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数全球第一后,中国在这个领域还要做更多

论文数全球第一后,中国在这个领域还要做更多
2019年05月31日 20:15 科学网

作者 | 韩扬眉 黄辛

▲ 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论文发文量居全球最高,企业数量、融资规模居全球第二,但引文影响力(FWCI)指标落后。

▲ 美国人工智能论文引文影响力、PCT专利数量、企业数量和融资规模等指标均居全球第一,整体实力领跑全球;

▲ 过去5年,中美两国之间人工智能科研论文合作规模最大,是全球人工智能合作网络的中心,中美两国合作深刻影响全球人工智能发展。

近日,在“2019浦江创新论坛”上发布的《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回顾梳理了中、美等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状况。

报告显示,2013年-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文献产出共30.5万篇。其中,中国发表7.4万篇,美国发表5.2万篇。

中国人工智能方面的论文数第一;美国整体实力领跑全球;英国人工智能论文发文量、总被引次数、企业数量、融资规模等指标排名第三,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也具有相当实力。

其他国家也各有特点。比如,以色列虽然论文和企业数量不多,但论文引文影响力指标以及产学研合作指标突出。

日、韩两国在专利申请方面也体现出一定优势。

从全球人工智能论文学科分布来看,近年来人工智能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趋势明显。

人工智能论文学科分布热力图

报告指出,从发文量、被引次数与作者数量上看,当前人工智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科学、工程学与数学三个学科,反映出人工智能是一门将数学理论、计算机算法科学和面向实际问题的工程应用实践紧密结合的交叉性学科;

从篇均被引次数指标来看,神经科学、心理学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

从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论文产出的年复合增长率来看,物理学与天文学、决策科学、能源这3个领域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速度较快,人工智能正在变革天文、能源、决策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方法。

不过,报告指出,虽然中国人工智能方面的论文引用率逐步提升,但高质量论文仍有差距。

报告分析认为,除了在人工智能引文影响力等体现科研质量的指标方面还比较落后,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共性技术平台、芯片处理器等企业数量较少,基础层领域发展相对薄弱。

尤其是中国人工智能校企合作论文比例与美国、以色列等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修全认为,当前中国人工智能学术研究仍以高校为主,与企业的结合程度较弱。

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结合不够紧密,企业在科研项目中的参与程度较低,真正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协同开展的人工智能科研活动仍有待加强。

为此,中国正在加快布局发展人工智能的步伐。

报告分析发现,自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发布以来,全国已有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发布了26项人工智能专项政策,并提出了各自的发展定位与目标。

人工智能学科和专业建设也在加快推进。

全国30多所高校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75所高校自主设置了89个人工智能相关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

同时,人工智能进入高中新课标,第一本高中教材《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出版。

人工智能企业通过与研究型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院、研究中心等方式加速人工智能高水平人才成长,多层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形成。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