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娃到博士后、教授,高考如何改变他们的命运?

从农村娃到博士后、教授,高考如何改变他们的命运?
2020年07月08日 21:00 科学网

作者 | 黄旭 刘良桂

又是一年高考时。

最近,不断被曝光的高考冒名顶替事件引发广泛关注。高考如何改变命运,再次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

2020年高考时刻,两位科学网博主黄旭和刘良桂回忆起他们难忘的高考故事,讲述了高考如何改变农村娃的人生。

黄旭,从河南的一个小村庄走出来,2008年参加高考,现为美国杜克大学博后。他回忆了自己当年参加高考的情景,以及此后10年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博士后的艰辛求学经历。

刘良桂现为浙江理工大学教授,18岁之前没出过老家的小县城。虽然已博士毕业几十年,刘良桂还是觉得高考是人生至关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对于农村娃来说,高考就是一道门,门外是海阔天空,门内就是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参加高考、为命运抗争的学子,祝金榜题名!

从河南农村娃到美国博士后,高考如何改变命运?

作者 | 黄旭

我的家乡位于河南中部的一个小村庄,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耕作在这片贫瘠而炽热的土地上。

我出生之后,仅靠家中的几亩薄田很难维持生计。父亲开始走乡串户收购一些老银器转手,窘境渐渐有所缓和。

由于父亲一直认为我年龄还小,所以直到六岁,我才在村小学开始读书。砖瓦房,旧桌椅,电力不足,凌晨五点去教室早读用的是蜡烛照明。校舍还紧挨着一座关爷庙,我常在校园嗅到村民们供奉神明焚香的味道。

令父母欣慰的是,我是“邻居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就这样寒来暑往,在懵懂中度过了我的小学时光。

后来,我来到乡镇的中学读书,离家开始有些远了,按照学校的规定需要住校。因为村里没有公车,我就每周日下午骑车从家出发去学校,然后每周五下午从学校返回家中,单程约一个小时。

令我记忆犹新的是,早餐永远是胡辣汤,5毛钱一碗,配着自己从家里带来的馒头或厚饼,只有偶尔奢侈的时候才会买餐厅的馒头。所谓的餐厅也只是一个院子,连桌椅都没有,吃饭的时候几个同学围在一起,蹲在地上。

最难熬的是,夏天的宿舍,大通铺,几十个人挤在一个屋里,热的无法入睡,这些场景至今有时候都还出现在我的噩梦里。

走过艰难的岁月,未来才会显得格外的珍贵。三年中学后,我来到县城的高中求学,竞争也愈发激烈,我已不是“邻居家的孩子”,学业中等,但我依然抱着那颗初心,骨子里的骄傲和倔强不允许我安于现状,我是不服输的我。

时间来到2008年,汶川地震,举国悲痛。20多天后,我走进了高考的考场。最后一次检查身份证、准考证……在我身后是成千上万个与我一样、同命运抗争的河南农村学子,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成绩公布的前晚,我辗转难眠,风扇在我身旁吱呀吱呀的,像是诉说着绵长的故事。

最终,我读了一所河南的普通本科院校,此刻我认识到自己的平凡,平凡的出身,平凡的智慧,身上时而透露着廉价的气息。但只有我知道,我心底的倔强,平凡与不服输不是站在对立面。

大学的时光如同白驹过隙,我在大三的某个午后幡然醒悟,我几乎在过去的两年里了忘记了原来的自己,这难道是我与命运的妥协吗?准备考研,我要从迷失中找回那个原来的自己。

在高考后的10年里,我先后完成了本科、硕士和博士。伴随着身边变换的风景,我从河南的小村庄走到了上海的大都市。

将近4年的博士求学历程,辛苦而充实,在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建议授予我理学博士学位的那刻,我感觉好不真实。整个下午,自己在心里反复确认后才平静下来。是的,我从不曾优秀过,我选择了甘于平凡,却不甘于平凡的腐烂。

