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蒙琪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12月3日,复旦大学科创母基金超额完成5亿元首个目标,宣告正式成立。据悉,该基金明年将完成第二个目标,实现总规模10亿元。为此,复旦大学举办了首届复旦科技创新投资大会。
大会上,复旦大学同时成立了“复旦科创投资基金”,该基金计划规模10亿元。与复旦科创母基金不同,这是一个直投项目的投资基金,将聚焦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及未来产业,重点投资孵化国家“卡脖子”技术突破和科技前沿领域转化项目,优先支持复旦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和校友创新创业项目。
2023年12月3日,复旦科创母基金由复旦大学联合地方政府、国企及市场化机构等共同发起设立。启动一年来,复旦科创母基金在学校以及各方共同支持下,坚持“市场化机制、专业化运营”的基本定位,成功组建一支懂科学、高水平的专业基金管理团队,完成了基金注册备案和首关募资等前期筹备工作。
复旦科创母基金董事长孙彭军介绍,2024年复旦科创母基金经历了“从0到1”的实质性发展——成立独立的管理公司,超额实现5亿元的首关目标,正式入驻徐汇滨江。
团队开展了复旦史上最大规模的科创资源调研,绘制一张“复旦科创地图”,“搞清楚有什么,我们才能知道未来的路怎么走”。
这张覆盖5900多位复旦科研人员(包括附属医院医务工作者)的科创地图,明确了复旦在4+X领域的科研人员分布情况,将有助于筛选出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复旦科技成果。孙彭军介绍,目前,“复旦科创地图”一期工程已基本绘制完毕,明年计划进入二期工程,在进一步细化“颗粒度”的基础上,有望实现手机端智能化查询,为以复旦为支点的“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共同体提供数据支持。
孙彭军认为,复旦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长于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应强调质量,而非仅仅是数量,“我们要做的是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成果转化,把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成果最后变成产业,支持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更多自主可控产业链”。
科技成果转化可分为4个主要阶段:“0到1”是基础研究的过程;“1到3”是以概念验证为主的阶段;“3到10”是从小试到中试的过程;“10到100”是科技成果实现完全工业化的阶段。
放眼国内外的科技成果转化经验,失败案例大多集中在“1到3”“3到10”这两个阶段,它们也因此被称为实验室到市场的“死亡之谷”。究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其实在于科研与产业化的差异——前者往往是自由探索的过程,不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尤其是原创性研究;而后者关注解决实际问题,强调大规模量产和低成本。
“要破解‘死亡之谷’,就要让科学家进一步了解产业需求,引导一部分科学家进行应用研究。各类专业要素的介入,比如产业界、资本界和专业团队的介入,也能够降低‘死亡之谷’的风险。”孙彭军说。
为此,复旦大学在今天的大会上宣布成立复旦科技成果转化创业赋能项目(以下简称“F-LAB项目”)。F-LAB项目将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学研究和技术与产业应用深度融合,重点从复旦科学家与校友中发掘高潜力人才和高质量项目,通过课程赋能、陪伴辅导、要素匹配、投资孵化等“一站式”服务,培育一批由复旦科创生态全链条赋能的科技成果转化明星项目,孵化具有品牌效应和复旦标签的知名科创公司。
孙彭军透露,目前F-Lab已选拔首批30位拥有良好科创基础和产业化意愿的复旦青年科学家、校友,通过汇聚各种创新资源和行业专家,以期帮助他们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科技成果产业化,并不意味着鼓励科学家去办一家公司。”孙彭军说,大学的使命在于培养人才和产出一流的科研成果,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路径是多元化的,“教授开公司”只是其中一个选项,“我们更多是鼓励产业界、资本界与复旦的科学家一起合作,协力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据悉,目前已有一些资本及企业开始接触复旦的科研团队。随着母基金的建立铺开,未来还将有更多“懂科学家”的“合伙人”参与到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母基金也将引导子基金成为“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发掘和投资具有良好前景的高成长性项目。
“我们要做的不是一个个案,而是带动一批人才和企业的参与,实现从点状到片状的扩展。”孙彭军说,“期待10年、20年后,我们也能培养出马斯克那样的人物”。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