配方案。

进入菜店的用户,本身就是基于一种计划性需求做消费,即满足在家做菜的计划性消费,而用户一旦要在家做饭,他的需求就会变得多样,蔬菜、水果、零食等都成了家庭生活的必需品。在做好生鲜品类的同时,菜店再去补足零食品类就成了锦上添花的事情。

反观进入便利店的用户,便利店要满足的是用户快速获取商品的需求,也就是在进入便利店之前,用户的需求已经很聚焦,就是冲着某件商品来的,便利店可以帮助他省时省力地获得想要的商品。

便利店有限的面积也不能激发用户逛的欲望,有限的品类也很难让用户在便利店去联想自己更多样的需求,它的核心卖点就是便利、快速。

回过头来看苏宁小店和便利蜂,线上卖生鲜方案的优势不必多说,可以有效延展品类和门店覆盖范围,但问题的关键是,它便利吗?为了降低生鲜损耗,采用次日达,这跟便利店的“便利”和“快速”的经营逻辑其实是相悖的。

当然,不是断定便利店做不了卖菜生意,但它要遵循“因为便利所以专业,因为专业所以便利”的定律,如果便利店的卖菜生意可以比专门的生鲜前置仓还快速、专业,那么它也是可能成功的。

3

扎堆打造本地生活入口

上线卖菜生意的背后,是这批有着互联网背景的便利店,并不想只局限于开店,而是以距离用户更近的门店为翘板,打造一个本地生活入口。只要打开两者的APP就能发现,除了上线门店商品、生鲜品类,便利蜂和苏宁小店纷纷上线了生活服务品类。

事实上,本地生活目前正在遭遇重构。美团目前虽然是国内最大的本地生活平台,但是它的危机感只会与日俱增,因为阿里、京东、苏宁等纷纷在撬动本地生活市场,并且是从美团不熟悉的领域切入。

盒马鲜生也是这个赛道上的劲旅之一,在用高频刚需的生鲜品类引流后,盒马APP也上线了生活服务频道,包括家政服务、美容美甲两个大类。有生鲜、有餐饮外卖、有生活服务,除了贵点,盒马APP与社区用户的需求还是很契合的。这也是为什么,美团一定要补齐生鲜短板,尽管不断试错,但生鲜业务一定不会舍弃。

与此同时,过去几年较为强势的本地生活平台,如饿了么、美团外卖、京东到家,面临的截流风险会越来越大。

虽然三家在今年有意识地上线了“买菜”频道,但目前看来,平台模式还不能很好地解决生鲜这个品类。医药品类确实是一个“人无我有”的优势服务。即便如此,三大本地生活平台确实面临越来越多分流的业态,这些业态包括生鲜前置仓、便利店、盒马鲜生等。

显然,这些本地生活平台需要更加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并具备有为他们提供一站式本地生活服务的能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