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创投圈600万+热文:解码VC 2.0时代的真相

海外创投圈600万+热文:解码VC 2.0时代的真相
2019年11月19日 17:43 投中网

本文结合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的情况,分析了当前股权投资市场的环境现状,直指当下投资人风格、独角兽面目以及创投性别差异等现象的本质和痛点。

编译丨曹玮钰

来源丨Medium

我们是否处于互联网泡沫时期?独角兽的商业模式到底合不合理?关于这些问题,创投圈的探讨仍然火热。全球最具影响力50大商业思想家(Thinkers 50)、哥伦比亚商学院管理学教授Rita McGrath也针对这些现象撰文分享个人洞见,态度鲜明,分析透彻。

本文结合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的情况,分析了当前股权投资市场的环境现状,直指当下投资人风格、独角兽面目以及创投性别差异等现象的本质和痛点。该文在Medium很受欢迎,获得600万+阅读,数百次获赞。

以下为正文:

很多投资人正在举杯相庆,这场面像极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爆发前夕——我们都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

企业导师通常会告诉初创企业,要节约资金,精打细算,保持成本弹性。但在当时,不少创始人对此不屑一顾,如今这届创始人也是这样。

资金不断进场,也在不断退场

自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以来,风险投资额在2018年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随着资金不断涌入,融资也越来越大手笔。2018年,规模在2500万美元以上的融资占到投资总额的近13%,过亿轮融资占到47%。

随着资金自由流动,有一点我很疑惑:是不是所有的钱都投到了这样的公司——商业模式雷同,不惜一切代价实现增长,最后再考虑盈利问题;这样做投资,投资人是不是有些心存妄想?如果上述猜想属实,那些没有持续融资但又实现了盈利的独立企业,当真算得上英雄了。

一起看个案例。Moviepass是一家美国电影票订阅服务商,曾经试图“颠覆”传统电影行业,推出了价格十分感人的观影订阅套餐——不限次数观影,每月只要9.9美元。该产品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毕竟这个价格比一些电影院一部电影的价格都要便宜。

如果这家公司想要的是用户增长,上面的策略是非常成功的。最火爆的时候,用户数量从2万飙升至300多万,母公司股票大涨,迎来了高光时刻。总之,从纸面上看,一切都很棒。

虽然公司增长迅速,但这个模式在经济学原理上根本行不通——该公司要为每张电影票补付全价,因此每笔交易都在亏钱;公司也没能说服电影院,从特许经营收入种分一杯羹,更不能出售从用户收集的消费者数据。

作为一名企业学教授,我认为,打造这样一个平台是非常困难的——每笔交易都亏损,但寄希望于业务模式的其它部分来弥补损失。

与此同时,Moviepass的确让电影院学到了一点——消费者对电影订阅是有兴趣的。于是,世界最大的连锁电影院AMC随即推出了自己的订阅业务(AMC StubsA-List)——每月19.95美元,可以观看三部电影。订阅服务迅速增长,初始订阅用户达到了17.5万,大大超出了AMC的预期。

这个案例让我们学到两点:第一点,定价不能低于成本;第二点,只有极少数的先行者才可能占据不败之地。关于第二点,通常要满足以下两种情况之一:首先是网络效应(用户数量越多,产品对其他用户的价值就越高,因此头部公司会很难被超越,比如Facebook);第二是生态系统效应(在业务配置中是受保护的一方,比如Windows软件和英特尔芯片)。多数时候,先行者们只是让倦怠的老牌公司看到了真正的用户需求,而一旦大公司们出手反击,先行者们都会被击垮。

独角兽数量过多,烧钱催熟站不稳

硅谷企业家、学者史蒂夫·布兰克(Steve Blank)曾经说过,在VC 1.0时代,创始人和早期员工在公司创办六到八年期间,在流动变现上享有的主动权是一致的。但反观今日,公司能够拿到超过5000万美元的融资,可以推迟十年乃至更久再进行IPO,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创业的游戏规则,也让早期员工处在了不利位置。另外,这也助长了混乱和草率,导致公司的估值只关乎高速增长,不关乎盈利能力。上述的模式是不会长久的。

但这种模式还会继续,只要早期投资人尽量重视增长,在日后某个节点实现高回报的退出。一些愤世嫉俗的人会说,某些投资人的行为类似庞氏骗局:早期投资人会说服后面的投资人,这家公司会成为下一个巨头,即便项目砸了依然可以赚到钱。

这种话术的问题在于,早期投资人故意忽略了投资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某些公司之所以能拿到融资,不一定是因为业务基本面良好,而是因为CEO颇具个人魅力,并且给了投资人一个美好承诺——公司会在新赛道和技术风口中成为头部。

对于这类现象,我们也开始看到了一些存在的合理性。以Uber为例,Uber的成功理论是最终会在司机和用户的本土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如果投资人坚信这一点,把风投资金用在两方的补贴上就是值得的。但Uber并没有成为一个成功的先行者——短短三个月内,Uber损失了50多亿美元。

这其中真正的问题,正是人们此前见过的——初创企业为了培育市场,会对早期用户进行补贴。理论上讲,企业一旦把用户圈进了自己的地盘,就能够赢得定价权。最后,除非企业有其它收入来源(比如暗中贩卖用户的个人信息),不然就必须把价格提到足够高,来覆盖费用并实现盈利。但一旦Uber把7美元的价格提到30美元,用户们就会选择坐公交,或者开回自家的汽车了。

男性创始人占压倒性优势,GirlPower仍待解锁

女性创始人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人数依然少得可怜。2018年,女性创始人获得的融资总额,还比不上美国电子烟制造商Juul一家公司的融资,甚至还要再低100亿美元。女性创办的企业拿到的融资只能占到融资总额的2.2%。

假设企业家才能在人群中是均匀分布的,那么这似乎有个明显的盲区。毕竟女性是一群非常擅长消费的群体。在美国,女性拥有的企业有1160万家,员工人数超过900万人,创造收入1.7万亿美元。

哈佛大学一项研究表明,投资人在与男性和女性创始人的沟通中存在着系统性差异——多数时候,男性创始人会被问及愿景、业务发展等问题,而女性创始人只被问到风险、陷阱等问题,融资情况也是如此。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有一项研究,把上述现象的原因归咎于缺乏熟悉度,因为大多数投资人较少与女性创始人打交道。而这样做的代价——错过了4.4万个亿。

如今,该好好反思这个问题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