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齐征)“我国的基础大模型跟世界最先进的比还差一点,我们第二。但我觉得我们有希望做第一,因为我们有很多数据,很多企业积极性很高,政府政策也很积极,这三个原因让我觉得大模型+各行各业有可能会做得最好。”2025年1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郑纬民在“2025环球时报年会——新质生产力产业实践洞见活动”上如是说。此次活动汇聚了来自科技、产业、经济等领域的众多专家及企业代表,以“探索新质生产力在各领域的实践路径”为主题,旨在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为产业升级转型注入新的活力。
郑纬民院士总结了2024年大模型发展的两个特点:“一是基础大模型变成多模态了,过去都是文本、图像,后来又有视频了,三个东西都有了叫多模态;第二个特点是大模型+行业、+医疗、+金融、+智能制造……大模型+当前各国在新质生产力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应积极利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本次活动对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医药领域的探索和企业遇到的问题展开了探讨。
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江涛分享讯飞星火大模型在医疗领域的探索时说:“我们的智医助理通过了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综合笔试),已应用于600多个区县,目前,帮助基层医生进行了8.6亿次辅诊。这个应用规模比美国同行要大一个数量级,这就是中国人工智能运用场景的优势——我们有最大的单一市场。我们的大模型提醒不合理处方,修正错误诊断,在民生中创造价值。”
2024年,天士力发布了“数智本草”大模型,天士力研究院执行院长周水平分享了在大模型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是大量古籍中的传统中医药理论的书写语言与现代的语言表达方式不同,涉及语言转化的问题,这阻碍了更多人了解中医药的知识和内涵;第二是中医药是一个复杂系统,很多上市的中成药的物质基础、作用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周水平认为,当下正值海外对中医药比较热衷,有比较广阔的市场,也是中医药走出去的好时机,“因此我们希望利用大模型,第一建立教培体系,解决中医药理论让更多人能学习明白的问题;第二,把我们的中成药体系能够讲清楚、说明白;第三尝试探索做中药大处方的精简和新处方的生成。”
人工智能的运用是否可以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对此,周水平表示,“遇到的最大瓶颈是,目前给我们的大模型喂进去搜集到的4000多万篇医药相关文献加上上万本古籍和我们自己拥有的350万天然分子以后,发现它还达不到医药领域对精准度方面的高要求,这就需要更多的专属数据,这是医药行业面临的短板。目前,作为辅助诊疗还是可以作为参考使用的,但是严肃医疗方面的应用,仍是未来几年行业需要面对的问题。”
由环球时报社携手中国科协新技术开发中心、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等联合发起。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