2019年,我来到美国,开启了自己的博后生涯,世界在我面前越来越大。偶尔时光偷懒,带我回到当年高考的情境里,停滞的空气里只剩下草纸上沙沙的字迹声。

高考能否改变农村孩子的命运?毋庸置疑,在当下中国,通过高考上大学,依然是农村孩子改变命运、实现社会流动的重要捷径。

但是由于出身农村,各种资源相对匮乏,特别是教育水平低、教育质量差,加之部分父母愚昧无知、目光短浅,信奉“读书无用论”,因此农村学子想要走出寒门,高考只是你开启人生的第一道门,而之后还需要你不遗余力的付出与坚持不懈的追求。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

感谢高考,不然现在大概率在广东打工

作者| 刘良桂

我是实打实的农村娃。在18岁之前,没出过老家的小小县城,24岁以前没出过我们老家那边的一个小小地级市。

我的求学生涯也堪称是乡间传奇。五年级开始离家寄宿,整整一年都是家里带的干豆是腊肉和辣酱拌鱼干,最后吃到吐,在学校看到班主任儿子碗里的叶子菜就会两眼发光。

我实在是土,经常过年去外婆家做客,舅舅家小孩跳着唱着幼儿园学会的歌舞,我从小就放牛,哪里有什么幼儿园上,只有缩在一个角落里大气都不敢出声。

初一待在老爹身边过了一年的好日子,之后就开始了接地气的生活。我还清楚地记得,那个初中在隔壁的乡,离家大概三四十公里,每到周末,我都得翻山越岭回家。一般都是周六中午太阳正中,走到家时,太阳刚好下山。

初中时候,学校条件太差,井水都是浑的,于是我们很多同学都是中午打完饭之后,都直接跑到河边。干嘛呢,因为河边有一个泉眼,汩汩的泉水会冒出来。我们一般都带有盖的饭盒,这样盖子就可以用来舀水喝。但有时会很不幸,因为经常有人在此洗碗,留下很多剩饭,所以泉眼经常会把乡下的鸭子吸引过来,把水搞混,也就没得喝了。

除此之外,我还偶尔花个两毛钱打个菜开开荤,这个菜是小镇上开饭店的一家收集客人吃下的剩菜再来卖给我们的,就这样还觉得吃的挺香的。

就这个条件,当时是免考进高中的。当时实在是家里穷,衣服一路穿下来,到我这就剩下补丁了。

我还记得高一时军训,我都是穿的不知是老爹还是兄长们穿过的一双打补丁的解放鞋参加的,全班其他很多同学都是清一色的崭新的合脚的回力运动鞋。那双解放鞋平时走路倒也凑合,但问题是军训呀,要走正步也要立正,由于不合脚,所以有点拉风,听声音就是有一点拖沓。

好几次教官都感觉很奇怪,最后终于在我这里发现了拉长音所在,所以我特别的自卑,感觉特没面子,但也是没办法。我很多年没回老家了,听老家人说我的名字还赫然出现在我们那高中的光荣榜上,刻在一块石头上,以激励后生。

我要感谢高考,要不然我现在大概率在广东打工。虽然当年我高考不好,既没考过高富帅,也没战胜各种二代,分数刚够当地的一所师专,但由于学费低,还一个月有大概三五十元的补助,所以就去了。

大学里头,我跟著名作家刘震云一样,对学校食堂的旮沓豆腐情有独钟,两毛一份,还带点油荤,正好适合我的需求,超过五毛的菜我至少要做十分钟思想斗争,才敢去排队;同学平时聚餐,那更是能推则推,不敢想象,就这样,大学几年我本来家穷为数不多的几张照片看起来都是很瘦,面有菜色,但还是能看出眼里闪出智慧的光芒。

后面工作之后的考研、考博,更加是传奇,包括瞒天过海备考和参加考试,一路走来,虽然过程有点曲折倒也顺心顺意。如果不是这么爱折腾,我大概率跟我的绝大多数大学同学一样,现在还在一个地处N+3线的一个初中待着。

如今,博士毕业都十几年了,从一个农村娃,到世界顶尖大学访问学者,教授,虽然说不上成功,但回首往事,还是觉得高考是人生至关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对于农村娃来说,高考就是一道门,门外是海阔天空,门内就是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这么好的一句话,以前家里穷,我是无法读到的,现在每次读到,心里都感慨万分。

你是哪一年参加高考的?高考是否改变了你的命运?欢迎留言分享。

编辑 | 袁小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